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祖恩

摘 要:為研究污水處理工程成本控制影響因素關系,以貴州某污水處理廠建設為研究對象。首先,按照準備、施工和竣工三個階段篩選出9個影響因素。然后,運用DEMATEL方法分析。最后,通過計算結果表明,施工階段和準備階段是貴州興發污水處理項目成本控制的直接原因,工期進度和組織協調是施工階段中影響污水處理項目成本控制的最重要因素;準備階段的工藝方案、建設規模和竣工驗收也是污水處理項目成本控制過程中的重點控制對象。
關鍵詞:污水處理;成本控制;影響因素;DEMATEL
1 引言
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具有周期長、專業性強和復雜性等特點,它給水治理帶來了發展。但是伴隨著新技術和新設備不斷地被引進,使項目產生投資過快、成本過高的問題。因此,成本控制就變得尤為重要。只有降低項目成本,施工企業才能夠在競爭中保持優勢。
項目成本控制指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根據事先制定的成本目標,對項目日常發生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按照一定的原則進行控制[1]。王菊[2]等學者使用數量化理論與線性規劃理論對各種類型污水投資總費用進行計算,并加以綜合分析得出總投資費用。黃煒[3]等科研人員對一級水處理裝置進行數學模型探討,研究表明調節池平衡水位和進水量的平方成正比例關系。王巖[4]以吉林省遼源市污水處理公司為例分析了現代污水處理廠建立成本控制機制的要點。還有部分學者從局部詳細分析了某個具體因素對于成本控制的影響。
上述研究為成本管理研究提供了參考,然而較少考慮到成本控制影響因素間復雜的交互耦合關系。因此,筆者通過文獻綜述和訪談評議,歸納出成本控制影響因素,然后運用DEMATEL分析模型,識別主要影響因素和因果關系,以期為制定成本控制提升方針和策略提供依據。
2 DEMATEL分析模型
2.1 成本控制影響因素提取
本文以貴州某污水處理廠建設為研究對象。結合文獻分析和專家評議,成本控制影響因素在準備階段為建設規模C1、設計標準C2、工藝方案C3;施工階段工期進度C4、組織協調C5、施工安全C6、材料設備C7;竣工階段為竣工驗收C8、審計規范C9。
2.2 DEMATEL計算過程
DEMATEL法[5]能通過建立各因素之間的直接影響關系程度來確定各因素的影響度和被影響度,進而計算各因素在影響因素系統中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側重對影響因素的影響大小和中心程度的劃分。
(1)構建初始化影響矩陣
首先由被查者對問卷中成本控制影響因素兩兩之間的直接影響關系進行評價。若集合中Ci對Cj有直接影響,則填寫“1”,若無,則填寫“0”。然后對收集問卷進行計算賦值,獲得直接影響矩陣T。賦值標準為:1%以下的調查者認為Ci對Cj無影響,則標度為0;1%-33%的調查者認為影響程度低則標度為1;34%-67%的調查者認為影響程度較高,則標度為2;67%以上的調查者認為影響程度很高,則標度為3。
(2)直接影響矩陣標準化
, (1)
(3)計算綜合影響矩陣
,I是單位矩陣 (2)
(4)確定影響度R、被影響度C、中心度M和原因度N
(3)
3 影響因素結果分析
3.1 測算影響因素作用關系
組織成本管理研究專家、施工管理人員對該項目成本控制9個影響因素關系進行評議分析,按照賦值標準,構建因素間的直接影響矩陣如下表1。對矩陣T標準化處理,依據式(2)獲得綜合影響矩陣Z(限于篇幅,不再列舉),根據公式(3),計算結果見表2。
3.2 影響因素關系闡釋
分析表明施工階段B2和準備階段B1是該項目成本控制的直接原因,而工期進度C4和組織協調C5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同時,工藝方案C4、建設規模C1和竣工驗收C8也是重點控制對象。通過實際情況研究,主要因素的排序和選取符合該項目建設過程中成本控制的重點。因此,DEMATEL分析模型的評定結果可以接受。
4 結論
在文獻歸納專家評議分析的基礎上,構建DEMATEL分析模型,識別出影響因素間的關系和主要因素。但是缺乏對污水處理項目成本控制措施的探討,這將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劉瑞.淺談工程項目成本管理[J].石化技術,2015,11:251-252.
[2]沈云新,唐耀武.Orbal氧化溝的評價與改進設想[J].化工給排水設計,1998,(4):23-27.
[3]Rusten B,Eleassen H.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 for nutrient removal at small wastewater.
[4]王巖.建立污水處理系統下的成本控制機制[J].商場現代化,2010,(21):128-129.
[5]Wen Hsien Tsai, Wen Chin Chou. Selecting management system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MEs: A novel hybrid model based on DEMATEL, ANP, and ZOGP[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2): 1444-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