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天元
輪胎說
———大班體育活動︽同心協力︾課例
文 徐天元




【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輪胎是幼兒常見的材料,活動時幼兒也喜歡去玩輪胎。為了提高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增進大小肌肉的協調能力,這一次我沒有使用汽車輪胎,而是嘗試使用自行車輪胎,其輕便的特性能玩出很多花樣,于是我創設了《同心協力》這節游戲課,要求幼兒按照一定的規則,探索輪胎的各種玩法。在體驗與同伴一起進行體育運動的快樂時,也能大大增強孩子的規則意識,提高活動時的自信心。
【活動名稱】
大班體育活動:同心協力
【活動目標】
1.在玩自行車輪胎中鍛煉腰部力量和前庭平衡。
2.在提高游戲中協同配合,共同行動的能力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行車輪胎、音樂。
【活動過程】
1.帶幼兒站于輪胎內,教師以騎自行車去游樂場游玩導入活動。
2.伴隨音樂帶領幼兒模擬騎自行車上坡、下坡、加速、轉彎、過山洞、跳石塊等。
(開始部分教師利用“游樂場”的游戲,一下子吸引住了幼兒的眼球,引導幼兒騎著自行車和我一起把輪胎抓著,往上騎,往下俯沖,加速時跑得快,轉彎時轉一圈,過山洞俯下身子,跳石塊時雙腳跳。之后教師提出要帶孩子們去游樂場玩一玩,幼兒頓時產生了要玩的心理。)
1.幼兒兩人一個輪胎坐小船,手不扶輪胎,雙手劃槳,嘗試劃小船,教師觀察幼兒玩法。
2.請合作較好的幼兒作示范,介紹小船劃得穩的好方法。
3.引導幼兒討論:
手不扶輪胎,有什么好辦法讓小船開得穩穩的?
4.用同伴的好辦法再次嘗試“劃船”,提醒幼兒手不能扶或夾住輪胎,兩人相互配合。
5.分組讓幼兒進行劃船比賽。
(這個環節,教師采用兩人合作的游戲形式,讓幼兒探索兩個人玩輪胎該怎么玩,這一部分鍛煉的是幼兒的腰力,起初孩子們玩時輪胎都會滑落下來。后來有的孩子肚子往前頂,另一個腰往后靠。后來有的孩子前后把輪胎撐起來。也有的孩子左右并排把輪胎撐起來。期間要不停提醒孩子手不能扶輪胎。)
1.幼兒兩人在輪胎內并排站立,舉起小鉗子模仿螃蟹。
2.幼兒嘗試開螃蟹車,開車時手不扶輪胎。
3.引導幼兒討論:什么時候螃蟹車最容易掉下來?停或改變方向時有什么好方法不讓螃蟹車掉下來?
4.嘗試用同伴的方法聽口令開螃蟹車,教師運用快慢的口哨聲,大幅度和小幅度的手勢指揮左右開車。
(給予幼兒自主探索的時間,老師只是提醒幼兒螃蟹是側著走的,講究兩人之間的默契合作,要同時往一邊走。)
1.聽游樂場里傳來什么聲音?我們一起玩一玩旋轉木馬吧!
