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琦
(長葛市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許昌 461500)
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AFP腫瘤標志物結果的對比分析
羅琦
(長葛市人民醫院 檢驗科 河南 許昌 461500)
目的 對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甲胎蛋白(AFP)腫瘤標志物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方法 選擇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長葛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腫瘤患者85例,分別采用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對其血清中AFP含量進行檢測。結果 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與酶聯免疫法吸附法檢測方法之間存在明顯的線性關系,相關性良好(r=0.946),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方法檢測病理低值和中值精密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于高值,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的精密度明顯優于酶聯免疫法吸附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與酶聯免疫法吸附法檢測AFP腫瘤標志物無明顯差異,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但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的精密度要優于酶聯免疫法吸附法。
AFP腫瘤標志物;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酶聯免疫吸附法
腫瘤標志物是一種化學物質,可以反映機體內是否存在腫瘤,在正常人體組織中不存在或含量比較少,難以檢測到,而在腫瘤細胞中含量則遠遠高于正常組織中,可提示腫瘤的性質,在臨床檢驗中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1-2]。本文旨在對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及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甲胎蛋白(AFP)腫瘤標志物結果進行對比和分析,以期為AFP腫瘤標志物的臨床檢驗方法提供參考和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長葛市人民醫院治療的腫瘤患者85例,其中男49例,女36例,年齡46~77歲,平均(61.3±4.8)歲。
1.2 方法 入院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狀態下靜脈血3 ml,將其血清分離并在-20 ℃的冷藏室中保存以作備用。其中43例血清標本濃度>20 ng/ml,42例血清濃度超出正常范圍,本研究中,所有血清檢測范圍均不低于0.603 00 ng/ml,且不高于300 ng/ml。分別采用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和酶聯免疫吸附法對其血清中APF含量進行檢測,其中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采用西門子全自動化學發光儀(ADVIA Centaur XP),并給予配套試劑,發光底物采用吖啶酯,檢測方法為雙抗體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法所選取的試劑盒均由鄭州安圖綠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其中酶標儀則由深圳雷杜生命科學股份有效公司生產,所有檢測程序均依照儀器設備中的相關說明進行。

2.1 線性分析 本研究以最小乘法擬合直線對酶聯免疫法吸附法及電化學發光法的檢測結果進行檢測,兩組結果分別以X及Y作為代替,其中擬合直線算法如下:Y=7.493+1.064X。經擬合直線可以看出,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與酶聯免疫法吸附法檢測APF的散點圖表現為直線關系,相關系數r=0.946。
2.2 精密度分析 低值和中值兩種方法檢測精密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于高值,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的精密度明顯優于酶聯免疫法吸附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種方法對低、中、高質控品檢測結果±s)
當前,臨床醫學中關于AFP的檢測有較多方法,常用的主要有放射免疫法、酶聯免疫法、化學發光法等。臨床檢驗中AFP腫瘤標志物檢測方法的選擇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3]。酶聯免疫法是傳統檢測AFP腫瘤標志物的一種重要方法,由于其設備價格不高,且試劑成本比較低,因此得以廣泛應用,但需要注意的,該方法在檢測上并無較高的敏感性、準確性以及穩定性,因此其實際檢測結果未能達到理想高度[4-5]。化學發光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比較典型的標記免疫分析方法,該方法是電化學發光法與免疫檢測結合而產生的,有效結合了兩者的優勢,是一種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的檢測方法[6]。臨床實踐證實,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在測定上相對較為快捷,并且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其檢測范圍相對較廣,具有高自動化的優點,而在檢測期間亦不會形成放射性污染,具有快速、精確、安全、無毒等特點,因此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7-8]。本研究中,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與酶聯免疫法吸附法檢測方法之間存在明顯的線性關系,相關性良好(r=0.946),檢測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種方法檢測病理低值和中值精密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于高值,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的精密度明顯優于酶聯免疫法吸附法,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不同的檢測方法對于樣品結果檢驗準確度和精確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在臨床檢測和診斷中要對此給予關注和重視,無論采用哪種儀器或者方法檢測,都應該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提高診斷準確率。
綜上,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與酶聯免疫法吸附法檢測AFP腫瘤標志物無明顯差異,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但化學發光酶免疫分析法檢測的精密度要優于酶聯免疫法吸附法。
[1] 周雙艷,趙克斌,楊澤華.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與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體的比對[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6,16(5):753-755.
[2] 楊曙梅,叢輝,王建新,等.化學發光免疫分析(CLIA)和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檢測抗環瓜氨酸肽抗體評價[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3,28(2):126-128.
[3] 馮藝,呂靜靜,顏丙玉,等.酶聯免疫吸附測定與化學發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檢測抗-HBc IgM的一致性[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3,36(3):265-267.
[4] 禹梅,華星,劉婕,等.化學發光法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的比較分析[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2013,28(4):96-98.
[5] 張立娟.磁微粒化學發光法與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的結果比較[J].中國免疫學雜志, 2016,32(8):1175-1178.
[6] 段美婷,蘭良子.化學發光法與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血HIV檢測效果評價[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5):78-80.
[7] 黃彩云,韓素桂,張景華,等.酶聯免疫吸附法和凝集素微量離心柱法檢測甲胎蛋白異質體的研究[J].現代腫瘤醫學,2012,20(12):2574-2576.
[8] 許成新,褚邦勇,徐玖飛,等.甲胎蛋白、甲胎蛋白異質體、鐵蛋白和腫瘤相關因子聯合檢測在原發性肝癌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2):308-309.
R 446.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69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