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四明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外一科周口 466000)
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急性重癥膽囊炎的療效觀察
牛四明
(河南省周口市中醫院外一科周口 466000)
目的:分析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急性重癥膽囊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74例行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的急性重癥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患者手術前后血常規及肝功能情況,分析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膽囊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結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成功置入引流管保持引流暢通,臨床癥狀均在術后1~3 d內得到顯著緩解,引流膽汁顏色自墨綠逐漸轉為清亮;術后14 d白細胞計數升高、總膽紅素升高、ALT升高、AST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的患者人數均較術前明顯減少(P<0.05)。結論: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膽囊炎可在短時間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
膽囊炎;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療效
急性重癥膽囊炎是外科常見急腹癥,臨床表現為劇烈膽絞痛、發熱、黃疸等,治療方法多以開腹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主,療效較佳,但不適用于合并肺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的高齡老年患者[1~2]。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為臨床常用姑息性治療方式,可迅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同時大大降低急性期患者病死率,是合并基礎疾病老年急性膽囊炎患者的理想選擇[3]。我院將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應用于急性重癥膽囊炎患者臨床治療中,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74例行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的急性重癥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38例;年齡58~76歲,平均年齡(64.2±3.3)歲;合并高血壓26例,糖尿病2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15例,陳舊性心梗11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規給予解痙、抗感染、水電解質與酸堿失衡糾正治療。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常規進行吸氧和心電監護;行膽囊B超探查,明確病變部位、大小、鄰近器官狀況;選取右側腋前線第7、8肋間或第8、9肋間為穿刺點;術野消毒后行B超定位,麻醉方式為局部麻醉;在B超引導下,使用PTCD針緩慢穿刺,于B超監視下觀察針尖循預計路線到達膽囊后退出針芯;見膽汁流出后,抽取適量膽汁行細菌培養與藥敏實驗;將導絲沿著穿刺針進入膽囊,形成袢后退出穿刺針;沿導絲將豬尾巴引流管置入膽囊,固定導管;盡量抽盡膽汁,生理鹽水沖洗膽囊,外部接無菌引流袋持續引流。術后給予抗感染治療,并根據病情予以利膽、營養等對癥支持治療。觀察患者癥狀,體征,血象及膽汁量、性狀等。定期給予甲硝唑與生理鹽水混合液沖洗膽囊,2 d/次。
1.3 觀察指標觀察74例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情況、術后1~3 d癥狀緩解情況、引流膽汁情況。比較手術前后血常規與肝臟功能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74例患者手術情況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成功置入引流管、引流暢通,臨床癥狀均在術后1~3 d內得到顯著緩解,引流膽汁顏色自墨綠逐漸轉為清亮。
2.2 74例患者手術前后血常規及肝臟功能比較引流14 d后,引流管造影檢查提示膽囊明顯縮小,膽囊管暢通,肝內膽管與膽總管顯影,血常規檢查結果正常17例。57例血常規異常患者中,術后3個月內行手術治療52例,同時行ERCP檢查與乳頭切開取石術11例,行膽囊切除術與膽總管切開探查取石術27例,行膽囊切除術8例,長期置管6例。術后14 d白細胞計數升高、總膽紅素升高、ALT升高、AST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的患者人數均較術前明顯減少,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74 例患者手術前后血常規及肝臟功能比較[例(%)]
結石性或非結石性膽囊管梗阻是急性膽囊炎的主要致病因素,膽囊內膽汁在膽囊管梗阻后淤積在膽囊內,引發細菌感染,導致黏膜充血[4]。手術切除治療是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但對合并有其他基礎疾病的高齡老年患者治療風險較高[5]。
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種姑息性治療方法,可快速、有效解除膽囊梗阻,促使膽囊內容物有效排出,使膽囊內壓力降低,緩解炎癥反應及臨床癥狀,保障患者急性期生命安全,控制病情發展,為無手術禁忌癥患者爭取擇期手術治療機會[6]。此外,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在局麻狀態下即可進行,受創范圍小,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風險[7]。且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過程中抽取適量膽汁送檢,為術后抗感染治療選擇抗生素藥物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臨床醫生可根據細菌培養與藥敏實驗針對性用藥,提高臨床藥物應用合理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并成功置入引流管、引流暢通,臨床癥狀均在術后1~3 d內得到顯著緩解,引流膽汁顏色自墨綠逐漸轉為清亮;術后14 d白細胞計數升高、總膽紅素升高、ALT升高、AST升高、直接膽紅素升高患者比例均明顯低于術前(P<0.05)。說明對老年或合并其他基礎疾病的急重癥膽囊炎患者而言,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臨床效果顯著,可快速緩解臨床癥狀,控制病情發展,降低臨床病死率。
[1]黃曉東,徐娟,李曉旋,等.探討超聲引導下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在老年急性膽囊炎臨床應用的安全性[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 2016,18(6):451-453
[2]馬博,周京濤,楊莉,等.B超引導下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妊娠中晚期急性結石性膽囊炎[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6,25(8): 1133-1138
[3]朱應合,遠博,薛忠,等.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急性重癥膽囊炎15例[J].介入放射學雜志,2014,23(10):919-922
[4]華雙一,徐仁良,祁波,等.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高危急性膽囊炎[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3(4):479-481
[5]楊波,周文平,周小兵,等.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療老年急性膽囊炎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綜合征[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 2007,6(6):431,434
[6]張福春,丁寶玉,劉新茹.超聲引導下經皮膽囊穿刺置管引流術治療高齡急性膽囊炎患者圍術期管理[J].中國療養醫學,2014,23(9): 815-816
[7]楊亞林,徐志杰.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合并膽汁性腹膜炎的術后感染狀況分析[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1): 98-101
R657.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5.047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