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青
摘 要:本文主要對主位推進模式的概念和類型,主位推進模式的提出以及應用主位推進模式的進行語篇分析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綜述,旨在通過研究主位推進,對將來的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主位推進;主位推進模式
多年來,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備受關注,其影響力越來越大,相關問題的探討也越來越深入。主位推進是語篇生成的重要形式手段,合理使用模式能夠更好地解讀語篇。本文從主位推進模式的宏觀角度入手,主要探討主位推進模式的含義、類型,理論的提出,國內外的研究現狀等,通過探討旨在更加深入理解主位推進及主位推進模式。
1 主位推進模式的含義及類型
交際動態觀認為主位結構的表現形式是線性排列次序,而信息的表現通常按信息價值從高到低由已知到未知進行配列。“在整個語篇的信息發展過程中,各句的主位與主位之間,述位與述位之間,這句的主位或述位與其他句子的述位或主位之間按照一定的規律不斷聯系變換。”“這種動態的變化發展也影響到語篇的信息流程,已知信息引發新信息,新的信息又不斷地成為已知信息,并以此為出發點,再觸發另一個新信息,這種新舊信息按信息價值的等級動態推進,形成的信息流不斷發展推動語義內容的有序表達” 這種聯系和變化就是Danes 所說的主位推進模式( Patter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楊斐翡,2004)
主位結構的形式復雜多樣,但仍具有內在發展規律。語言學家們,如國外的Danes, Fries, van Dijk, Halliday ,國內學者,如: 徐盛桓,黃衍,胡壯麟等對主位結構進行了觀察分析,并對英語中主位推進模式進行了歸納。參照各家的分析后,對主位結構的發展變化進行了認真的研究,認為主要可以劃為以下幾種:
1. 連續發展型(或稱平行型)—— 主位相同,述位不同,即以后的各個句子均以第一句的主位( a )開始引出不同的述位( b, c, d) ;或反過來,述位相同,主位不同,即以后的各句均由不同的主位( a , c, d)出發,集中為相同的述位( b) ,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 a, b > , < c, b, > , < d, b> , . . .
2. 線性發展型
—— 前一句的述位(b)成為后一句的主位,第二句的述位( c)又成為第三句的主位;或前一句的主位( a )成為后一句的述位,第二句的主位( c)又成為第三句的述位,以后依此類推:
< a, b> , < c, a> , < d, c> , . . .
3.派生發展型
—— 前一句的總主位或總述位派生出幾個次主位:
< a, b> , < b1 , c> , < b2 , d> , . . .
4.延續平行發展型
—— 第一個和最后一個出現的主位相同,但之間被一線性發展序列隔開:
< a, b> , < b, c> , < c, d> , < a, e>
5.連貫中斷型
—— 在發展序列中出現前面未提及的一個新的主位,
< a, b> , < b, c> , < d, e> , . . .
主位推進模式揭示了在實際言語交際過程中主位是如何在語篇中重復、轉換、再重復、再轉換。
2 主位推進模式的國外研究現狀
1.從信息結構方面研究主位推進模式
主位推進的概念最早是由Danes提出的,強調文章整體而非句子的信息組織結構。他認為文章信息結構取決于主位和述位推進。他對于連續主位和述位之間的關系的闡述更有效的解釋了篇章發展。他最基本的假設是主位推進代表篇章的連貫性,是文章的框架結構。Danes ( 1974)列出三種最基本的模式: 連續主位發展型,線性發展型和派生主位發展型。(史媛,2009)隨后,
系統功能學派韓禮德上世紀開創了他對語言信息結構的研究并不斷發展其理論。在語言信息結構研究中,他集中精力探討了語言的功能問題,把西方語言學中兩種截然對立的觀點加以融合和吸收,創立了系統功能觀理論。(宋雅智,2008)他認為主位—述位是句子的句首部分是句子的主位,其余部位是述位。主位是信息所關注的對象,是信息的出發點,是要論證的內容,述位是對主位的陳述,往往是未知信息或新信息。
2.從語篇方面研究主位推進模式
“隨后Ventola 和Mauranen(1991)指出主位的發展對于篇章的可讀性和清晰度起著重要作用,主位模式應該反映出篇章內容結構并有效促進閱讀過程。而Hatim 和Mason(2001)認為主位模式描述了下文重復使用上文中主位的情況。主位推進把篇章中主位與主位的連續和篇章的層級結構以及最終的修辭目的聯系起來?!保铢i,鄒航,2011)
Fries提出主位與不同的語篇體裁類型之間可能存在的某種特定的聯系,并提出主位推進與語篇類型相對應的假設。(李國慶,2003)
布拉格學派的創始人馬泰休斯提出的句子實義切分法, 每個句子都可以從語言交際功能的角度劃分為主位(Theme)和述位(Rheme)兩個語義組成部分。(李建,范祥濤,2008)后來系統功能語言學派的代表人物韓禮德(Halliday)接受并發展了這一理論。“主位是小句信息的出發點, 是小句所關心的成分;述位則是對主位的陳述, 是圍繞主位而展開的內容。”
3 主位推進模式的國內研究現狀
1.從語義方面研究主位推進模式
國內徐盛桓(1982)首先引入了主位述位理論,他認為從語義上劃分主位和述位,不同于從語法上進行分析的主語和謂語。一般來說,主位是交際雙方已知的信息,述位則往往是發話人要傳遞的新信息,為對方所未知的信息。他總結出四種主位推進模式:平行型、連續型、集中型和交叉型。(徐盛桓,1982)
