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心怡
摘 要:小微企業在融資上處于弱勢,企業“轉貸難”會導致資金鏈斷裂,造成瀕臨倒閉的困局。設立小微企業應急專項轉貸資金可以積極防范和化解小微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向符合申請條件的小微企業發放的僅用于企業解決銀行貸款轉貸資金需求的專款資金,待企業在銀行轉貸成功后,企業即時歸還政府轉貸資金,以化解企業“轉貸難”的扶持政策。)
關鍵詞:轉貸資金;小微企業;發展
2015年以來,國務院及相關部門,為促進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創新推動舉措,為小微企業發展“松綁”減負鼓勁,小微企業融資難正在得到緩解。然而眾多小微企業面臨目前經濟下行的趨勢,不同程度都遭遇到融資缺口大的問題,面臨著到期銀行貸款轉貸資金出現周轉困難的情況,如何解決小微企業在逆境中融資,如何加快小微企業在困境中突圍,已成為當前經濟領域的聚焦點和重抓手。為此,我對山西省陽泉市部分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
在民營中小微企業發展中,應急轉貸資金的設立是當下最迫切的問題:
1 小微企業轉貸資金現狀
流動資金貸款是當下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工具。但目前銀行規定貸款到期必需先還后貸。融資本是為了企業長續發展,但實施“先還后貸”意味著,企業往往要提前兩三個月就開始收縮產能,準備現金,為到期貸款做準備。而此時往往因生產、經營、資金周轉等原因,企業一時缺乏足額的還貸資金,迫不得已,小微企業為了“倒貸”,往往需要尋求小貸公司、民間借貸等途徑拆借資金,這種高成本的“倒貸”手段,已成為當前一部分小微企業不得不頻繁使用的方式,業內管這種資金叫“過橋資金”,然而為企業提供拆借資金的第三方機構往往借機收取高額利息,6分、7分的月利率是平常事。對于本就處于弱勢的小微企業難以承受。在當前實體經濟運行較為困難的背景下,急劇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導致小微企業的生存更是“雪上加霜”。
2 小微企業轉貸困難的原因
首先,中小企業自身的因素導致金融機構“恐貸”。大部分中小企業存在產權界限模糊、產權主體虛置、所有權與經營權不分、剩余索取權與控制權不明確等問題。加之陽泉市中小企業主要集中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多是依靠廉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來維持低價格而得以生存和發展,自身競爭力不強。與此同時管理人員素質不高,不守信用,拖欠銀行貸款,逃廢銀行債務,造成不良的征信記錄,都會影響企業正常轉貸。其次,銀行對小微企業的“惜貸”且放貸審核標準不合理,也是造成小微企業轉貸難的另一原因。由于我國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所有制性質的價值判斷依然存在,銀行以大企業、大項目、大資金需求為重點對象,從評價標準、風險分類、抵押條件、收費標準等方面均較少考慮小微企業及融資特點。小微企業在公開市場上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也長受到規模歧視,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小微企業融資的能力。
3 設立應急轉貸資金現實意義
小微企業在融資上處于弱勢,企業“轉貸難”會導致資金鏈斷裂,造成瀕臨倒閉的困局。設立小微企業應急專項轉貸資金可以積極防范和化解小微企業資金鏈斷裂風險,維護企業和社會穩定,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健康、平穩發展。換言之,設立小微企業專項應急轉貸資金就是政府出資設立一定數額的專項資金,依據專門的管理辦法,向符合申請條件的小微企業發放的僅用于企業解決銀行貸款轉貸資金需求的專款資金,待企業在銀行轉貸成功后,企業即時歸還政府轉貸資金,以化解企業“轉貸難”的扶持政策。根據2015年3月18日陽泉日報對陽泉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3年末,全市共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小微企業法人單位4151個,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93.3%,小微企業從業人員84413人,成為國民經濟總量的重要基礎?!皩崿F”十二五”規劃,日益壯大的小微企業是不容忽視的中堅力量。因此,支持和促進小微企業發展,政府責無旁貸。據了解,其他省市政府已有發揮政府引導作用的先例,由財政先期籌集資金,設立“應急轉貸專項資金”,且沒有一筆出現風險,相關配套政策完備,操作流程成熟,及時有效地解決了小微企業還貸難的問題,值得借鑒。
設立中小企業應急轉貸資金,不僅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打擊非法高利貸,降低企業運營成本,而且幫助相關企業解決了貸款周轉過程中的資金困難,提升資金運轉手續便捷高效,同時還大大減少企業融資的人力、財力、物力等成本,促進了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良性互動。
4 設立應急轉貸資金的建議
(一)管理機構的設定與職能設置。由財政注資引導,各金融機構具體負責組建,融資企業按融資額不低于5%的前提下自愿認繳,在確保政府引導資金絕對安全的前提下組建小微企業應急轉貸資金,幫助城市中小企業防范和化解資金鏈斷裂風險。
(二)制定完善的轉貸資金管理辦法。具有良好發展基礎,主營業務穩定,因對外提供擔保、履行擔保義務;對行業及龍頭企業,融資余額較大,在多家銀行融資,且擔保鏈復雜,易引發連鎖反應,政府因協助銀行完善轉貸資金;對主業突出且業務正常、資金周轉產生困難的企業,企業未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貸款符合續貸條件,銀行應積極出具續貸。
(三)轉貸資金設立的規模和期限。轉貸資金的規模確定應根據各地市小微企業受經濟下行影響程度及政府財政實力而定,綜觀其他省市,轉貸資金基本維持在1-10億的規模;期限一般為轉貸資金開立之日起一年內,若有需要可通過相關程序進行延長。
(四)建立轉貸資金嚴格的監督機制。建立轉貸資金使用的透明制度,施行管理機構組成人員的多元化,嚴格實施企業轉貸資金申請、審核、審批每個環節,確保轉貸資金流向最需企業。建立每筆轉貸資金使用的詳細檔案,由金融辦全程監督應急資金流轉情況,確保資金運轉安全,貸款銀行切實履行資金賬戶監控職能。
參考文獻
[1]李贊平,淺析我國融資擔保業當前存在的問題[J]商場現代化,2015(15):172
[2]劉健,融資擔保行業規范發展及風險防范問題淺析,[J]吉林金融研究,2015(7):36-39
[3]顧海峰,金融支持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機理性建構研究,[J]上海金融,2010(5)
[4]李一兵,2017陽泉市政府工作報告,陽泉日報,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