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Internet與機器人連接起來,能夠在不受地域限制的情況下,運用通過瀏覽器訪問機器人,最終實現遠程控制與監控機器人,乃是一種低成本的遙控操作機器人的技術形式。本文從多方面分析了系統當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并指出了具體的解決思路,最后探討了此技術今后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Internet;機器人;控制技術;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114
機器人憑借靈活性好、可改善勞動條件、改進產品質量及提升生產率鞥優點,在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當前諸多機器人所具有的靈活性,僅單純性的體現在能夠反復編程上,具有相對固定的工作環境。為了獲取更大獨立性,人們對機器人的智能化與靈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機器人能在特定區域內安全運動,完成指定的任務,實現機器人環境適應能力的增強。將Internet與機器人相連接,人們能夠遠程指導機器人作業,并對其進行實時監控,從而在實際作業中能夠將人的智慧融入,使機器人能夠更好的完成更多原本無法完整的工作。
1 控制系統結構分析
一臺計算機便可完成機器人控制、圖像采集與處理及Web服務。圖像服務器能夠對機器人現場圖像進行實時采集,然后將所得圖像進行壓縮,向遠程PC傳遞。JPEG、GIF為最為常用的圖像格式。為了能夠得到現場機器人的比較完整的信息,通常需要安裝諸多攝像機;為了提升網絡傳輸效率,減少網絡負荷,圖像服務器能夠有針對性的選取圖像,僅將部分比較重要位置的圖像信息向遠程PC端傳送。機器人對服務器進行控制,主要能夠實現兩大功能,其一,將諸如關節位置及各種傳感器信息等機器人狀態信息,向遠程PC傳遞;其二,接受遠程PC的命令,以此命令為基礎,另基于機器人當前狀態,進行軌跡規劃與開展任務,然后轉化命令,使之成為機器人的控制指令。HTTP服務器結合Internet信息服務控制軟件,執行Internet命令解釋與遠程注冊服務;對于HTTP服務器來講,其除了能夠確認身份之外,還能訪問權限設置,無論何時,僅有唯一用戶能夠得到對機器人的控制權,當某一用戶獲得控制權之后,對于其他用戶而言,能夠通過注冊的方式,獲取觀看機器人運動的權利。針對信息服務器來講,其能夠與機器人控制服務器及圖像服務器之間開展數據交換。
2 系統當中核心技術及解決路徑
以Internet為基礎的遠程控制機器人相比于傳統的機器人控制技術,存在些許關鍵技術問題有待解決,如:(1)大的不確定性時延間題。在整個Internet鏈路上,有諸多節點,各節點有著大致相同的路由策略、數據包調度及吞吐量,命令發自于遠程操作者,然后由機器人最終接收命令,在此期間,需經諸多節點,勢必會造成傳輸時延,且因選擇路由存在差異,網絡中有諸多使用者,這便造成此種時延存在某種不確定性。利用Internet對機器人施加控制,此類智能化設備與利用Internet控制開關燈、咖啡機等相比,存在著較大差異,需要傳輸信號時刻處于穩定狀態。在此,提出了兩個解決路徑:其一,定義一個時延的上界Ts,此在實踐應用當中乃是可行的,尤其時延不確定,但是從為有界的。設定機器人的采樣周期T,于機器人控制器當中,定義n=Ts/T各單元的現今先出雙端口緩沖區,機器人總把Sk+1的內容當作當前運動的給定值Sd,對于新指令而言,則將其放置于緩沖器的左端,機器人各采樣周期均選擇一條指令,每取一條指令,那么緩沖區內容便會向右移動,前進一個單元。因存在n個單元緩沖區,即便存在n步時延,機器人仍能夠得到給定值,不會出現失控狀況。其二,運用延遲檢測軟件,將系統的延遲分布情況測出來,然后經細致分析,得到延遲的概率分布情況,把模型向隨機模型轉化。對于此模型,可選用隨機最優控制方法,達到穩定控制系統概率的目的。(2)當數據包通過節點時,如若節點存在過大的負載,那么節點便有可能將一些數據包拋棄;在Internet鏈路上,還會出現非正常連接中斷狀況,上述兩狀況,均會造成數據包丟失。針對數據包丟失來講,其乃為一種非正常情況,傳統方法即為重發數據包,此方法對于以Internet為基礎的控制不太適用,至此,有研究選用了n步預測技術,但其需要遠程與現場的系統化數學模型。至此,可通過提升機器人局部自主性,以此促進數據包丟失對機器人運動所造成影響的減少,此外,機器人還需擁有局部自主性,以此來保障非正常狀況下自主、安全的運動。
3 應用前景
當前,以Internet為基礎的機器人控制系統,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在實際應用中已經產生經濟效益,在不久的將來,以Internet為基礎對機器人施加控制能夠使機器人應用領域得到大范圍的擴寬,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可促進新型海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及井下機器人的研究與開發。在以Internet為基礎的機器人控制系統當中,人乃是整個控制系統當中的核心部分,要重點考慮人的行為。諸如海洋探索這種非結構化環境當中的作業,通過將人的智慧融入其中,能夠實現系統可依賴性的增加。(2)遠程監視與探測。比如放射性環境,人不宜到現場作業,可運用多臺移動機器人來作業,將圖像攝像機等設備安裝在移動機器人上。運用Internet對移動機器人進行控制,為其提供作業指導與導航,且從中實時獲取現場信息。(3)以Internet為基礎的機器人控制技術,能夠像諸如遠程示教、維護、診斷及遠程制造等領域延伸,可從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海霞.基于網絡的遙操作康復機器人系統魯棒控制研究[D]. 江蘇科技大學,2012.
[2]譚定忠,王啟明,王葉蘭等.基于Internet的遠程機器人控制技術研究[J].機械工程師,2006(01):30-32.
[3]王以倫,宋華,趙慶亮.C++Builder中WinSock控件在基于Internet的機器人控制中的應用[J].應用科技,2003,30(03):33-35.
作者簡介:路攀(1994-),男,湖北漢川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