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丹 景鈺 陳娜
(鄭州兒童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53)
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康復護理效果分析
孔丹 景鈺 陳娜
(鄭州兒童醫院 河南 鄭州 450053)
目的 研究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的康復護理效果與施行價值。方法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鄭州兒童醫院收治的52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將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26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康復護理。對比兩組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運動功能評分和住院時間。結果 觀察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運動功能評分和住院時間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實施康復護理有利于其臨床癥狀的改善和運動功能的提高,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重癥病毒性腦炎;康復護理;小兒
病毒性腦炎是一種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1],多發于小兒,會對患兒的生存質量和生命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在治療后會出現語言障礙、肢體障礙等并發癥。因此,在為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治療的同時應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促進治療效果的提高。本研究將52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康復護理效果。
1.1 基線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鄭州兒童醫院收治的52例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26例。對照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為9個月~7歲,平均年齡(4.38±1.05)歲;腦炎類型:假腫瘤型5例,腦干型12例,彌漫型9例。觀察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為10個月~7歲,平均年齡(4.40±1.08)歲;腦炎類型:假腫瘤型6例,腦干型13例,彌漫型7例。兩組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在基線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監測血壓、脈搏、體溫等生命體征,做好用藥護理,指導患兒家屬做好患兒的日常生活護理。觀察組在上述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采用康復護理,具體如下。
1.2.1 病情評估 掌握患兒基本資料和詳細評估患兒的病情,以此為依據為患兒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
1.2.2 心理護理 患兒家屬對病毒性腦炎認識不足,容易產生擔憂、焦慮等負面情緒,對治療的信心不足,醫護人員應在認真評估患兒的情況后將病毒性腦炎的相關知識、治療情況、預后等詳細告知患兒家屬,并通過與患兒的交流、互動,取得患兒的信賴,進而使其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1.2.3 音樂療法 以患兒的音樂喜好為主進行音樂治療,通過播放音樂增加患兒的理解能力,保持愉悅的心情,30 min/次,1~2次/d,對患兒的血壓、心率、情緒等情況進行定期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治療方案進行調整。
1.2.4 語言訓練 通過簡單的音樂和游戲使患兒的認知能力提高,并通過逐字逐句的示范提高患兒的語言功能。
1.2.5 肢體康復護理 幫助患兒進行肢體以及各個關節的被動運動,上肢關節由肩到指,下肢關節由髖至踝,運動幅度由小及大,將攣縮的肌肉緩慢牽伸,稍稍牽拉關節,每天兩次。在患兒睡眠時,取抗痙攣體位;取平臥位時,將2個米袋放置在患兒的頭部兩側,以便將頭部固定;取側臥位時,取抗痙攣體位,將變形的肢體進行矯正,使上肢的屈肌模式得到強化,同時使用輕柔的手法對患兒的肢體進行按摩;若患兒的肌張力較低,則對患兒上下肢的常用穴位(風池、百會、腎經、脾經和三關等)進行按摩。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記錄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患兒的運動功能使用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進行評估,百分制,患兒的運動功能越好,分值越高。

2.1 臨床癥狀改善時間 護理后,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驚厥、肢體障礙、顱神經障礙、意識障礙)改善時間較對照組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比較±s,d)
2.2 運動功能評分和住院時間 兩組護理前運動功能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兒運動功能評分和住院時間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病毒性腦炎以發熱、驚厥、昏睡等為主要臨床表現[2],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由于腦實質存在嚴重炎癥,在治療后一般會出

表2 對比兩組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 的運動功能評分和住院時間
現生活、心理和運動等方面的障礙,還可能會導致缺氧、心肌炎及心肌缺血等疾病發生[3]。因此,選擇合適、有效的護理方式對于患兒的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常規護理僅注重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的疾病治療和日常護理,遵醫囑被動實施護理服務,未采取積極的康復措施,不利于患兒語言、運動功能的恢復,預后效果不佳。隨著康復醫學的發展,康復護理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康復護理在強化基礎護理的同時,還會應用多種護理措施恢復患者的身體機能。本研究中康復護理通過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音樂療法、康復訓練等措施能夠使重癥病毒性腦炎患兒的運動神經元得到刺激[4],進而使局部血液循環得到改善以及復蘇腦細胞,使神經-體液調節能力提高并起到解痙作用,有利于腦組織水腫癥狀的減輕以及運動功能的逐步改善[5]。通過康復護理,能夠縮短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有利于患兒盡早痊愈出院。在本次研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采用康復護理。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改善時間、運動功能評分和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應用效果顯著,可促進患兒運動功能的恢復,值得推廣。
[1] 劉玉波.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29):66-68.
[2] 楊玲玉.探討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1(6):178-179.
[3] 王素珍.探究康復護理在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中的效果[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3):2619-2620.
[4] 趙茜,王媛,張譯文.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8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1):71-73.
[5] 李梅華.康復護理用于小兒重癥病毒性腦炎護理的價值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1):179-181.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2.135
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