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霞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腫瘤科駐馬店 463000)
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改善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王文霞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醫院腫瘤科駐馬店 463000)
目的:研究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改善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接受化療肺癌患者68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比較干預前后兩組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護理滿意度評分。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社會功能、情感認知、軀體功能、健康狀況各方面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9.34±8.46)分,對照組為(73.41±7.36)分,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肺癌化療患者,能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
肺癌;化療;生活質量
近年來我國肺癌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在各種惡性腫瘤中病死率占據首位[1]。肺癌患者早期多無明顯典型癥狀,多數就診治療時已到晚期,臨床表現出咯血、胸腔積液、胸痛、憋氣等癥狀。化療為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患者化療時常因藥物不良反應影響出現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影響生活質量。因此,肺癌患者化療的同時給予有效護理干預十分必要[2]。本研究選取肺癌化療患者68例,分組研究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改善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化療的肺癌患者68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觀察組男20例,女14例;年齡41~82歲,平均年齡(63.87±10.36)歲。對照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4.12±11.23)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化療期間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并遵醫囑用藥。
1.2.2 觀察組常規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1)健康教育:針對患者不同文化程度,通過健康知識手冊、宣傳展板、電視錄像、個人指導等多種教育方法,對肺癌患者開展肺癌知識教育,糾正其錯誤認知,提高疾病認識度。(2)用藥護理:化療藥物對血管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一旦發生外滲可引發周圍組織出現疼痛、水腫,甚至壞死,靜脈穿刺時應準確把握穿刺位置,提高穿刺成功率,輸注化療藥物前后應先輸入一定量生理鹽水;另外化療藥物可刺激患者胃腸道,出現嘔吐、惡心等癥狀,因此化療前可根據患者情況,遵醫囑給予肌注胃復安等藥物緩解胃腸道不適。(3)心理護理:耐心傾聽患者主訴,積極與患者溝通,鼓勵其說出內心感受,通過鼓勵、轉移等方式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囑家屬、朋友多與患者交流,給予家庭及社會支持,樹立疾病治療信心。(4)音樂療法:病房定時播放輕松、愉悅的音樂,幫助患者平復心境,舒緩內心壓力。
1.3 觀察指標(1)采用生活質量量表(QLQC30)[3]從社會功能、情感認知、軀體功能、健康狀況等方面評定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生活質量越好。(2)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從護理態度、責任心等方面評估兩組患者干預后護理滿意度,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說明患者對護理越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干預前,兩組社會功能、情感認知、軀體功能、健康狀況各方面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社會功能、情感認知、軀體功能、健康狀況各方面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QLQC30評分比較(分,±s)
時間組別n社會功能情感認知軀體功能健康狀況干預前觀察組對照組34 34 t P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34 34 t P 51.57±12.67 50.49±11.59 0.367>0.05 63.42±10.03 56.68±9.89 2.790<0.05 62.68±12.64 63.63±13.58 0.299>0.05 78.68±11.73 71.35±10.46 2.720<0.05 54.87±9.23 55.11±10.45 0.100>0.05 73.67±11.73 67.03±10.62 2.447<0.05 30.56±8.36 31.62±9.42 0.491>0.05 46.93±10.73 35.56±8.58 4.826<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分,±s)
指標觀察組(n=34)對照組(n=34)tP護理滿意度評分89.34±8.4673.41±7.368.284<0.05
傳統常規癌癥護理往往只關注疾病本身,對人文關懷不夠重視,護理過程中多依據以往臨床經驗展開被動的、程式化的護理干預,忽略、淡化癌癥患者心理因素對疾病造成的影響,使其悲觀、煩躁等負性情緒無限擴大蔓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4]。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療護理模式發展及推廣,人性化護理干預在肺癌患者護理中逐漸得到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提倡以病人為中心,深化護理工作中維護健康、關愛生命、救死扶傷等人道主義精神[5]。本研究將人性化護理應用于肺癌化療患者中,通過健康教育使其對肺癌有正確的認識;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用藥情況,及時發現惡心、嘔吐、藥液外滲等不良反應,及早做出應對措施,減輕患者軀體上的不適感;心理護理、音樂療法可緩解患者焦慮、煩躁等情緒,舒緩心理壓力,促進患者用積極向上的態度面對疾病,樹立生活信心,進而提高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社會功能、情感認知、軀體功能、健康狀況、護理滿意度各方面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干預應用于肺癌化療患者,能明顯改善其生活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一定推廣價值。
[1]馬方.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2):237-240
[2]梁淑玲,楊紅梅.護理干預對同步放化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0):55-57
[3]鄭建榕,王健,李佳謙,等.心理干預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負性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5,22(11): 1402-1405
[4]徐琪,鄭貿根,趙艾君,等.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對于提高老年肺癌患者生存質量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2013,33(22):5706-5707
[5]楊飛霞,郝麗瓊.全程護理干預對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4,27(6):276-279
R4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103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