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舞陽縣中心醫院 醫務科 河南 漯河 462400)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對比
李勇
(舞陽縣中心醫院 醫務科 河南 漯河 462400)
目的 對比分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舞陽縣中心醫院行手術治療的64例闌尾炎患者,根據手術方法分為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32例),觀察組采用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對照組采用開腹闌尾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手術一般指標(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并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兩組患者術前,術后1、24、48 h疼痛程度,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觀察組術中失血量較對照組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24、48 h VA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無并發癥發生,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8.7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創傷小,疼痛輕,安全可靠,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關鍵詞】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闌尾切除術;闌尾炎
闌尾炎是常見疾病,以闌尾炎性改變為主要病理特征,可發于任何年齡。相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闌尾炎患病率約為1%[1]。患者可伴有發熱、腹痛、皮膚感覺過敏、胃腸道反應、腹肌緊張、壓痛和反跳痛等癥狀。該病不僅給患者帶來較大痛苦,亦危害身體健康。本研究將64例闌尾炎患者分組給予不同手術方案,旨在對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與開腹闌尾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在舞陽縣中心醫院行手術治療的64例闌尾炎患者,根據手術方法分為觀察組(腹腔鏡手術,32例)和對照組(開腹手術,32例)。觀察組男18例,女14例;年齡19~54歲,平均(39.88±6.76)歲;體溫36~40 ℃,平均(37.88±1.21)℃;白細胞計數為(14.87±4.63)×109/L;化膿性闌尾炎17例,單純性闌尾炎9例,壞疽性闌尾炎6例。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19~55歲,平均(40.02±6.82)歲;體溫37~40 ℃,平均(38.41±1.23)℃;白細胞計數為(14.93±4.61)×109/L;化膿性闌尾炎18例,單純性闌尾炎10例,壞疽性闌尾炎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舞陽縣中心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①納入標準:凝血四項檢查正常;符合中華醫學會制定的關于闌尾炎的診斷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非妊娠期患者;無精神系統疾病。②排除標準:闌尾根部穿孔者;腹腔嚴重粘連者;腹膜外盲腸或壁內異位患者;不能耐受麻醉者;急性彌漫性腹膜炎患者;右下腹觸及包塊者。
1.3 手術方法 兩組術前均實施常規檢查,術后均按常規給予相同抗感染處理。
1.3.1 觀察組 采用全麻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治療。經臍下進針,建立人工氣腹,以三孔法置入腹腔鏡,仔細觀察腹腔情況,若患者腹腔內存在滲液、膿液,可先行吸凈,探尋闌尾,對闌尾根部系膜進行雙極電凝處理并切斷,使用可吸收縫線對闌尾根部及根部上方1 cm左右位置進行套扎,經兩線結間對闌尾實施切斷,對闌尾殘端進行電凝。取出切斷闌尾標本,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術野。
1.3.2 對照組 采用闌尾切除術治療,取右下腹麥氏切口,進入腹腔后探尋闌尾,并對其實施常規切除,酌情留置引流管。
1.4 觀察指標 ①手術一般指標:術中失血量、手術時間、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②術前,術后1、24、48 h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兩組疼痛程度;③統計兩組并發癥發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為α=0.05。
2.1 手術一般指標 觀察組術中失血量較對照組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一般指標比較±s)
2.2 VAS評分 兩組患者術前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后1、24、48 h VA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程度比較±s,分)
2.3 并發癥發生率 對照組出現1例出血,5例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18.75%(6/32),觀察組未出現相關并發癥。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98,P<0.05)。
闌尾炎患病率高居各種急腹癥首位,病情進展較快,需及時接受治療。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經長久發展,已是經典、成熟手術方式,適應證廣。但有研究顯示,該傳統術式術后發生切口感染、腸粘連的風險較大[2-3]。隨著腹腔鏡設備和技術的發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臨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王春恒等[4]研究指出,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具有較多優點:①手術切口小,僅需較小切口置入腹腔鏡,醫源性創傷較小,在切口愈合后基本無瘢痕;②腹腔鏡可對腹腔進行探查,視野清晰,具有診斷和治療雙重作用;③術后無需大量使用抗生素,且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快;④術后腹腔膿腫、腸梗阻、切口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本研究將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和傳統開腹闌尾切除術分別應用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失血量較對照組小,術后下床活動時間、腸功能恢復時間較對照組短,說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術中出血量較小,創傷小,可促進患者恢復;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安全可靠。同時本研究還發現,觀察組術后1、24、48 h VA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能夠減輕患者疼痛程度,這與醫源性創傷較小有關。腹腔鏡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開腹手術,若患者闌尾為腹膜外盲腸或壁內異位時,腹腔鏡下手術解剖較為困難,此時宜采取開腹闌尾切除術。此外,吳子彬等[5]研究指出,當患者伴有闌尾根部穿孔、腹腔嚴重粘連、難以控制的闌尾動脈出血、其他臟器損傷等情況時,宜選擇開腹闌尾切除術。
綜上所述,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術中出血量小,患者疼痛輕,術后恢復快,安全可靠,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
[1] 李登位,周正.闌尾炎手術方式的微創演變及其進展[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15,29(6):367-369.
[2] 曾岳岳,林德新,陳招武,等.急性闌尾炎行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臨床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1):4736-4737.
[3] 鄭李,王高生.腹腔鏡和開腹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的臨床療效對比[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5):22-23.
[4] 王春恒.腹腔鏡用于外科急腹癥診斷性治療的體會[J].濰坊醫學院學報,2014,36(5):398-399.
[5] 吳子彬.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在急性闌尾炎的應用效果[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5):3505-3506.
R 656.8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091
2016-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