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曉曄 張立頻
電子證據面臨的困境
文/張曉曄 張立頻

調取監控錄像證據
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信息技術發生重大變革,現代設備愈加強大,人們可將大量的個人信息置于口袋中,一只手便可訪問,甚至可以通過聲音加以操控。這無疑有利于刑事司法系統的破案及起訴工作,但執法人員和其他刑事司法部門需要在恢復和訪問電子證據與個人隱私問題之間尋找平衡。本研究主要介紹了電子證據的興起、電子證據所面臨的問題,以及某研討會針對處理電子證據需求的優先級問題的調查結果。
2014年7月,蘭德公司(RAND)與警政研究論壇(PERF)舉辦了一次由國家司法研究所(NIJ)出資的研討會,旨在研究與刑事司法領域電子證據相關的問題,以及與電子證據收集、管理、分析和使用相關的需求。此次研討會不僅討論了技術方面的需求,還明確了這些需求的解決方案的優先級。為界定研討范圍,研討會初步列出了三個有關電子證據的問題:
●利用和分析嫌疑人硬件設備,如電腦、手機、GPS設備或信用卡詐騙設備。
●收集和分析其他信息技術系統中與犯罪或嫌疑人有關的信息,如社交媒體、云儲存系統或私人閉路電視設施。
●搜索和分析網站,包括兒童色情與人口偷渡販賣網站、聊天室、論壇或文件共享網絡。
參加此次研討會的人員包括11名警界電子取證專家、兩名檢察官、一名隱私權益倡導者、兩名行業代表、兩名NIJ官員和六名項目策劃人員,共24人;但NIJ官員和項目策劃人員沒有參加最后評分環節。研討會的第一部分包括三場討論:電子證據的研究情況,電子證據獲取、處理和管理方法,電子證據的搜查與捕獲、連續性以及與法庭中使用的電子證據相關的其他問題。研討會的第二部分討論了與刑事司法系統電子證據有關的具體技術的需求,并用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 ,蘭德公司研發的一種技術方法,采用系統且結構化的方法引出專家們對一些明確的問題的觀點)明確了這些需求的優先級。
本文首先簡要概括研討會的討論結果以及確定相關需求的過程,然后介紹通過德爾菲法得出的需求的優先級情況。
1. 大量的證據分析需求與不充足的支撐條件
執法部門參會者一致認為,他們需要分析檢驗大量的電子證據,但在獲取領導階層的必要支持方面卻遇到了困難。參加此次研討會的多數機構的代表都表示,在分析電子證據方面積壓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因為缺少專業人員,另一方面是分析技術跟不上發展,所需設備無法及時更新。另外,由于積壓了大量工作,工作人員無法抽身接受培訓,領導階層認為經費支出應該放緩,所以人員技術水平和所需設備先進程度無法滿足要求,這又進一步加重了工作積壓的程度。
2. 人員安排與培訓
由于電子證據在警務方面屬于新興領域,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標準或最佳范例。因此,本文僅涉及以下三個領域:人員晉升、政府援助以及普及電子證據有關知識。
對于在電子證據部門工作的宣誓人員來說,晉升屬于疑難問題。因為部門規模較小,所需主管數量有限,所以這些部門的警察晉升后可能承擔巡邏工作或管理工作。這樣既增加了培訓成本,影響部門發展,也會妨礙警察自身發展,有些警察甚至因此不去參加晉升考試。
執法部門參會者認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援助對于電子證據工作的開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夠獲得政府提供的資金,各機構就可以雇傭偵探,購買必要的先進設備,否則這些都將超出機構內部預算。來自規模較大的警察局的參會者表示,95%的設備都是依賴外來資金購買的,相比之下,小規模機構的預算更加緊張。另外,政府資助的培訓項目也會顯著減輕警察局的預算壓力。一位參會者表示:“如果沒有政府資助的培訓,我們中有一半人都沒有資格來參加此次研討會;在過去的三年中,我所在的機構沒有為我的培訓付出任何經濟成本。”
擴大電子證據有關知識的普及范圍可以提高效率,有利于保全證據和調整期望值。由于巡警和偵探缺乏相關知識,不知道哪些證據需要提取分析,經常從設備中提取過量數據,其中包括很多與案件無關的數據,從而加大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同樣,如果具備相關知識,巡警能夠及時隔離電子設備,以更好地保存證據。另外,相關培訓可以調整那些依靠電子證據檢驗結果工作的人的期望值,他們就會知道哪些證據可以獲取,獲取和分析證據需要多長時間;領導階層也會因此加大資金投入和支持。
1. 與檢察官的協調問題
首先,檢察官缺少與電子證據有關的知識,低估數據分析工作量和所需時間。一名檢驗員抱怨道“檢察官需要分析所有電子證據,直到審訊時才發現自己并不知道為什么需要這些證據”。參加研討會的檢察官也提到,有必要在案件準備階段提前和檢驗員溝通,細化數據搜索參數。其次,檢察官必須針對違法隱私規定的電子證據提出反對,所以執法機構人員必須清楚地知道法庭的相關要求。因此,雙方需要在工作效率和公眾隱私方面進行協調,達到平衡。
2. 對法庭其他工作人員(法官、陪審團和辯護律師)的影響
只要電子證據能夠達到多伯特標準
(多伯特標準是美國法院對科學證據評判的規則之一。即爭論中的理論或技術可以檢驗并受到過檢驗嗎?該理論或技術已被同行評估過并公開出版過嗎?在使用科學技術的案件中,已知的和潛在的錯誤率是多少,且存在控制該技術操作的標準嗎?普遍接受可以作為決定特定證據可采性的重要因素)法官基本不會反對所呈現的電子證據;陪審團也能夠接受電子證據。但是在獲得電子證據分析結果方面,辯護律師比檢察官晚一周,所以知之甚少,也只能對獲取記錄及證據連續性提出質疑。
3. 提高電子證據的說服力
參會者討論了很多有助于提高電子證據說服力的技術,其中包括驗證電子證據提取軟件的性能,嚴格遵守搜查證申請程序等。

