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韜+于明剛
摘 要: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對此國家大力推薦PPP模式。體育場館多為公益性設施,自身不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合理的PPP模式是政府與社會資本良好合作的關鍵。本文以青島某體育場館項目為例,對項目的運作模式、運營規劃、回報機制、監管考核以及經驗進行了分析闡述,為國內體育設施的PPP模式應用提供了理論與實踐的參考。
關鍵詞:體育設施;PPP模式;項目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4.238
0 前言
體育的多元價值在現代城市發展中正被不斷發掘逐步顯現,體育設施建設對于提升城市競爭力、帶動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很多城市紛紛建設了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并依托大運會或城運會等賽事的舉辦促進了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的發展。2014年以來,國家財政部與發改委下發了多項關于PPP模式的相關政策,要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財政投入及管理方式,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盡快形成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發展的制度體系。本文以青島市某體育場館項目為例,對體育設施采用PPP模式的合理利用進行研究分析。
1 項目概況
項目位于青島市高新區,占地面積約548畝。項目定位于具備承擔國際體育單項賽事和國內綜合性體育賽事能力,集全民健身、大型賽事、大型公共活動、商業演藝、體育教學培訓以及配套商業于一體的國內一流大型綜合性體育設施。總建筑面積21.5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6萬座體育場1座,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1.5萬座體育館1座,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同時建設室外田徑熱身場地,完成相關配套工程。項目建設投資約27億元。
2 運作模式
項目選擇建設-經營-轉讓(BOT)模式,由政府有權部門作為實施機構,委托政府出資代表企業,與社會資本方合作成立SPV公司,政府出資代表在SPV公司中持股比例不低于20%,擁有重大事項決議否決權。由SPV公司負責項目的融資、建設、設施運營及移交等工作。經營期滿后,體育設施無償移交政府指定機構。項目合作期13年,其中,建設期3年、經營期10年。
3 運營規劃
根據運營規劃方案,項目經營內容包括文體產業、創業服務、休閑娛樂三大部分,建筑面積約14.1萬平方米。其中,文體產業建筑面積約6.4萬平方米,主要設置教育、培訓、中介、產品銷售、工作室等功能;創業服務建筑面積約3.7萬平方米,主要設置辦公會議、洽談等功能;休閑娛樂建筑面積約4.0萬平方米,主要設置休閑娛樂、餐飲、咖啡、電影院等功能。未來結合周邊區域發展,還具備會展與旅游等拓展功能。參照國內同類體育設施案例,本項目經營活動為經營用房出租、廣告出租、集慶賽事活動場地出租。參照項目周邊物業出租價格,并考慮項目市場成長期較長,經測算,未來運營累計收入約6億元。
4 回報機制
項目為體育設施,具有較強公益屬性,僅依靠自身收入無法達到社會資本合理回報。為達到政府與社會資本雙方的有效合作,需政府給予社會資本或項目公司合理的財政補貼,回報機制屬“使用者付費+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可行性缺口補助包括建設期補貼與運營期補貼兩部分。其中,建設期補貼按建設投資20%考慮,運營期補貼參照《政府和社會資本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指引的通知》公式測算。年度折現率應考慮財政補貼支出發生年份,并參照同期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合理確定。合理利潤率應以商業銀行中長期貸款利率水平為基準,充分考慮可用性付費、使用量付費、績效付費的不同情景,結合風險等因素確定。
當年運營補貼=(建設成本-建設期補貼)×(1+利潤率)×(1+折現率)n÷運營補貼周期+年運營成本×(1+利潤率)-當年收入
未來運營價格考慮CPI指數與周邊物業影響,設置年租金價格增長率調價公式參數,對價格因素進行調整。如周邊物業租金價格上漲超過10%時,租金價格進行調整,則年租金價格增長率=5%*{0.65*[1+(周邊同類市場均價-本項目預測價格)/本項目預測價格]+0.35*[1+(當年CPI指數-上年CPI指數)/上年CPI指數]}。
5 監管考核
實施機構依據PPP協議對SPV公司的建設經營進行持續的合同監管;項目涉及到的其他政府部門協同對SPV公司進行行政監管。
使用機構對各項服務進行監督,并根據服務滿意程度向有關部門進行投訴或提出意見,服務滿意程度納入考核范圍,優先保證公共體育服務活動。年度績效考核根據《大型體育場館基本公共服務規范》(體經字[2014]411號)制定打分體系,對開放情況、管理情況、綜合效益等方面進行規定,評價結果與經營期財政補貼額度掛鉤。
6 經驗總結
(1)項目作為綜合型體育設施,公益屬性較強,難以完全市場化運作。通過合理設置場地出租及廣告運營等服務,使得項目具有較為穩定的市場收費來源,增強了社會資本的運營信心。同時,項目符合PPP相關政策要求,有效降低政府投入,充分發揮PPP模式的雙贏效果。
(2)通過建立合理完善的項目監管考核體系,將建設期監管與運營期監管有效結合,考核結果與未來的可行性缺口補助掛鉤,促進了社會資本對項目建設運營的高標準要求。同時,明確實施機構主導規劃設計與造價控制,有效保證了項目的建設質量與公共服務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