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研究了在低水膠比情況下,粉煤灰摻量變化對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結果表明,粉煤灰摻量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最直接的影響,在摻量0%—50%之間,隨著粉煤灰替代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逐漸增大,粉煤灰摻量超過50%后混凝土工作性就開始下降,粉煤灰對混凝土的塌落度損失有明顯的延緩作用。
關鍵詞:粉煤灰;混凝土;工作性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089
粉煤灰是火力發電廠燃燒煤粉后產生的“廢棄物”,近年來在倡導綠色建筑的形勢下,粉煤灰的綜合利用獲得了飛速的發展[1],特別是在水泥混凝土中的應用獲得了較大的成功,不僅可以解決工業廢渣堆放及再利用,起到環境保護、節約土地資源的作用[2]。同時由于粉煤灰的特性,在混凝土中還起到改善工作性、提高后期強度、改善碳化性能等作用[3]。隨著近年來大流動和高強混凝土的應用,粉煤灰已經成為混凝土不可或缺的材料[4-5]。雖然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是在低水膠比情況下粉煤灰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研究較少,本文在低水膠比情況下,通過粉煤灰取代水泥,研究了粉煤灰對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
1 原材料及實驗方案
1.1 原材料
1.1.1 粉煤灰
杭州半山熱電廠產粉煤灰,經檢測為二級粉煤灰,具體性能指標見表1。
1.1.2 水泥
杭州市建德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海螺牌PO32. 5 普通硅酸鹽水泥,基本性能見表2。
1.1.3 砂
浙江嘉興地區普通河砂,具體性能指標見表3。
1.1.4 骨料
骨料:普通骨料,浙江省杭州市大通碎石場生產,技術指標如表4所示:
1.1.5 減水劑
杭州德松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效聚羧酸類減水劑,各項檢測指標合格。
1.2 實驗方案
在低水膠比(0.33)的情況下,粉煤灰分別替代20%、30%、40%、50%、60%、70%水泥用量,然后進行工作性測定,研究粉煤灰摻量對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情況。工作性的測定方法嚴格按照《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GB/T50080-2016)進行。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對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
粉煤灰分別按照20%、30%、40%、50%、60%、70%用量替代等量水泥,拌制水泥混凝土試樣,然后測定其工作性,具體變化規律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在摻量0%—50%之間,隨著粉煤灰替代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逐漸增大,說明在低水膠比情況下,粉煤灰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有直接的影響。原因是由于粉煤灰顆粒幾乎成致密的圓形顆粒,隨著摻量的增加混凝土的工作性也逐步增加。同時,由圖1還可以看,粉煤灰摻量從0%—20%之間混凝土工作性增加斜率大于粉煤灰摻量從20—50%,原因是隨著粉煤灰摻量的增加,粉煤灰中細小的顆粒逐漸填充混凝土的空隙率,從而造成工作性增加逐漸降低;在粉煤灰摻量達到50%時混凝土的塌落度達到最大值,比不摻加粉煤灰的基礎混凝土工作性增加了80mm,增加了61.5%,也說明了粉煤灰對混凝土工作性的提高效果非常明顯。但是粉煤灰摻量超過50%后混凝土工作性就開始下降,隨著摻量的增加,工作性下降的更加明顯。原因是粉煤灰摻量超過“最佳摻量”后,粉煤灰中的微細顆粒幾乎填滿了混凝土的空隙,隨著摻量的再增加,使的混凝土變得干澀,從而造成工作性的下降。
2.2 對混凝土塌落度損失的影響
以粉煤灰最佳替代量50%時的摻量制作水泥混凝土,在保證初始塌落度相同的情況下,測定30min、1h、2h和3h時的塌落度損失情況,分析粉煤灰對混凝土塌落度損失的影響。
