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 中共鹽津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領導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學員
鹽津縣發展集體經濟的創新實踐
李曉 中共鹽津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云南省委黨?!邦I導干部綜合能力提升專題”培訓班學員
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強推集體經濟強村工程,是鹽津縣推進黨建工作項目化,實施“黨建八大工程”的重要工程之一。鹽津縣緊緊圍繞建強農村黨支部、推動強村富民,搶抓機遇、創新舉措,全面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為切實解決村集體經濟無實力,發展生產無財力,提供服務無能力,干部說話無威力,農村社會化服務功能大大削弱等問題,鹽津縣搶抓機遇,勇于創新,積極探索,破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難題,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一)大勢所趨,勢在必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目前,改革步入深水區,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為鞏固基層黨建基礎的重中之重。二是脫貧攻堅的現實需要。為實現如期脫貧,加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央從戰略層面對脫貧攻堅作出了規劃,集體經濟發展是村(社區)脫貧出列的硬性要求之一。三是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2017年,中央把推動發展壯大薄弱村、空殼村的集體經濟作為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云南省“基層黨建提升年”總體方案已將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列入重點任務加以明確。四是省、市工作安排部署的明確要求。2017年,云南省委組織部、省財政廳、省農業廳和省扶貧辦四部門聯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廣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的通知》,省委、市委多次專題研究集體經濟工作,安排專項資金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五是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統分結合的必然要求。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以來,農村分得多,統得少,農民各自為陣,凝聚力不強,自身發展動力不足。

鹽津縣委書記李曉給培訓班學員講解農村集體經濟
(二)自生發展,迫在眉睫。鹽津是國家級貧困縣,農村貧困范圍廣、程度深,加強縣域自生發展迫在眉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一是改變鹽津縣農村基層基礎薄弱的要求。鹽津農村集體經濟空殼村、薄弱村多,75%的村都無集體經濟收入,農村基礎薄弱,致使村總支無錢辦事,農村黨組織在群眾中威信不高,作用發揮不明顯。二是明晰農村集體資產的要求。當前,村“兩委”和群眾普遍對集體資產不清楚、不明晰,各村(社區)普遍沒有摸清家底,“兩委”和群眾對集體資產存在底數不清,產權不明的現象。三是破除農村集體資產占有分配不均衡的要求。鹽津縣農村集體資產占有分配不均衡,如一些水庫等集體資產以廉價出租、轉讓等給個別人,利益被極少數占有,群眾沒有受益,人民群眾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四是解決農村公益設施的維護維修困難的要求。目前,鹽津縣各村(社區)公益設施的維護維修緊靠財政解決,自主維護維修的能力不強。五是破題村“兩委”干部待遇過低的良策。村干部的待遇上不去,極大地制約了自生發展。
鹽津縣積極應對新形勢、新要求,勇挑重擔,大膽嘗試,“站高兩級謀思路、下沉兩級抓落實”,以強村富民為目標,采取多措并舉的策略,強推有方,齊抓共管,全面推動集體經濟強村工程,穩步實施“一改三化五統一”。
