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薛
親子情濃家園樂 果墜枝頭香自遠
——淺談中西方特色節慶活動中家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文丁薛
節日是對幼兒進行優秀文化教育的自然契機,節慶活動也是對幼兒進行文化教育和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并成為蘊涵豐富教育內容的有效載體。家長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應特別重視家庭教育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使家長切實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共同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
幼兒園;節慶活動;家長資源;開發

在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當今時代,節慶活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幼教界,從理論到實踐均有不少學者、教師就節慶活動與幼兒教育的結合進行相關研究和探討,挖掘節慶活動所蘊含的教育價值,進一步豐富幼兒園教育資源,促進幼兒園特色發展。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家庭教育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使家長切實參與到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中來,共同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那么,如何合理利用家長的資源呢?如何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呢?如何鼓勵家長主動參與我們的節慶活動呢?筆者就此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
(一)增強家庭親子氛圍
我園根據課程內容和教學內容的設定,選擇了一些具有中西方文化代表性的節日,其中有中西方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圣誕節、復活節、萬圣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雖然都有各自的來歷與風俗,但都充滿著愛,崇尚家人的團聚與和諧,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愿望。
因此,我們在開展中西方節慶特色活動時,應根據每個節日的風俗特點,利用家長資源在園內外開展各種形式的家園互動活動,不僅讓家長和幼兒感受團圓、和諧、快樂的節日氛圍,更能有效地促進親子之情。如在“粽葉飄香”活動中,可以鼓勵孩子與家長共同包粽子,扣絨線;在圣誕節時,幼兒和伙伴們表演節目、相互贈予禮物等。這些活動,都充滿著溫情與快樂。
(二)便于節日活動中所用材料、信息的收集與準備
各個節日都有其特有的來歷、起源、風俗,節慶的方式方法也各有特點,其中的信息量大、涉及面廣,因此,豐富的材料準備是幼兒園節慶活動開展的前提與保證。而在一些材料的收集上,僅僅靠老師或者幼兒園的力量是完全不夠的,因此我們需要充分發揮家長資源幫助我們收集到與節日有關的信息和物質材料,使活動順利進行。如在“快樂復活節”活動中,幼兒在家長的協助下,了解了復活節彩蛋和復活節兔子的傳說、來歷等,收集和制作了各種各樣的復活節兔子、復活節彩蛋,感受到了復活節春意盎然、充滿生機的節日意義。在家長的支持下,豐富的資源、豐富的活動讓幼兒對節日有了真切的感受。
(三)增強幼兒對節日的全面體驗
不同的節日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如春節拜年、討壓歲錢、掛春聯;中秋節賞月、品嘗月餅及豐收的果實;萬圣節裝扮鬼神、不給糖就搗蛋等。可以看出,有些節慶活動有的在白天進行,有的在晚上進行,有的是社會活動,有的則是在家中和家人的活動。可見,幼兒園單方面的節日慶祝活動承載不了節日活動的全部內涵,無法代替家庭、社會在節日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才能使幼兒園的節日活動延伸到家庭與社會。
在節慶活動中,我們要合理開發和利用家長資源,建構良好的生態互動關系,從而有效促進教師、家長和幼兒的共同成長。
(一)建立“節慶活動家長資源庫”,開發豐富的活動資源
建立家長資源庫,挖掘各種節日活動可利用的資源,并不斷進行更新,是幼兒園開展節日活動的一項重要保證。在每一次的節慶活動之前,老師會做好充足的準備,首先我們會提前發布幼兒園節慶活動的相關信息,其次我們鼓勵家長朋友填寫《節慶活動家長資源調查表》,了解家長的相關信息,充分挖掘家長在節慶活動可提供以及可利用的資源,同時盡可能地拓展家長的資源,包括家長的親朋好友等。最后,老師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類,篩選出有價值的資源納入到我們的節慶活動中來。
(二)開展“中西方特色節慶”活動,加強家長對節日文化的全面認識
在開發、利用家長資源的同時,應增強家長對不同節日文化的了解與認識。他們只有對節日的意義理解透徹,充分挖掘節日的內涵,才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節慶活動中。于是,在節慶活動前,幼兒園會通過家園之橋、網站、微信等各個渠道宣傳相關的節日信息,讓家長朋友對節日有個明確的認識,進而在家庭中向幼兒傳達相關的節慶節日信息。
(三)開展“家園心連心”活動,完善并確保節慶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利用家長資源開展節日活動中,不同家長的年齡層次、文化素質、理解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差別。此時,教師不僅是活動開展的發起者、組織者與參與者,更要發揮在家園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針對不同情況、不同人員給予具體指導。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對家長進行“跟進式”的指導,通過“家長園地”“溫馨小貼士”的形式具體介紹每次活動的時間、流程及需要配合的方面和要求等。同時,我們也希望家長能給予一些反饋,如內容、形式是否合適或需要調整,時間安排是否恰當,還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以及活動中幼兒的狀況等,最終讓家長成為節慶活動開展的參與者、組織者。
(一)家園親子活動
在感受節日所表達的團圓、親情、和諧的過程中,家長參與的親子活動是無可代替的環節。因此,我們根據每個節日的不同特點,利用幼兒園、社會、大自然等各種資源,分別邀請不同的家庭成員參與到幼兒園的節慶活動中來。例如:三八婦女節我們邀請媽媽或者奶奶或者外婆參與到活動中來,參加我們的親子體育游戲,如“我給媽媽洗洗腳”等活動,增強了幼兒對媽媽(外婆、奶奶)的喜愛和關心的情感。
(二)家長助教活動
所謂家長助教,是指根據幼兒園活動的目標、內容的實際需要,有計劃地邀請具有某種職業或專業、技能優勢的家長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協助教師更好地實現活動目標。如:在萬圣節活動中,幼兒對各種各樣的南瓜燈產生了興趣。于是,一位廚師家長帶來了制作南瓜燈的各種材料、工具等,一邊講解一邊操作,現場為幼兒制作了南瓜燈,最后還讓幼兒進行了小小的嘗試,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家庭節日活動
家庭是幼兒成長的主要環境,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在幼兒園開展的民間節日活動中,家庭節日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因為那種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家庭氛圍是幼兒園不能給予的。只有把幼兒園節日活動和家庭節日活動有機結合、相互補充,使家園合作成為一種雙向互動的活動,才能讓幼兒擁有更加完整而全面的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具細微的任務。”中西方特色節慶活動更需要幼兒園與家庭、社會的有機結合。作為教師,我們必須統整各方資源,形成教學合力,讓幼兒在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中,在多渠道的參與下,增強對節日文化的了解與感受,讓節日文化深深地扎根于幼兒的心田,并一直傳承下去。
(江蘇省連云港市機關幼兒園)
[1]李燕.幼兒園節日教育行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2]曾莉.幼兒園多元文化啟蒙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姜艷秋.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兒園中外傳統節日活動實施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4]李瑩.幼兒園家長資源開發的現狀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