由圖2可以看出,在同樣的時間點上,摻粉煤灰的混凝土塌落度都大于基準混凝土的塌落度,說明粉煤灰對混凝土的塌落度損失有明顯的延緩作用。同時,在1.5小時之內,摻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塌落度損失為0,這在實際的工程應用中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規范要求的兩小時內,摻粉煤灰的混凝土比基準混凝土塌落度損失減小了15mm,隨著時間的推移,在3h時塌落度損失減少量更加明顯,減少了40mm。
2.3 粉煤灰摻量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
在注入水量一定的情況下,分別使用10%、20%、30%、40%、50%的粉煤灰替代水泥,拌制混合混凝土并檢測其抗壓特性,基本變化規律如圖1展示。
由圖3可以看出,粉煤灰替代量的增多,水泥混凝土抗壓特性也是逐漸的下降,說明在粉煤灰添加的量對混凝土的該方面特性有直接的作用。分析認為原因是由于粉煤灰數量的增加,相應的水泥含量就逐漸減少,也就是膠凝材料的逐漸減少造成了水泥混凝土強度的逐漸降低。同時,由圖1還可以看,粉煤灰添加的量從0%—30%之間強度特性雖然也是在逐漸的下降,但是下降的程度較小,變化不太明顯;但是添加的量一旦高于30%之后,此材料的抗壓特性急速減弱。特別是粉煤灰加入的量由30%減弱至40%過程中,強度由52.7Mpa減弱至43.5Mpa,減弱程度高達17.5%,遠大于由0%至30%之間的下降速率,粉煤灰加入的量由40%下降到50%過程中,抗壓強度降低速率雖然小于粉煤灰加入量由30%到40%的減弱速率,但是也遠遠高于0%到30%的減弱速率,說明粉煤灰添加的量在30%時達到臨界值,添加的量在30%以內時對抗壓特性影響較小,超過30%后對抗壓特性的作用效果比較大,所以粉煤灰在該類混凝土中替代水泥的使用量一般不能超過30%。
2.4 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原理分析
粉煤灰是火力發電廠燃燒了磨細的煤炭后收集起來的粉塵,每個粉煤灰顆粒都是經過了充分的燃燒。根據以往實驗結果,總結出粉煤灰對水泥混凝土的影響主要包含形態效應、微骨料效應和火山灰效應。
(1)形態效應: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分析,粉煤灰顆粒大部分都是微小的圓形顆粒,由于燃燒的作用,表面光滑,特別類似于玻璃球狀態。這對于水泥混凝土而言,摻入粉煤灰替代同等水泥用量,能夠降低水的使用量,或者提高水泥混凝土的有關特性。
(2)微骨料效應:由于粉煤灰顆粒非常細小,特別是磨細粉煤灰更加明顯,70%以下都是小于0.075mm顆粒,添加的粉煤灰顆粒能夠補充混凝土里存在的微小間隔,個別甚至能夠補充兩顆粒中間形成的間隔。能夠明顯增強混凝土的緊密程度,進而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抵抗滲漏的特性和抗壓強度。
(3)火山灰效應:該效應是粉煤灰的主要特征之一,基本原理是粉煤灰中的SiO2與反應產物Ca(OH)2發生二次同水發生的化學作用,生產具有粘結效應的水化硅酸鈣,從而增加混凝土中膠凝物質的含量,這是摻粉煤灰水泥后期強度較高的最主要原因。
3 結論
通過以上圖表和實驗數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粉煤灰摻量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有最直接的影響;(2)在摻量0%—50%之間,隨著粉煤灰替代量的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逐漸增大,粉煤灰摻量超過50%后混凝土工作性就開始下降;(3)粉煤灰對混凝土的塌落度損失有明顯的延緩作用。
參考文獻:
[1]呂新玲.粉煤灰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J].工程科技,2016(12):234.
[2]米文瑜.粉煤灰對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影響研究[J].煤炭科學技術,2007(07):77-79.
[3]蘇勝,岳素貞,米文瑜.粉煤灰影響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的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5(09):72-74.
[4]范召坤,趙賢,蔡其全.混凝土中粉煤灰、礦粉的應用[J].工業建筑,2010(40):785-789.
[5]陳磊,周悅.談影響粉煤灰混凝土工作性的因素[J].粉煤灰綜合利用,2003(03):35-36.
作者簡介:強強(1979-),男,陜西西安人,工程師,主要從事鐵路工程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