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方柏
帶頭訪華
上世紀70年代初,蘇聯擴張對西歐的威脅日益突出,西歐國家掀起了同我建立外交關系新高潮,中美關系開始解凍,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得到加強。在此背景下,蓬皮杜萌發了訪華的愿望。

1971年10月,中國外貿部長白相國訪問法國。蓬皮杜總統親自設宴招待代表團。在宴會前喝開胃酒的交談中,法國前總理富爾對蓬皮杜說,“總統先生,要是您去中國,我相信,中國必定會給予最高的禮遇”。蓬皮杜風趣地回答說,“親愛的總理先生,我很樂意去。不過,不論您在北京的聲望有多高,我總得該先收到北京的邀請才行”。1972年7月法國外長莫里斯·舒曼率陣容強大代表團訪華,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接見。在談話中,毛澤東表示十分歡迎蓬皮杜總統訪華,并說接待法國總統的規格將比接待尼克松高一點。
法方原提議蓬皮杜于1974年4月來華訪問,后又突然把訪華日期提前到1973年9月。蓬皮杜急于訪華有以下原因:一是他力圖通過進一步發展對華關系,增強其同美蘇打交道時的話語權;二是通過訪問,保持法國作為西方第一個同中國建交大國的優勢地位,以免落在意大利、加拿大的后面;三是借機發展經貿關系,獲取實惠;四是身體健康原因,蓬皮杜已身患骨髓癌,全身浮腫。為避免重蹈戴高樂訪華未成身先亡的覆轍,決定不辭辛苦,爭取有生之年來華會見毛澤東和周恩來。
禮賓安排
中法雙方都為這次訪問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蓬皮杜總統在1973年6月招待外交使節的宴會上和7月舉行的法國國慶招待會上,蓬皮杜先后兩次找曾濤大使交流。同時,法方在訪問前注意營造友好氣氛。法國電視臺于7月30日和9月6日先后播放了法國人拍攝的題為“接班人”介紹我青少年的影片和長達1小時20分鐘的“愚公移山”電視片。法國文化電臺還介紹了毛澤東的詩詞和書法。高級官員對記者發表談話說,蓬皮杜總統訪問中國才是西方國家元首第一次真正訪華,尼克松訪華是為了解除兩國間的戰爭狀態,不能算數。
中方也為此訪做了充分的準備。曾濤大使于8月31日回到上海,向上海市有關領導介紹了中法關系和蓬皮杜總統的情況,以便他們做好接待工作;9月初回到北京向周恩來做了專題匯報。外交人員還向有關接待人員簡要介紹了接待法國客人應注意事項:不要問女士的年齡;對老人不要說您年紀大了,多注意身體之類的話,相反要說老人年輕,有活力;不要問客人是否吃過飯;送花不能送菊花等。
在日程安排上,馬納克大使提出,由于蓬皮杜總統身體不好,行動不便,不能多走路,也不宜長途坐汽車,改乘火車去大同云岡石窟參觀。為此,中央政府專門撥款翻修了從車站到云崗再到機場的公路。馬納克大使要求保留機場歡迎儀式,以免被人看出法國總統身體不好。但是,紅地毯要縮短,歡迎群眾要少,以便總統少走路。
最高規格
蓬皮杜一行于1973年9月11日下午飛抵北京,周恩來親自在機場舉行歡迎儀式,晚上在人大會堂舉行盛大歡迎宴會。
9月12日下午5時,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蓬皮杜總統。雙方交談得很熱烈。關于國際形勢,毛澤東指出:目前西方有一股“禍水東推”的潮流,推動蘇聯進攻中國。其實蘇聯野心很大,整個歐洲、亞洲、非洲都想拿到手。美國搞孤立主義對歐洲不利,對中國不利,中國贊成法國要求美軍繼續留駐西歐,贊成法國把英國拉住。蓬皮杜表示,中法都認為世界上有兩個經濟、軍事大國。美國開始收縮,而蘇聯在不少地方擴張。美蘇加在一起,對別國的獨立是個危險。法國的政策是,既不聯華對付美蘇,也不企圖把蘇實力推向東方……
周恩來同蓬皮杜舉行了兩次正式會談。蓬皮杜總統希望中國能購買法國的化纖設備。周恩來重申了中國對法國“同等優先”的原則,但法國的價格比別國高,希望能解決這個問題。后來經過有關方面進一步洽談,在蓬皮杜訪問結束前,雙方簽署了購買法國大型化纖設備的合同。中法兩國政府還發表了聯合公報。在商談公報時,法方不同意寫上“霸權”二字,怕因此而刺激蘇聯。在我方堅持下,蓬皮杜親自拍板同意寫上。周恩來還同意以中國政府名義贈送一對大熊貓。
高度評價
9月14日至17日,周恩來陪同蓬皮杜先后在北京、大同、杭州等地參觀。
法國新聞媒體對蓬皮杜的訪問大都做了積極報道。
12日毛澤東會見后,法國各大報紙都在頭版刊登消息,法電視臺評論說,毛澤東接見 “是蓬皮杜總統與中國革命之父的歷史性會見”,說毛澤東與蓬皮杜的談話時間比尼克松談話時間長一倍。
蓬皮杜返回巴黎后在舉行記者招待會上高度評價這次訪問。在經貿科技領域,雙方商定將進一步研究發展合作的可能性,特別是加強在石油化工、航空、機械和電氣工業的交流與合作。雙方還決定簽訂海運協定,擴大航空運輸合作。
(摘自《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