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興容 林楠 高靜
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對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效果的影響
曹興容 林楠 高靜
目的 探討降階梯思維聯合現狀、背景、評估、建議方案(SBAR)對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效果的影響。 方法 本研究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本院急診科收治的218例老年病人,接受SBAR方案的病人為對照組,接受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的病人為觀察組,每組109例,比較2組急診科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接時間和交接質量以及病人的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護士的尋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認知成熟度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2組護士的開發思維、思維自信心以及求知欲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交接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交接過程發生問題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病人滿意的比例以及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 結論 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應用于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縮短交接時間,提升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接質量以及老年病人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降階梯思維; SBAR方案; 老年人; 急救; 病房轉接
臨床上,為了避免錯誤的程序,減少錯誤手術的發生率,標準化的治療程序越來越受到醫師以及工作人員的重視。根據國際醫療衛生機構認證委員會的研究,標準化的交接程序可以顯著提高交接質量,減少交接過程安全隱患的發生[1]。SBAR[situation(現狀), background(背景), assessment(評估), recommendation(建議)]方案屬于一種有效的溝通、交接方案,已經得到歐洲許多國家的廣泛應用[2]。目前,老年病人的急救治療越來越受到關注[3],為了提升老年病人的急救-病房轉接的應用效果,本研究將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應用于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的過程中,并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在本院急診科收治的218例老年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7例,女101例,年齡61~84歲,平均(70.4±6.9)歲,疾病分布情況為腦血管疾病病人57例,冠心病病人52例,消化道出血45例,心力衰竭30例,車禍22例,有機磷中毒7例,其他5例。選取工作年限≥3年護士36名,平均年齡為(30.2±5.2)歲,主管護師10名,護師17名,護士9名。本研究通過本院的倫理委員會審查同意。
1.2 納入標準 所有病人均>60歲;所有病人神志清醒,且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愿;所有病人均不伴隨腫瘤等重大疾病;所有病人的臨床資料齊全;所有病人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并對本研究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排除伴隨腫瘤病人;排除合并嚴重慢性疾病病人;排除臨床資料不全的病人。
1.4 方法
1.4.1 分組方法: 2014年1~12月接受SBAR方案的病人109例為對照組,其中,男55例,女54例,年齡60~84歲,平均(71.5±6.3)歲,疾病分布情況為腦血管疾病病人27例,冠心病病人27例,消化道出血24例,心力衰竭16例,車禍10例,有機磷中毒3例,其他2例;2015年1~12月接受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的病人109例為觀察組,男62例,女47例,年齡61~84歲,平均(69.3±6.7)歲,疾病分布情況為腦血管疾病病人30例,冠心病病人25例,消化道出血21例,心力衰竭14例,車禍12例,有機磷中毒4例,其他3例。2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4.2 急救-病房轉接方法:對照組首先設計急診病人的交接單,所有的項目均設計在一頁中,均采用直接打勾或者填空的形式進行描述。具體實施方法分為5個步驟,依據 SBAR模式,實施順序為S、B、A、R,具體為(1)了解病人一般狀況(S),包括病人的科室、床號、診斷、護理級別等信息,并對病人的一般資料進行溝通,填寫轉出交接單;(2)了解病情相關資料(B),了解病人的病情、治療的情況、相關檢查的資料以及相關的處置等信息;(3)評估病人情況(A),負責護士與病人進行溝通,評價病人的心理以及生理指標,并參照本院設計的交接單,逐條進行評估,并通知家屬,并提醒其注意事項;(4)治療和處置建議(R),對病人問題處理的建議;(5)交接,交接過程需要急診科護士、病人、以及主管醫生三方均在場的情況下進行交接,并需要三方在場的情況下進行轉移至相關的病房,并與責任護士進行面對面的交接,核實交接單并簽字。
觀察組將SBAR方案的順序調整為B、A、R、S交接的順序。
1.4.3 觀察指標:記錄2組急診科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接時間和交接質量以及病人的滿意度。其中科室醫生、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采用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進行,其中包括7個維度,包括尋找真相、開發思維、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思維自信心、求知欲以及認知成熟度,每個維度10個評判項目,各維度的分數10~60分,分值越高表示特質表現越明顯。交接質量主要包含發生交接問題的發生率。滿意度的評價包含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其中滿意和基本滿意的例數和總數的比值為滿意度。兩個量表的發放以及回收均由專門人員負責,避免由于不同言語和行為對結果造成影響的情況。

2.1 2組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比較 觀察組護士尋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認知成熟度的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2組護士的開發思維、思維自信心以及求知欲評分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護士評判性思維能力的比較分,n=36)
2.2 2組交接時間和質量的比較 觀察組交接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交接過程發生問題的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2組交接質量的比較(n=109)
2.3 2組病人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病人滿意的比例以及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SBAR方案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老年病人屬于一個特殊的群體,伴隨生活能力低,耐受能力差,免疫能力弱等特征,為了更加適應老年病人的急救-病房轉接過程,本研究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應用于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的過程中,并取得了滿意的療效。
