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前會
摘 要:施工階段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建筑工程的優劣。施工中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既影響到工程質量,又會延誤工期,還會造成建筑材料及人工的浪費,等等。所以,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監控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施工階段 質量 監控
一、施工質量監控事前預防到位,提前做好指導工作
1、加強管理力度,明確技術標準
對建筑材料質量的監管做到“雙控”,未經檢驗或檢驗質量不達標的材料堅決不允許用于工程,要及時清退出場。對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按照質量監理細則,要求施工單位確保水泥、砂、石等材料完全滿足工程質量要求,在有具體明確的試驗報告前提下,還要審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確,驗核各種計量工具是否精確,澆筑的施工方案是否可行,如有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規范、標準要求,就必須通知施工單位實施整改。
2、加強質量意識,實行“三檢”制
工程施工前,監理方應召開質量會議,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質監員及相關工程隊隊長參加,要明確每道工序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三檢”制度,而且每道工序都要有專職質監員簽字驗收,然后經專職監理人員驗收、簽字認可,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單位沒有嚴格執行“三檢”制度或專職質監員未簽字,監理人員必須拒絕驗收,待施工單位進行“三檢”后再對其進行驗收。
3、嚴把隱蔽工程,做好簽字把關
隱蔽工程驗收時,首先要求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在隱蔽工程進行隱蔽前要及時通知發包人對隱蔽工程進行檢查并參加隱蔽工程的作業,由專職質檢員核定檢驗等級簽字,并填寫好驗收表單遞交給監理方。監理人員組織施工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對項目進行逐一驗收。各層標高、軸線要層層檢查,嚴格驗收。監理方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以書面形式通知施工單位,待施工單位處理或返工完成后,還要再進行復檢,一定要嚴格檢查把關,以確保工程施工質量。
二、施工質量監控事中檢查到位,全力做到動態控制
建筑施工中的質量事中控制,就是要強化施工工藝過程質量控制,加強工序交接檢查,堅持上道工序不經檢查驗收不準進行下道工序的原則,檢驗合格后簽署認可才能進行下道工序,加強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做好設計變更及技術核定的處理工作,做好工程質量事故處理,進行質量、技術鑒定等。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是現場監理與質監部門的重要不同之處。在質量控制的過程中要堅持以預防為主,把事后檢查轉化為事前把關。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加強預控,同時在工程項目建設的重點工序、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處設置質量控制點,在控制的過程中進行質量跟蹤檢查,切實做好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
施工工序質量控制要做好各道工序的交接檢查,經監理人員檢查,認可該道工序質量合格并簽字確認后,方可交給下道工序繼續施工。交接檢查除了指工序與工序之間的交接要堅持檢查認可的制度,以及堅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進入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則外,這一交接檢查制度或原則還用于施工班組之間的交接檢查。如果每項檢查均已通過,則由監理工程師簽字確認;反之則以書面形式通知施工單位,責令整改。
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因施工方對圖紙的某些要求不甚明白,或者是施工配料調整與代用、改變建筑節點構造等,需要通過設計單位確認的,施工方必須以技術聯系單的方式向業主或監理工程師提出,報送設計單位核準確認。在施工期間無論是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還是施工單位提出,需要進行局部設計變更的內容,都必須按規定程序用書面方式進行變更。
三、施工質量監控事后驗收到位,及時處理質量問題
質量的事后控制包括組織試車運轉,組織單位、單項工程竣工驗收和對工程項目進行質量評定,審核竣工圖及其他技術文件資料,以及整理工程技術文件資料并編目建檔。
質量控制中最后的補救措施是事后驗收。當分項、分部工程或單項工程施工完畢后,監理人員在施工單位自查合格的基礎上對已竣工的工程質量進行全面驗收。監理工程師通過事后驗收,對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問題可以下發工程暫停令,并責令其立即停工整改,并通知到有關單位,要求立即提出整改方案,將問題迅速處理好。只有這樣,才能將經濟損失減少到最低,才能切實保障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林以濤.談如何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控制[J].四川建材,2009(6).
[2]張芳春.施工監理在工程建筑中的重要作用[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