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鵬
(烏魯木齊城市軌道集團有限公司)
【摘要】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對軌道交通網絡提供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就城市軌道交通影響因素出發,提出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效能的規劃對策與建議,對軌道交通建設提供一定經驗參考。
【關鍵詞】軌道交通 城市發展 規劃策略
引言
現代化的城市軌道建設不僅關注效率,更要關注軌道的效能。效能指的是目標的達成程度,是質量的影響指標,效率是衡量效能的依據,著重其時效性。目前,國內外就軌道交通效能的探究相對較少,交通效能的相關研究應注重城市規劃學、交通規劃學等理論,并與實踐相結合,制定出較為合理的城市交通效能規劃對策與建議。
1.城市軌道交通效能的影響因素
1.1客流量
軌道交通的主要作用是環節城市的交通壓力,是一種低碳環保生態的交通方式,能夠為人們提供快捷、方便出行的同時,又能減少城市環境質量的壓力。客流量作為軌道交通內部效能的直接體現,主要包括轉移客流和誘增客流。由地面普通公交、私家車、自行車等出行方式轉移到軌道交通的客流方式稱為轉移客流;在城市中交通設施建設相應完善后,由于沿線土地開發人口聚居而使城市之間通達性增加、服務能力提升,進而使居民出行能力增加而誘增的客流稱為誘增客流。衡量城市客流量的指標主要包括客流強度、日均客流量和軌交分擔率。客流強度是指單位里程的線路每天運送的客流量,單位為萬人次/千米;日均客流量是指每天沿同一方向通過某路段的乘客人數,單位為萬人次/天;軌道分擔率是指軌道交通所承擔的客流量占公共交通總客流量的比例。
1.2土地、物業、人口
城市軌道交通的外部效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土地與物業對經濟效益的影響。軌道交通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沿程的可達性,改善了沿程區域的交通條件,從而使沿線土地及物業實現增值。第二,軌道交通沿程人口數量的增加與相應就業崗位的增加對社會效益的影響。軌道建設會使沿線土地價格上漲,若保證具有一定的收益,開發商只有通過提高用地開發強度從而提高用地類型的產出效益。軌道交通帶來的居住人口增加是通過居住容積率和居住建筑的規模增加而實現的;就業崗位的增加則是通過商業辦公容積率的增加而實現,從而為更多人提供了就業機會。第三,城市更新(如地下空間開發)后對城市環境提升從而對環境效益的影響。如某綜合樞紐區地鐵站附近對地上地下進行綜合開發,對道路進行合理布置,設定人行走廊、公交專用道、步行街等,開創了更為寬廣的步行區域,形成了各站點之間的步行系統,從而提升該片區的步行區域環境。由于地鐵的促進作用,該站點區域地下空間也得到合理利用,對周邊交通提供便利的同時,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周邊環境。
2.提高城市軌道交通效能的規劃對策與建議
2.1建立軌交網絡與城市空間結構的聯動效應
軌道交通網絡與城市空間結構關系密切,實現二者之間的相互影響、依托、校核作用,從而實現在聯動過程中的相互優化和完善。其中,軌道交通網路的規劃要城市的核心定位、發展目標相適應,建立起與其軌交網絡相關的商務商業中心區,充分利用軌交網絡的性能優勢,發揮其最大作用,從而對城市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反之,在城市交通規劃基本完成后,要綜合考慮城市結構的規劃與軌交網絡的相適應,從而對軌交網絡區域附近進行合理布局開發,綜合考慮軌交網絡對布局所產生影響,從而使軌交網絡更好地適應城市發展規劃。
要建立軌交網絡與城市空間結構的聯動效應,首先,需依據現有的城市空間結構,制定相應的軌道交通網絡。各城市根據該城市發展策略,制定相應的軌交發展規劃,結合城市客運發展策略和目標,提出對軌交功能在客流量、運輸強度、安全性、環保性等方面的要求,制定出城市軌交網絡的主骨構架圖;其次,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修改或評估實現城市空間與軌道交通網絡的高度耦合。城市的空間范圍一定程度上受軌交沿線土地開發輻射效應的影響,從而形成以軌道交通車站為中心,沿線為發展軸,全程路網為覆蓋區域的分級城市布局,從而構成新的城市空間形態;最后,建立建立軌交網絡與城市空間結構的聯動機制。該聯動機制的建立,以城市總體規劃成果為指導,編制軌交網絡專項規劃,加強軌道交通網絡與城市規劃的反饋,建立城市規劃動態更新機制,同時需建立起相關規劃與軌道發展聯動的動態監控和評估機制。
2.2加強軌道交通與沿線土地使用的協調互動關系
城市軌道交通網絡與其沿線的土地使用關系密切,相互作用反饋互動。軌道交通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土地使用的強度和方式,而土地的使用決定著城市的交通需求。若實現軌道交通與沿線土地使用的相互協調,需依據全程布局確定用地功能,預計全線平衡沿程建設規模。
2.3軌道交通設計中地下空間的合理利用
單一的地上軌道交通模式已不能滿足城市大客流量對軌道交通的需求,現代化的城市交通樞紐大多都采用了立體的布局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利用了土地的使用價值,加快了城市交通軌道的立體化進程。地下空間的設計存在著空間建設工程難度高等情況,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1)軌道交通與城市整體布局規劃相協調的原則;(2)設計出不同層次的地下設備方案,以保證交通設施條件的絕對穩定可靠;(3)對地下空間進行重點分析與探究,確保施工期間的安全性;(4)基于城市交通需求角度,科學、合理的設計規劃地下空間開發建設順序。
結語:城市交通的規劃影響著整個城市布局,是實現城市現代化的基礎與核心,設計方案對軌道交通的質量與使用效能有著重要作用。設計者需結合社會發展與人們需求的多元化,不斷創新發散思維,借鑒先進技術,從而使城市發展更為合理有效。
參考文獻:
[1]林群.高速發展時期城市交通發展戰略實施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2006.
[2]宗傳苓,覃矞,等.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2011─2016)[R].深圳: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10.
[3]宗傳苓,覃矞,等.深圳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線路交通詳細規劃[R].深圳: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有限公司,2009.
[4]魏權齡.數據包絡分析(DEA)[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