一是借鑒先進典型。鹽津縣多次組織人員到四川瀘州實地考察學習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借鑒先進典型經驗。二是強化統一領導。為增強凝聚力,形成上下合力,縣、鄉兩級成立了集體經濟強村工程領導小組,對集體經濟發展進行統一領導。三是出臺規范文件。出臺了《鹽津縣推進“一改三化五統一”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的方案(試行)》《鹽津縣村(社區)集體資產管理辦法(試行)》《鹽津縣集體經濟強村工程“一改三化”工作指導意見》《鹽津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認定辦法》《鹽津縣開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方案》和《村(社區)集體公司章程(模板)》,規范化推進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四是推進試點先行。為穩步推進“一改三化五統一”,鹽津縣確定了試點村進行先期試點,為全縣范圍實施集體經濟強村工程開好頭、鋪好路、搭好橋。五是廣泛宣傳發動。通過對鹽津縣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廣泛宣傳,廣泛發動,營造村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積極發動全縣大學生村官,設計了所在村(社區)集體公司logo標志。六是開展統一培訓。為確保各鄉鎮深入理解“一改三化”,鹽津縣由相關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統一的巡回培訓工作機制,為基層實施“一改三化”答疑解惑,消除理解盲區,切實為基層突破難點掃清障礙。七是支持多元發展。抓好產業與全域旅游結合,創新模式,多措并舉,組建各種經濟實體,打好發展“組合拳”。以村集體公司為引導,同業生產者聯合組建專業合作社、合作企業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以成員與外來業主(村集體公司以外)共同合作組建經濟實體,由業主出資,成員利用耕地、林地等資源性資產,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逐步形成村與村、鄉與鄉整體聯合,實現多元化發展。
(一)認識上有差距。領導干部和群眾對集體經濟強村工程相關工作理解還不到位,認識還不足,農村基層氛圍還不夠濃厚。部分村民和村“兩委”、鄉鎮乃至縣直一些部門及干部對此項工作重視不夠、理解不深、把握不準,對村集體公司資產登記和分類指導力度不夠。
(二)工作保障不足。一是人員不足。各鄉鎮無專職的村(社區)集體公司財會人員,兼職財會人員業務不熟、精力不濟,農村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不強。二是投入不足。用于集體經濟發展的專項項目資金不多,項目資金整合還不到位。三是協調不足。村集體經濟發展涉及部門多,部門間協調整合不足,協調機制不健全,工作還未形成合力。
(三)政策整合不夠。從目前全縣情況看,涉農項目財政資金整合到村集體公司的力度還不夠,上級財政對發展集體經濟的支持政策不明晰,村集體興辦企業不多,資產入市渠道不暢通,項目整合不足,金融機構在信貸支農、增加信貸額度、放寬抵押政策、降低信貸門檻等方面政策較嚴,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融資難。
(四)缺少發展能人。村(社區)人員少,常規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沒能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擺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和增加群眾收入上。村兩委人員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足,懂經濟、有頭腦、有闖勁的人不多,大多思想保守、觀念落后,缺乏經營能力,“等、靠、要”思想嚴重,在發展集體經濟上裹足不前,不敢先行先試,存在有資源條件不會用,有集體經濟不會管的現象。
鹽津縣將以問題為導向,正視差距、查找不足,壓實責任、補齊短板,確保集體經濟強村工程取得實效。
(一)加強培訓,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集中統一培訓力度,重點突擊清產核資、成員認定、集體公司財務規范管理等工作。通過加強培訓,進一步向基層干部群眾講清相關政策,明確發展方向,切實提高基層干部群眾的認識,打通“一改三化”理解認識的最后“一公里”。
(二)加強協調,強化保障。過財政預算、資源整合、信貸支持等措施,解決經費不足、投入不足等問題。以購買服務、選派專人、社會招聘等形式,迅速組建村集體公司專職財務人員隊伍,規范村集體公司財務管理。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強化部門之間協調統籌,形成合力,切實發揮團隊作戰的最大效用。
(三)健全機制,廣納賢才。著力健全機制,在改善各村(社區)發展環境上下功夫,積極探索聘請社會能人進入村集體公司擔任職業經理人,對公司運作實行專職管理,為集體公司發揮最大效益提供人才保證。
(四)政策扶持,暢通渠道
著力解決村集體公司在稅收、貸款、產權辦理、財政補貼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制定相關扶持辦法,切實打通村集體公司的發展通道。
(五)壓實責任,強化督導
通過召開集體經濟強村工程推進會等方式,著力建立健全專項責任落實體系,與基層黨建、綜合目標任務等考評并軌,進一步明確目前,壓實責任。建立專項督導機制,狠抓督促落實。
借力攻關引蝶變,齊抓共管正當時。鹽津將繼續擼起袖子,牽住集體經濟發展這一“牛鼻子”,借力先進典型,搶抓機遇,確保全縣集體經濟發展出成效、出特色、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