2.嘗試兩人一個輪胎在原地玩旋轉木馬,不用手扶輪胎,讓木馬轉得又穩又漂亮,教師觀察幼兒玩法。
3.請有創意的幼兒作示范,介紹合作玩旋轉木馬的方法,讓幼兒交流并提升經驗。
4.嘗試用同伴的好方法穩穩轉5圈,提醒幼兒手不扶輪胎,相互配合。
5.進行旋轉木馬競賽。
(旋轉木馬難度更高,輪胎很容易掉落,所以第一次探索時孩子身體都很緊繃,撐著輪胎,腰部那一塊不敢亂動,貼著輪胎旋轉,生怕掉下來。第二次探索時有的孩子敢原地旋轉了,轉的同時手不扶住,仍舊講究合作。)
1.幼兒在輪胎上隨音樂放松。
2.幼兒隨音樂開著小車離開活動場地。
【回顧與分享】
廢舊的輪胎看起來并不起眼,但對于孩子的來說卻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它可玩、可創造、可躲藏,能帶給孩子極大的樂趣。素質教育的重點之一是孩子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此次活動中,我用手中的廢舊輪胎,讓孩子創想出各種不同的玩輪胎方式,啟發他們的發散性思維,起到“一物多玩”“一物多用”的效果。在富有創造性的游戲情節中,幼兒也同樣感受著這樣一種熏陶。
在本活動中,幼兒玩的興趣非常高,認真快樂地玩著輪胎,由于這個游戲是幼兒第一次玩,他們的興趣一直很高,他們在玩中不斷地摸索著新的玩法,在整個過程中,他們的思維不斷地運作,并做出相應的動作,也能維持幼兒的興趣、注意力。直到活動結束后,幼兒還意猶未盡呢!邊走回教室邊說:我下次還要玩輪胎!因此,本活動從整體上達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個幼兒都能愉快地參加完游戲。
在開展活動前,我先運用談話法,用神秘的語氣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成功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后,我又很自然地拿出輪胎,引導幼兒觀察輪胎。有了先前一系列的鋪墊,孩子們認真快樂地探索輪胎的玩法。在輪胎的指引下,幼兒的注意力一直很集中,每個幼兒都想盡辦法玩著輪胎,活動效果非常好。
《綱要》指出: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愉快、主動、大膽、自信、樂于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在活動中教師應該給幼兒創設良好的表現機會。抓住教育契機,鼓勵幼兒,給幼兒信心。本次活動之所以能很好地完成活動目標,我覺得是因為采用直觀教學正好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因為,輪胎的具體形象不僅便于幼兒能較快地認識輪胎,并想出輪胎的各種玩法,也能維持幼兒的興趣和注意力。再加上老師時而神秘,時而激勵的語氣引導,孩子們在活動時就顯得意猶未盡了,直到活動結束后,孩子們還手舞足蹈地邊走回教室邊和同伴交流我是怎么玩輪胎的,我下次還要玩!整個活動雖然沒有花哨的環節,沒有過多的道具,卻讓孩子們玩得那么盡興,我認為,只要老師用心,多多考慮孩子的需要,給予幼兒大膽、自信的機會,哪怕是用普通的材料亦能組織出精彩來!
【童心解讀“哇時刻”】
以往的活動都是教師為幼兒設計好的,而在“一物多玩”活動中,我讓幼兒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在活動中,多數采用幼兒示范自己的模式,教師參與輔導,然后幼兒模仿學習,這樣能激發幼兒參與表演的欲望,在探索與別人不同玩法的同時,使幼兒思維活躍。
良好的環境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對活動的效果也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在“一物多玩”的體育活動中,我始終以鼓勵、贊揚、肯定的語言來緩減幼兒的壓力,減少幼兒的恐懼和自卑心理,活動中將優美的音樂貫穿始終,使幼兒在美妙的樂曲聲中快樂地游戲。
【教育建議】
體育活動最直接最核心的價值是:增強幼兒體質,促進其身心健康。體現在《指南》中的“動作發展”這一部分,“利用多種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鉆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幼兒教師都會設計一些活動來發展幼兒各種運動能力,然而,在實施過程中往往發現一些偏差和過度的現象。
本次活動設計考慮到幼兒活動宜動緩交替,不但促進幼兒全身體能的增強,而且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幼兒的情感體驗活動以“自由探索——幼兒示范——重點練習——分組比賽”的教學模式出現,反映了體育教學的活動規律。從小處分析,教師時時刻刻都注意把幼兒放在主體的位置。熱身時的生生互動游戲、基本部分時的自由嘗試玩法、選擇玩法自由討論,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將會得到非常好的體現。
一物多玩,體現運動器械的多功能性。一只廢舊的輪胎,其功能被開發得淋漓盡致,在活動的每一環節都充當著不同的角色。游戲開始是騎自行車,然后是劃船、螃蟹車、旋轉木馬等等,在豐富多樣的輪胎活動中,輪胎的靈活運用不斷激發著幼兒的活動興趣,調動著幼兒的創想熱情,幼兒身體的靈活協調能力將得到提高,肢體的力量將增強,運動感知覺也將得到有效的發展。
(江蘇省無錫市愛爾藝術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