袁苑
(南陽市臥龍區計劃生育宣傳技術站 婦產科 河南 南陽 473000)
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生育調節干預中的應用及作用機制分析
袁苑
(南陽市臥龍區計劃生育宣傳技術站 婦產科 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 觀察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生育調節干預中的應用效果并探討分析相關作用機制。方法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南陽市臥龍區計劃生育宣傳技術站PCOS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兩組患者均先給予口服避孕藥治療1個周期,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MG)治療,觀察組則在給予二甲雙胍治療3個周期后,行HMG治療。分別于月經周期第3天、治療后第6天檢測并記錄患者血清睪酮(T)、促黃體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空腹胰島素(FINS)等水平。觀察記錄B超檢查子宮內膜厚度、排卵數量,治療60 d后,行超聲檢查觀察妊娠情況。結果 觀察組較對照組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增厚,排卵數量明顯增多,妊娠率明顯提高,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LH、FSH、FINS等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而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二甲雙胍能夠改善PCOS生育功能,提高妊娠率,可能與其降低T、LH、FSH、FINS等水平,改善內分泌狀態有關。
二甲雙胍;多囊卵巢綜合征;生育調節干預;作用機制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一種女性內分泌疾病,以育齡女性多發,發病率逐年升高[1]。PCOS以胰島素抵抗、閉經、無排卵不孕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2]。目前,PCOS發病機理尚不明確,通常認為與胰島素抵抗、排卵異常等有密切關系[3]。本研究旨在觀察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生育調節干預中應用效果并探討分析其相關作用機制。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南陽市臥龍區計劃生育宣傳技術站PCOS患者8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給予口服避孕藥治療1個周期,第2個周期開始時觀察組患者給予二甲雙胍治療,前7 d為500 mg/次,3次/d,第8天起劑量增至850 mg/次,3次/d,餐后服藥,經期不停藥,治療3個周期后,加用注射人絕經期促性腺激素(HMG),75 U/次,肌內注射;對照組患者僅給予HMG治療,75 U/次,肌內注射。治療期間對患者優勢卵泡進行持續觀察,當優勢卵泡直徑超過18.5 mm,給予5 000~10 000 IU注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療,一次性注射,注射后36 h內囑患者同房。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月經周期第3天、治療后第6天采集患者血清,檢測并記錄患者血清睪酮(T)、促黃體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空腹胰島素(FINS)等水平。觀察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采用B超觀察記錄子宮內膜厚度、排卵數量,治療60 d后,行超聲檢查觀察妊娠情況。

2.1 一般情況 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25.4±3.1)歲;病程1~7 a,平均(2.5±1.1)a。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25.6±3.3)歲;病程1~7 a,平均(2.8±1.2)a。兩組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臨床療效 觀察組子宮內膜厚度較對照組厚,排卵數量多,妊娠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2.3 各項血清學指標 治療前,兩組血清T、LH、FSH、FINS等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較治療前T、LH、FSH、FINS等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對照組T、LH、FSH、FINS等水平與治療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較對照組T、LH、FSH、FINS等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T、LH、FSH、FINS等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bP<0.05。
PCOS是一種女性內分泌疾病,可引起不育,其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主要與排卵障礙等有關。研究表明,PCOS致生育功能障礙主要病理基礎為胰島素抵抗和高胰島素血癥,為PCOS治療指明了方向[4-5]。本文旨在觀察二甲雙胍在PCOS治療中效果及探討分析其可能作用機制。二甲雙胍屬于一種胰島素增敏劑,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療,可促進葡萄糖的利用、減少其來源以發揮降低血糖的作用,且無低血糖副作用[6]。研究發現,二甲雙胍使PCOS患者高胰島素血癥及雄激素水平明顯降低,促進患者月經周期恢復,改善生殖功能[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子宮內膜厚度明顯增厚,排卵數量明顯增多,妊娠率明顯提高,進一步驗證了針對PCOS患者二甲雙胍具有明顯調節生育功能的作用。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LH、FSH、FINS等水平較治療前明顯降低,而對照組與治療前比無顯著差異,提示二甲雙胍治療PCOS作用機制可能與降低T、LH、FSH、FINS等水平,改善機體內分泌,促進排卵有關,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二甲雙胍能夠有效改善PCOS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妊娠率,可能與其降低T、LH、FSH、FINS等水平,改善內分泌狀態有關。
[1] 江帆.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的作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6,25(7):1232-1233.
[2] 田曉敏.多囊卵巢綜合征診斷與治療新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32):41-42.
[3] 趙英健.二甲雙胍在PCOS患者促排卵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3,(10):5532-5533.
[4] 葉玲.評價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治療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2):6-6.
[5] 梁小梅.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2):5417-5418.
[6] 代東華.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的作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1):116-117.
[7] 鄒琳,韋冰,龐小艷,等.吡格列酮、二甲雙胍治療PCOS雌鼠后卵巢組織炎性因子以及超微結構改變的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4,22(6):373-376.
R 711.7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21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