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功耀
(河南省嵩縣中醫院麻醉科嵩縣 471400)
研究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效果
孫功耀
(河南省嵩縣中醫院麻醉科嵩縣 471400)
目的:探討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觀察組應用瑞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對照組應用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比較兩組患者OAAS評分、各時間指標情況及血流動力學變化。結果:兩組拔管、蘇醒及手術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OAA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T2、T3、T4各時點心率、舒張壓及收縮壓水平較對照組更穩定(P<0.05)。結論: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應用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更好,術中可保持患者處于更穩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屬于較為常見的微創手術之一,但手術麻醉時間容易受患者氣腹、體位等影響,增加并發癥或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不合適的麻醉也可導致患者術后清醒時間延長,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傷害[1]。為提高麻醉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研究對34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應用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進行麻醉,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68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4例。觀察組女13例,男21例;年齡29~64歲,平均年齡(46.7±17.3)歲。對照組女14例,男20例;年齡30~65歲,平均年齡(47.1±17.1)歲。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經CT或超聲等檢查確診,有不同程度的發熱、上腹痛、黃疸等癥狀。排除標準:有藥物濫用史,近期使用鎮靜劑,心、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以及溝通障礙患者。
1.3 方法術前,所有患者均肌內注射阿托品(國藥準字H42021160)0.5 mg;麻醉誘導選用依托咪酯(國藥準字H32022379)0.1 mg/kg與咪唑安定(國藥準字H10980025)0.8 mg/kg;常規進行氣管插管并將通氣頻率維持在12次/min,通氣量8~10 ml/kg[2]。對照組選用芬太尼(國藥準字H42022076)5 mg/kg與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84531)2 mg/kg進行維持麻醉,觀察組選用瑞芬太尼(國藥準字H20143314)1 μg/kg與丙泊酚2 mg/kg進行維持麻醉[3~4]。
1.4 療效評定標準比較兩組患者在拔管時的清醒程度,使用OAA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各時間指標情況,包括拔管時間、蘇醒時間及手術時間;比較兩組患者誘導前(T1)、建立氣腹前(T2)、建立氣腹后(T3)及蘇醒時(T4)收縮壓、心率與舒張壓[5]。
1.5 統計學處理統計分析采用SPSS17.0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OAAS評分及各時間指標情況比較兩組拔管時間、手術時間及蘇醒時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OAAS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OAAS評分及各時間指標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OAAS評分及各時間指標情況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蘇醒時間(min)對照組觀察組組別nOAAS評分(分)拔管時間(min)手術時間(min)34 34 3.1±0.2 4.3±0.3*11.5±4.3 10.8±2.4 39.6±8.4 38.1±7.3 11.7±5.3 11.1±3.6
2.2 兩組術中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兩組T1時點血流動力學指標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T2、T3、T4各時點心率、舒張壓及收縮壓水平較對照組更穩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術中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術中血流動力學變化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n時間心率(次/分)舒張壓(mm Hg)收縮壓(mm Hg)對照組34觀察組34 T1 T2 T3 T4 T1 T2 T3 T4 76.7±12.4 65.5±11.2 68.7±10.6 75.2±10.3 76.4±12.2 69.3±10.5*72.5±10.3*78.4±9.6*76.7±7.8 68.8±7.3 71.4±6.9 78.7±7.5 77.2±7.7 76.4±6.8*74.3±7.2*79.5±7.3*125.7±16.5 108.6±13.2 107.5±10.9 109.8±10.5 125.7±15.9 118.4±12.5*113.8±9.7*114.3±10.2*
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腹腔鏡等微創手術已在臨床廣泛應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需要建立CO2氣腹維持操作空間,但CO2氣體的吸收可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引起不同程度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導致手術困難增加[6]。
瑞芬太尼是芬太尼中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進入人體1 min左右即可達到血-腦平衡,在血液和組織中被迅速水解,起效快,維持時間短[7]。不同于芬太尼類其他藥物,該藥可有效縮短麻醉后清醒時間,提高拔管時患者的清醒程度,利于患者預后。丙泊酚是一種新型短效靜脈全麻藥,起效快,靜脈注射后迅速分布全身,患者可在40 s內進入睡眠狀態,對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小,且恢復時間短,不良反應少[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拔管時間、蘇醒時間以及手術時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OAA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血流動力學較對照組更穩定(P<0.05)。說明二者聯合應用可有效加快麻醉效果,減少麻醉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縮短清醒時間,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該結果與曾洪友[3]觀點基本一致。綜上所述,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應用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更好,術中可保持患者處于更穩定的血流動力學狀態,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馮連秋,張樹波,夏萍,等.七氟烷或異丙酚復合瑞芬太尼在老年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麻醉效果的比較[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1): 118-120
[2]趙峰.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對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胰島素抵抗和應激反應的影響[J].山東醫藥,2013,53(29):88-89
[3]曾洪友,曾思.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輸注麻醉與瑞芬太尼-七氟醚麻醉用于腹腔鏡膽囊手術的比較[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 2010,31(1):16-18
[4]李懿,黃凝,薛張綱.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輸注全麻下腹腔鏡膽囊手術的血流動力學變化[J].中國臨床醫學,2012,19(3):280-282
[5]王曉山,葉衛東,易云飛.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麻醉療效[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8):43-44
[6]崔國軍.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靶控靜脈輸注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中臨床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1):1683-1685
[7]陳斌,張濤.依托咪酯與丙泊酚聯合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應用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4,21(2): 274-275
[8]邱耀先.丙泊酚復合瑞芬太尼靶控靜脈麻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臨床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7):1900-1901
R61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46
2017-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