電子證據比對
參會者根據上述討論結果進行了結構化頭腦風暴,共列出34個可以改善電子證據在刑事司法系統使用效果的具體需求。


1. 排序邏輯
本研究按照德爾菲法對34個具體需求優先級進行優先級排序,邏輯如下:
(1)這些需求將會如何改善電子證據的使用情況及效果
●更加有效地捕獲電子證據
●更加有效地分析電子證據
●更加有效地搜索和整理電子證據
●縮短人工分析電子證據所需時間,緩解電子取證工作的積壓程度
●有助于保證電子證據的連續性及鑒定效力
參會人員將34個具體需求分為上述五類,并且按照改善程度對其進行打分,分值范圍為1~9分(1分:沒有作用,9分:滿足該需求后可以使電子證據使用效果提升20%)。
(2)成功滿足這些具體需求的技術可行性如何?分值范圍為1~9分(1分:成功幾率為10%,9分:成功幾率為90%)。
(3)刑事司法組織采納這些解決方案或使用這些技術的操作可行性如何?分值范圍為1~9分(1分:廣泛使用的可能性為10%,9分:可能性為90%)。
上述評分結果基本可以體現出創新措施的價值。但本研究并沒有通過簡單地計算平均值得出結論,而是通過使用德爾菲法找出各位專家的觀點的區別。在第一輪評分環節結束后,大家對某些具有較大分歧的項進行了討論,然后再次進行評分。
2.電子證據需求的優先級
第二輪評分結束后,研究者將每個需求的各項得分相乘,得到總分值。再計算每個需求的總分值的中數,以排除異常值,選出中數最高的前六個需求。然后計算每個需求的總分值的平均數。如果某項需求的總分值的中數不在前六名,但平均數很高,這說明某些參與者認為該項需求非常有價值,所以也應該作為頂級需求。因此與電子證據相關的頂級需求共有九項。
評分結果表明,每項需求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電子證據的使用情況及效果。在對電子證據的效果的評分中,最低平均分為3分;技術可行性的最低平均分為5分;操作可行性的平均分在3.5分和7分之間。(詳見P70~71表一、表二)
電子證據的應用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已經成為犯罪調查和起訴的必要組成部分。但在利用電子證據方面,相關部門正面臨著嚴重困難。首先,電子證據檢驗員工作負擔過重,導致大量工作積壓,需要領導階層提供資金支持和人員支持。
另外,檢察官不能充分理解電子證據,法官、陪審團和辯護律師也不能合理使用電子證據。研討會討論出34個不同需求,并對其優先級進行排序。如果這些需求得到滿足,將會改善刑事司法系統的工作。
(本文編自蘭德公司、警政研究論壇、美國北卡三角洲國際研究院及美國丹佛大學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

