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仁相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隨著城鎮化的不斷發展,城市對于高層建筑的需求與日俱增,在很多大中型城市中,高層建筑已經成為城市的主要建筑,在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高層建筑施工難度大、耗費工時長、資金投入量大、建筑安全風險大的特點,所以與普通多層房屋相比,對于施工技術的要求也就越高。為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的質量,需要對現代框架結構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難點進行具體的分析,已找出解決的辦法。本文結合筆者實際工作經驗并且參考建筑行業相關文獻資料,對現代框架結構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難點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高層建筑 施工技術 技術難點
高層建筑作為一個現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水平、安全水平、使用壽命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一個城市的繁榮與發展,同時影響著使用者的使用舒適度甚至生命財產安全,而決定建筑施工質量的最主要因素是施工技術的水平,在目前情況下,建筑施工技術依舊有許多不足之處,以下對其進行具體介紹和分析。
1、框架結構高層建筑施工難點
1.1 高層建筑基礎埋置深度大
高層建筑最大的特點就是“高”,由于垂直高度較大,因此需要更高的整體穩定性,未達到更高的穩定性,需要增加基礎埋置的深度,具體埋置的深度需要根據建筑地實際地質環境、土壤環境以及建筑的具體高度來確定,一般情況下,埋置深度為5m至25米不等。由于埋置深度加大,對于地基的建造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軟土層施工時,由于土質疏松,在開挖深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會出現塌方,會對人員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為處理好施工面的質量,需要采用其他技術手段,但這些方式都會增加施工成本或延長施工時間,這都會對工程主體造成負面影響。
1.2 高空作業安全風險高
由于現階段技術水平的限制,高層建筑的施工工作主要還是由人力完成,這就增加了高空作業的工作量,由于高空中風力較大且工人的恐懼心理增加,使得高空作業的風險遠遠高于一般工作環境的作業風險。人員高空墜落、高空墜物,不但對施工人員、地面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直接的威脅,同時因為施工事故造成的停工還會增加施工成本、延長施工時間,這些情況都是在建筑施工中應當極力避免的。
1.3 施工人員工作量大
框架結構的房屋具有非常多的優點,如抗震性好、整體性好等,但是,在框架式結構的房屋建造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卻承受著非常大的工作量,工作強度很高。在建造過程中,鋼筋工程完工后,需要開展混凝土工程,即常說的“澆筑”,由于目前工程用的混凝土的特性,在分層凝固后會出現力學性能下降的情況,因此,澆筑工作需要一次性完成,這種情況常出現在樓板建造時,由于樓板和橫梁和支柱是主要的支撐部件,受力較大,為了保證這部分的建筑質量并達到設計的承重能力,需要嚴格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必須要保證澆筑工作一次性完成,為了能夠保證工作的連續性,往往需要施工人員徹夜連續工作,這樣直接增加了施工人員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雖然在施工組織時常采用輪班制度,即夜間工作由2到3批工人負責,但是,由于人的生理特性,夜間工作較白天工作而言更易疲勞,進而更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1.4 高層建筑施工周期長
目前大部分高層建筑的施工周期都在1年左右,有的甚至會達到2至3年,這就不可避免的在施工周期中遇到夏天和冬天,一般情況下夏天多雨,溫度較高。雨水過多會使工程被迫停工,導致工期的延長和成本的增加,夏季高溫會降低勞動舒適性,過熱的天氣可能會使施工人員發生中暑等問題,據統計,由于夏季中暑導致的勞動傷害占到總工傷的一半以上。冬季一般較為寒冷,寒冷的天氣會增加勞動時凍傷的風險,同時地面結冰也會成為施工時的安全隱患,且較低的溫度會改變混凝土的凝固特性,若此時不對混凝土的配比進行相應的調整,往往會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1.5 高層建筑的施工工程量大
高層建筑由于其龐大的體積,使得施工工程量較普通多層建筑有顯著的增加,不少高層建筑的設計工作、準備工作、施工工作同時進行,以減少設計、準備的時間,從而縮短工期。這就增加了施工的組織、協調工作和管理、規劃工作的難度,若組織工作出現偏差,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使得整個工程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甚至導致工程停工。
2、提高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方式
2.1 提高前期設計、組織水平
前期的設計工作是施工建設前的重要準備工作,設計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工程主體的安全性和施工建造的工藝性。對于建筑物的質量、實用性和壽命等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提高高層建筑的前期設計水平是保證后續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提高施工組織的水平對于合理配置施工所需的各項資源,合理安排施工步驟,及時處理施工問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組織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了工程施工領導者的領導水平,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施工的質量、施工人員安全系數和工程按期完成的概率。
2.2 推廣、應用新的建造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想從根本上提高項目前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水平,僅僅使用目前現有的技術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借鑒和吸收歐、美發達國家的高層建筑施工技術,因地制宜的轉化為我們所需要的技術,并加以推廣,在一個大范圍內充分的接納,結合我國目前人力資源的優勢,迅速將新的技術裝備于我們的生產施工過程中,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施工質量,縮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風險。
2.3 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
人是一切活動的核心,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是項目質量最直接的決定者,因此,提升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就是提升施工質量。由于現階段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逐步凸顯,我國正逐漸失去人力優勢,這就需要提高勞動人員的整體素質,用“質”來彌補未來可能發生的“量”的缺失。對于高層建筑施工人員,首先要進行詳細且完善的安全教育工作,讓參與施工的每個人擁有安全觀念,樹立“安全就是質量”的意識,從而在人員方面最大程度的增加施工安全水平。另外,對施工人員定期的進行技能培訓,使其能夠快速的接受新興技術,通過提升個體的技術能力,提高整個建設隊伍的技術水平,從而提高對高層建筑施工的技術水平和工程質量。
總結
本文通過對目前高層框架結構建筑的施工技術難點進行分析,總結了幾點常見問題,并結合筆者相關工作經驗和文獻實例,提出了一些解決辦法。在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方面,還有很多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們需要從材料、工藝、裝備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思考,大力推廣新興技術,增強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和技能水平,提升工程總體質量,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縮小與歐、美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在最大程度上爭取我國高層建筑能夠達到更高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全國華.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2).
[2]紀曉蓉.淺析高層房屋建筑施工技術體會[J].科技創新導報.2011(8).
[3]焦麗勇.論房屋建筑中施工技術的管理.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7).
[4]廖金順.高層建筑施工技術.江西建材.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