有研究報道實施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可以有效提升醫生和護士的書寫規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縮短交接時間,提高了交接質量。本研究結果也提示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應用于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的過程中可以有效提升護士的尋求真相、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認知成熟度的評分,與單純SBAR模式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可能的原因為將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應用于老年病人的護理,醫護人員首先了解病人的病情背景而不是了解病人的一般資料,首先了解重要的事情,容易牢記并使護士的思路清晰,重點更加突出,最終使得交接班顯得更加具有條理性[4-5]。而且有更加符合治療順序的表格作為依據,可以準確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以及護理要求[5-6]。在本研究中簡化了書寫記錄的時間,全部采用打鉤和填空的形式,加強了對責任護士的指導,使得年輕護士也可以較為輕松地掌握交接過程的注意事項和重點內容,從而全面提升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
研究結果提示,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可以有效提升老年病人的滿意度,原因為老年病人屬于更加需要關注、急救時間窗更短、感情更易波動的人群。在護士長的培訓以及降階梯思維的培養,護士在交接班過程中能及時發現病情惡化趨勢,并及時利用降階梯思維判斷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7],使得老年病人得到及時的救治,所以,能很有效提升老年病人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降階梯思維聯合SBAR方案應用于老年病人急救-病房轉接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縮短交接時間,提升護士的評判性思維能力、交接質量以及老年病人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
[1] 范志紅,趙輝,嚴芳琴,等.降階梯思維導入SBAR模式在急診、ICU病人交接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5,29(7):2367-2369.
[2] 韓春香,范志紅.降階梯思維導入SBAR模式在急診、ICU單元間患者運轉交接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5,15(z1):55-58.
[3] 焦薇,胡世俊. 老年呼吸衰竭合并低血容量患者氣管插管前行快速補液的護理觀察[J]. 實用老年醫學,2014, 28(5):434-437.
[4] 郭麗華,馮海珊.降階梯思維法在EICU新護士應急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2):1675-1677.
[5] 蔣欣,王芳,黃云娟,等.改進式 SBAR 床邊交班模式在胸科 ICU 應用的效果研究[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5,10(3):243-246.
[6] 高燁, 吳夢茹, 梁歡, 等. 降階梯思維在青年醫師及進修醫師急診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西北醫學教育, 2015, 23(3): 535-536.
[7] 黃翠青, 黃霜霞, 楊小蘭, 等. 培養急診分診護士的降階梯思維模式提升優質護理服務[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3, 10(14): 74.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de-escalation thinking and SBAR strategy on emergency-ward switching in elderly patients
CAOXing-rong.DepartmentofEmergency;LINNan,GAOJing.
DepartmentofOrthopedics,GuanghanPeople’sHospital,Guanghan6183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de-escalation thinking and SBAR(situation, background, assessment, recommendation) on emergency-ward switching in elderly patients. Methods 218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receiving SBAR strategy were enrolled as control group, and the patients receiving de-escalation thinking combined with SBAR strategy were enroll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10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nur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the transfer time and transfer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bility in seeking truth and analytical skills, systematic ability, recognition knowledge maturity scores of the nur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The nurses of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thinking, thinking self-confidence and thirst for knowledge score. The transfer time and the transfer events were lower, whil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De-escalation thinking combined SBAR scheme applied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emergency-ward transfer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transfer time, enhance the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of nurses, transfer quality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escalation thinking; SBAR scheme; aged; emergency; ward transfer
618300四川省廣漢市,廣漢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曹興容);骨科(林楠,高靜)
R 47
A
10.3969/j.issn.1003-9198.2017.07.030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