表1 與電子證據相關的頂級需求

表2 與電子證據相關的較低層次需求

訪問公用資料的歷史數據集(如Craigslist網站發帖情況)時需要付費,給警察局帶來成本負擔。為執法部門建立公共訪問數據集,以便調查時獲取這些數據或對其進行歸檔。尚不確定刑事司法領域的新證據收集和分析技術的性能和可用性。根據現有標準,對不同產品和技術的分析方法和分析類型進行及時驗證/評估。科技發展迅速,警察局在維持收集和分析電子證據的能力方面面臨困難。對電子取證人員進行更加標準化的認證,其中包括對其提出繼續教育方面的要求。收集“常規”電子證據時,無需檢驗者全身心投入,有時也不需要沒收(犯罪受害者等的)設備,這就需要設計一些新的工作方案。研發一些可展開式工具,以便探員可將其帶至現場搜集證據,但是在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到因錯誤操作而導致的問題。在顯式圖像檢測方面,當前工具并不能有效地識別顯式圖像。提升顯式圖像檢測水平,減少需要檢測者檢測的圖像的數量。電子證據部門的工作人員升職時會調離該部門,這給相關機構保持技術水平帶來了困難。在專業技術部門內部建立晉升軌道機制。調查員無法確認數據是否存在于嫌疑人或受害者的云端賬號,也不能確認其是否能夠為調查工作提供幫助。研發識別賬戶存儲位置的工具,以為后續調查提供幫助。由于無法確定從設備上獲取的信息的連續性和有效性,一些法庭對電子證據持懷疑態度。系統地驗證電子證據提取工具的性能,以確保所獲取的證據能夠達到Daubert標準。執法機構缺乏分析某些類型的電子系統和設備的工具。·開發電子證據工具來監測賭博設備。·研發用于檢驗網絡電子證據的工具。·研發用于檢驗路由器的電子證據的工具。視頻證據的多個專屬代碼(Proprietary codex)造成分析困難。雖然市場上的視頻轉換工具可以通過截屏的方式實現轉換,但如果能夠縮短轉換所需時間,也是個有意義的改進。用于解決問題的技術具有“打地鼠”的特點,只是試圖追趕科技的發展腳步。樹立示范典型,激勵不同私營部門的工作人員同時致力于解決不同的電子證據問題。跨國問題是一個重大挑戰,因為需要簽發委任狀從其他國家收集電子信息。提高根據“法律互助條約(MLAT)”向其他國家請求信息的效率。機構的預算限制也使得很難維持當前的電子證據工具和軟件包狀況。研發低成本或免費的電子證據分析工具。虛擬貨幣給調查增加了困難。研發一些可以確定所沒收的設備中存在虛擬貨幣的工具。各機構的領導階層沒有為電子證據分析工作提供充足資金,限制了構建專業知識并保持專業性的能力。申請使用聯邦經費之外的資金建立并維持電子證據分析能力,如警察局內部資金。視頻證據的質量會限制對其他分析工具的使用(如,面部識別)。說服相關部門采用更好的視頻技術,以增加可選分析技術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