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英
[摘 要]自2011年,BIM在中國發展起來并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引用美國的國家BIM標準分析了BIM是一種基于建設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建設過程的工作模式。分析了BIM在我國現階段的管線碰撞、視頻技術交底等3D的建筑實體模型簡單使用、BIM交互的工作模式的探索。分析了在BIM的交互工作模式下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各階段費用的變化,提出了造價人員業務轉向朝著成本控制,監理工程師進行總體控制的方案。
[關鍵詞]BIM 工作模式 工程造價 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TU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172-01
一、研究背景
BIM又稱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現在行業內普遍稱為建筑信息模型。現在國內《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一標準》目前還在編制階段,引用美國國家BIM標準(NBIMS)對BIM的定義,定義由三部分組成:
1.BIM是一個設施(建設項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數字表達;
2.BIM是一個共享的知識資源,是一個分享有關這個設施的信息,為該設施從概念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的過程;
3.在項目的不同階段,不同利益相關方通過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職責的協同作業。
目前在國內外BIM的使用已經開始大面積推廣。美國作為BIM起源的國家,已經實現政府的公共項目上大力使用BIM,2012年工程建設行業采用BIM的比例從2007年的28%增長至2009年的49%直至2012年的71%。其中74%的承包商已經在實施BIM了,超過了建筑師(70%)及機電工程師(67%)。
二、目前國內的發展狀況
1.3D的建筑實體模型的簡單使用
3D模型現在常用于管線碰撞檢測、視頻技術交底、精確算量、施工模擬等方面。在管線檢查碰撞中,對已經建立好的建筑信息模型進行實時模擬管線檢測,提前發現當中設計中難以發現的管線和隱蔽設計錯誤、并實時進行標注和修改。管線碰撞將建筑工程中的水電、暖通、機電設施、通風系統和主體電梯等管線結構等全方位結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防止發生相互碰撞。做到了提前預警的作用。每一項工程當中涵蓋著成千上百的圖紙,視頻交底技術將二維的圖紙實體化為3D的模型,多維的展示整個構件的外形和施工流程,簡化施工管理人員的人工儲存圖的壓力,更加直觀地幫助基層的工人了解施工流程和施工過程。降低了因人工識圖錯誤引發的施工事故,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
2.多階段的各行各業交互BIM工作模式
使用3D最終的建筑模型進行簡單的工作是一個單一利用BIM模型的方面解決建設項目的階段性工作,真正的做到BIM交互的工作模式是未來實現精細化建筑管理的最終目標。
BIM交互的工作模式是在設計階段將建筑、結構、機電等主體重要設計進行同步進行:將基礎的設計導入最初的BIM模型中。當建筑設計師對BIM模型進行調整,向結構工程師發送調整提示,結構工程師隨后在BIM模型進行相應的調整,機電工程師在前面的工程師調整下進行修正管線等的布置并將調整的模型公示給之前的工程師,如果有意見繼續調整,直到形成一個滿意的最終BIM模型。在隨后進入施工、運維階段后,建筑模型隨著項目的進行,在變更的地方實時的對模型進行修正,保證模型的完整性和精確性。最終整個項目結束時候,遺留的是項目本身以及一個完整的記錄整個項目信息的模型。BIM交互的工作模式具有反復性和復雜性,所以現在基本適應于大型復雜項目中的使用。
現有的BIM工作模式在我國還未完全形成,但是國內外的BIM平臺已經初步形成了四個平臺:Autodesk、Bentley、Nemetschek等BIM軟件巨頭公司及二次開發軟件廠商、Open BIM聯盟、中國P-BIM發展聯盟、國產BIM軟件廠商。
3.各類BIM咨詢服務
BIM進入建筑行業后,需要相應的行業協會、政策制度來支持和保障。與此同時,咨詢、培訓等服務機構的延伸將幫助培養建筑行業的BIM人才以及為沒有足夠能力立刻轉型的BIM企業簡單服務,弱化BIM的轉入門檻,提高BIM的發展速度。
三、BIM中關于造價人員的轉型
BIM將傳統的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這些割裂的情況重新的統一起來了。解決了設計中的建筑、結構、機電各專業各行其是、設計圖紙和施工能力不對等、由于管線工程等引起的變更頻繁等問題。各個階段使用同一個模型,實現了項目信息的全程公開、各方信息對等。
BIM的使用將徹底改變的整個建筑行業和工程建設工作模式情況,其中對于各個參與部分的人員工作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從BIM的結構使用分類上看,現如今的依靠三維模型簡單進行管線碰撞、技術交底工作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設計、施工和運營的地位。但是由三方公用的BIM模型信息的主要構建方是設計單位,由此設計單位利益應當相應的提高;BIM的精細化管理簡化了施工工程的管理工作,相應的監理工程師收入應當適當的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發生的施工費用、返工費用將大幅度的減少,承包商的利益將得到減少。由于行業使用BIM技術進步引起整個工程的投資的減少費用也應當回收到業主的利益方。其中的變更將進一步影響到施工單位的造價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的業務問題。
造價工程師:1.工程造價是一個量價組合的工作。傳統的施工過程中,承包商采用“低價中標、高價索賠”盈利方式,利用信息不對稱來進行索賠,從工程的通過修改工程數量和單價的問題來賺取差額的價格。BIM采用一套建筑模型,定出了采用了一體化的建筑模型,業主和承包商工程量爭端的問題得到了解決。由工程量費用產生的業務費用也將轉移到設計師的報酬上。
2.采用工程量清單的統一化,由此帶來的是工程量的統一計量,將造價工程師從傳統的手工算量和識圖算量中解放出來,從而造價工程師的工作將進一步轉向成本控制,立足于降低整體的施工過程的造價費用。監理工程師:3.采用流程化和信息化施工,工人的管理工作得到解放,監理工程師的工作將會被優化,分解到工人班頭的地方,總工程師通過實時監控,監理費用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監理將需要轉向整體工程控制。
監理工程師:1.采用流程化和信息化施工,工人的管理工作得到解放,監理工程師的工作將會被優化,監理費用將得到大幅度的降低,這部分帶來的費用節約將回歸于業主。
2.一線的工人將施工現場的情況上傳到BIM的終端,總工程師通過實時監控,監理將需要轉向整體工程控制。
結語
我國現在正處于建筑行業的轉型期,粗放式施工和管理嚴重阻礙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引入BIM的交互工作模式將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結合起來,使用同一個建筑模型實時更新項目中的變更信息,將項目本身和3D模型同時交付使用,實現建筑施工的精細化管理。BIM中采用的工程量清單一體化將簡化造價工程使得造價工程師從繁瑣的算量中解放,進一步強化成本控制;BIM的實時監控將壓縮工程監理的工作,實現信息化施工,降低整個的建設費用,有助于我國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賀靈童.BIM在美國的應用現狀[EB/OL].2015.05.
[2] 楊吉清.BIM推廣現狀分析和總結[EB/OL].重慶,2015.05.
[3] 方芳,劉月君,李艷芳,許彬.基于BIM的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研究[J]. 建筑經濟,2014,(6):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