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歟
[摘 要]加強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費用,是企業管理的關鍵,可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文分析了成本管理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討論了企業成本控制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同時提出了降低企業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2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054-01
一 成本與成本管理的含義
企業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組織,必須擁有足夠多的資源,是其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長久立足就需要資源的不斷累積,即實現投入和產出的正向增長差來實現,這就要求企業最大限度的節能降耗,提高產出效率,這也就決定了成本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意義和作用。
成本和成本管理兩者是辯證統一,相輔相成的。成本是成本管理的對象,成本管理則是手段。成本是企業為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全部費用,是為獲取一定經濟利益所付出的代價,是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耗費的資金的總和。成本最終要從企業的收入中得到補償以維持企業的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所以成本是資源的耗費;控制成本,意味著物化勞動和經費的節約。同樣價格、同樣質量的產品,如果成本低,就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能獲得較多的利潤。因此,注重效益,就必須先注重成本。
現代化企業生產經營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的,要提高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因此,在建立現代化制度中強調成本管理尤為重要。成本管理是在產品的開發設計、生產和經營過程中對所有費用的發生和形成所進行的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糾正偏差和激勵機制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它是用現代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成本進行的相關的管理科學研究,其目標是用最小的支出去取得最大的收入。
可見,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關鍵,是未來發展道路上的戰略核心。企業加強成本管理、降低生產成本,可以使企業價值最大化,從而增強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既而提高企業的綜合水平。
二 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
2.1企業內部成本管理主體確立失誤
企業成本管理主體確立失誤,人們存在一種偏差,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
員、少數管理人員的專利,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而把車間、部門、班組職工看作是生產者,在生產過程中不充分利用原材料,浪費嚴重,導致管理成本的不懂技術,懂技術的不懂財務。
2.2管理人員的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企業管理者對成本控制沒有足夠重視, 只看重財務報表中的數字,以此來控制整個企業的成本,這種事后控制的做法缺乏全局觀念。企業領導對成本支出害怕承擔成本管理風險。另外,員工的思想認識上的錯誤以及觀念落后,對經營、效益、競爭和風險意識觀念認識比較淡薄,沒有充分認識到成本管理的意義。
2.3企業內部成本管理措施不完善
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顧慮太多問題,在員工收入情況上沒能真正拉開檔次。職工認為干的好壞一個樣,感受不到市場壓力,控制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另外,成本控制目標和考核沒有結合起來,考核講情面沒有明確的獎罰制度,缺乏降低成本的動力因素。
2.4成本信息失真
成本計算的隨意性使企業耗費了大量成本。宏觀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機構,
使企業行為日趨短期化,具體到成本計算上是少計或者多計。隨意的提高開支,任意調整、編造成本資料,企業在對成本進行核算時,其資料失實,賬面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成本信息存在扭曲現象。
三 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
3.1控制企業運行成本的內因是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企業運行成本的目標就是使企業的價值最大化。但市場業績較好的企業,相反地對成本的認識觀念較淡薄,缺乏成本競爭意識,只重視企業收入和效益。一方面,由于成本管理措施不恰當,企業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使企業面臨虧損的風險。另一方面,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做出經營決策前,沒有對市場進行調研,產品數量過多出現積壓的現象時,通過賒銷和降價的方法進行促銷,無形之中提高了企業成本。
由此看來,企業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就是從根本上控制企業的運行成本。
3.2激烈的市場競爭是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外因
目前,市場競爭較激烈,企業想在市場立足,并且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和保
證較高的獲利能力,成本控制問題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企業生產產品的綜合成本較低,使得企業通過和市場上同質量、價格較低來銷售產品,保證利潤增大或者不變,那么企業依靠價格優勢在市場中就會占有一席之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形成,激烈的競爭環境,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要求企業必須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同時這也是未來市場發展的趨勢。
3.3成本與經濟效益統一于經濟成果中
在總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產品產量增多,單位產品成本降低,經濟效益就好;真正的經濟就是節約,既要節約勞動消耗,又要節約勞動占用,而只有節約,才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獲得更多的社會財富,才能發展生產力。所以,提高經濟效益的實質應該是節約勞動時間。降低成本就是用最少的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去生產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產品,它體現了提高經濟效益的實質。
四 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在于加強成本管理
經濟效益實質就是成本問題。要提高經濟效益,必須加強成本管理,增加成
本意識。
4.1提高產銷量,降低固定成本
合理組織生產,有效控制生產過程中的消耗,做到少投入多產出。合理配
置企業內部人員,控制好企業人工費用。同時還要控制好為生產經營所發生的期間費用,對管理費用進行全面預算,對涉及管理部門的多個項目實行清晰分賬,將固定成本通過合理途徑降低,并大大減少資源短時期不使用造成的浪費和成本。將降低成本從戰略布局的高度加以定位,從選擇開發項目種類、規模起注入成本思想,確立具有長期發展的全員目標成本管理。
4.2利用市場機制,降低可變成本
降低可變成本,可以給企業帶來很高的經濟效益。現代企業采購管理,是
面向市場按質、按量、按時以低成本采購企業所需物資。通過采用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合理安排購進物資及適量的調節庫存,最大化的降低采購成本。
4.3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實現資源共享,降低各種費用消耗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物資,同時它也是利用率和生產效率的衡量標
準,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采購時要保證消耗品的質量,改進生產技術,加強企業內部管理,降低各種費用消耗,建立考核制度,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
4.4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意識,不斷完善基礎工作
成本意識是做好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管理與企業所有部門、員工相關,
管理者要高度重視。強化成本管理要有系統觀念、全局觀念,把精力放眼市場,打開銷路、占領市場的同時,還要對內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企業管理者要有科學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到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活動中。
4.5建立賞罰制度,充分調動員工降低成本的積極性
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努力息息相關,同樣充分調動員工降低成本的積極性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基礎。因此,提高成本意識,發揮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至關重要。通過建立合理的賞罰制度是調動員工降低成本積極性的保證。這種方法把降低企業的成本同員工的薪金結合起來,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員工降低成本的積極性。在較少成本的情況下又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4.6實施作業成本法,適應企業現代化要求
隨著企業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傳統的成本管理很難適應現代企業管理要求,很難達到成本管理的目標。對于產品技術差別較大,種類繁多,可以依靠先進的計算機實施現代化作業成本管理。就是將作業消耗資源和產品消耗作業有機結合起來,確立目標成本,進行成本管理。
綜上所述,成本管理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明顯。企業的生產經營是否能夠實現理想中的經濟效益,控制企業的經營成本是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如何將企業的成本做到合理的有效的控制,這就需要從管理成本方面開始研究如何進行科學的管理。可見,成本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在現代市場競爭中的優劣位置,企業應該不斷的完善和提高成本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及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呂玉鳳.試論企業控制經營成本與提高經濟效益的關系[J].中國商貿,2011,6
[2] 袁軍.淺論企業會計成本管理與經濟效益[J].中國對外貿易(英文版),2011,6
[3] 王雯,崔曉龍.我國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淺析[A].全國商情,2008.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