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福宏
(河南省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安陽 455000)
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影響
石福宏
(河南省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安陽 455000)
目的:探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1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血清hs-CRP水平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超敏C反應蛋白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經治療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仍呈進行性發展、加重,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致殘、致死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及生存質量。阿司匹林是臨床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常用藥物,可通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具有一定局限性,且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現象,效果不甚理想[1]。本研究采用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1例,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0~70歲,平均年齡(53.28± 9.17)歲。觀察組:男26例,女15例;年齡41~68歲,平均年齡(54.31±9.1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血壓、保護腦細胞、改善腦循環、控制血糖等常規治療。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國藥準字H20065051)口服,10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氯吡格雷(國藥準字H20120035)口服,75 mg/次,1次/d。兩組均持續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1)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判定標準[2]:用藥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可自理日常生活,病殘程度為0級,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較治療前減少90%以上,為治愈;用藥后患者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病殘程度為1~3級,45%≤NIHSS評分減少≤90%,為顯效;癥狀有所好轉,18%≤NIHSS評分減少<45%,為好轉;患者臨床癥狀加重或無改善,NIHSS評分減少不足18%或增加,為無效。總有效=好轉+顯效+治愈。(2)采用全自動免疫分析儀(日立,7180),以免疫比濁法測定比較兩組患者血清hs-CRP水平。(3)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較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較(mg/L,±s)

表2 兩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比較(mg/L,±s)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1 40 t P 8.09±4.07 8.01±4.17 0.087>0.05 3.49±2.62 6.21±3.43 4.017<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出現顱內出血1例,腹部不適2例,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76%(4/41);對照組出現腹部不適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0%(2/40)。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發病率約占腦梗死總患病率的12%~42%,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3]。其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腦動脈粥樣硬化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此外還與高血壓、高血脂、高纖維蛋白原等腦外因素及腦部因素等相關,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因此,如何選取合理有效的藥物抑制血小板聚集,控制病情進展,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降低致殘、致死率已成為神經內科研究重點。
阿司匹林是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阻滯血小板聚集,降低環氧化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達到抗血小板聚集目的。蔣慧[5]研究發現,氯吡格雷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應發生率僅為5.17%。氯吡格雷為噻吩吡啶類衍生物,具有較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于肝內轉換成活性代謝產物,通過不可逆選擇性結合二磷酸腺苷受體,阻滯糖蛋白受體與纖維蛋白原結合,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同時,還可穩定粥樣斑塊,阻滯斑塊中巨噬細胞增殖及遷移,抑制內膜增生,緩解炎癥反應,降低血清hs-CRP等炎癥因子水平,減少或避免缺血性事件發生。此外,氯吡格雷起效快,口服后1 h內即可達到血藥濃度峰值發揮抗血小板、抗炎癥作用,且該藥半衰期短,藥物毒副作用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血清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邱麟,高正偉,羅志娟,等.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hs-CRP水平的影響[J].臨床軍醫雜志, 2015,43(10):1043-1045
[2]徐大飛,李凱,陳海波.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4,20(16):28-32
[3]朱建忠,楊斌,孫楊,等.丹參多酚酮酸鹽對老年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hs-CRP、血液流變學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13):2500-2502
[4]朱林,王治國,王樹楨,等.低分子肝素鈣聯合氯吡格雷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6,33(2): 280-282
[5]蔣慧.氯吡格雷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療效及血清炎性標記物的影響效果分析[J].貴州醫藥,2016,40(8):828-830
R74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24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