2.從句子方面研究主位推進模式
黃衍(1985)在對英語中的主位和述位及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中,他把英語的主位和述位分為兩大類,主位和主位部分,以及述位和述位部分,主位部分和述位部分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成分組成的主位和述位。(黃衍,1985)在進一步的研究中,他指出對一段連貫話語各句間的主位和述位關系進行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們探求連貫話語各句之間的在思想內容上的聯系。
朱永生(1995)在研究主位推進及主位推進模式中,他提出每一個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結構,當某個句子單獨存在時,它的主位和述位是已確定的,不再變化的。正因為沒有上下文,它的主位和述位又是孤獨的,沒有發展的。(朱永生,1995)但是當我們接觸語篇時,就會發現,絕大多數語篇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構成的。
黃國文(1988)在研究主位推進模式中提及,每個小句都有自己的主位,在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小句組成的語篇中,整個語篇隨著每個小句主位的向前推進而展開,在語篇展開的過程中,前后句子的主位和述位都會產生聯系和變化。
4 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展望
梳理了主位推進模式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后,筆者進一步理解了主位推進及主位推進模式,主位的推進必須考慮到句子間主位和述位的相互聯系、照應、銜接和過渡。對主位推進模式的展望,可以從一些重要方面展開。
在分析文學語篇時,主位推進模式是語篇組織的重要手段。文學語篇的特殊性承載著作者通過形式和手段所用心經營的詩學意圖和審美傾向,主位推進模式可以幫助作者實現其語篇目的和詩學意圖,利用主位推進模式的層次劃分原則解構文學語篇總的語義系統,有助于把握語篇的組織脈絡和信息走向,進而結合其他語篇要素對語篇進行準確而全面的解讀。
在分析譯文語篇時,譯文主位推進模式的構建需要在特定的語法修辭規則的制約下進行。譯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留原文的主位模式,所運用的譯語主位推進模式再現原文主位推進牧師的語篇效果的操作自由度有多大,這些都會因為對語言的處理而會有所不同。主位推進模式會跨越句子的界限,反映語篇的整體走向和作者的成篇意向及方式。
盡管國內外對于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做出了深刻研究,但筆者認為,主位推進模式是語篇謀篇的重要手段和形式,在對其研究的過程中應該將其進一步融入到各個領域各種不同類型的,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語篇分析中,運用多種主位推進模式進行分析和整理,使得主位推進模式的應用更加合理。
5 結語
主位-述位結構及語篇分析研究,是主位推進模式研究的領域,經過上述分析,在語篇謀篇中,會受到語法結構、上下銜接、修辭、及文章體裁諸多因素的制約。同時英語中主位推進模式有多種,不能隨便使用,在分析時要選擇適當的主位推進模式。
主位推進模式的的分析還可以揭示作者意圖,幫助讀者盡快把握語篇脈絡,了解語篇的發展方向,如果能將主位推進模式理論研究普及化,運用到語言教學活動和相關的領域如語篇類型、語體研究以及翻譯中去,將會比傳統的方法更具有解釋性。
對于國內外的主位推進模式的研究梳理及主位推進對語篇分析,筆者的研究梳理在理論和內容方面是筆者的淺見,尚存有不足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Fries, P.H.On the status of Theme in English :arguments from discourse.In J .S .Petofi & E.Sozer (eds .).Micro and Macro Connexity of Texts .Hamburg: Buske Verlag .1983
[2] Fries, P.H.A personal view of Theme. InM.Ghadessey(ed.). Thematic Development in English Texts. London :Pinter.1995.
[3]黃國文. 語篇分析概要[M]. 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黃衍. 試論英語主位和述位[J].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學院學報),1985,05:34-38+20.
[5]李國慶. 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體裁:《老人與海》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07:53-56.
[6]李健,范祥濤. 主位推進模式在文學語篇分析中的應用[J]. 大連大學學報,2008,04:59-62.
[7]史媛. 英漢文學語篇主位和主位推進模式的對比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05:68-69.
[8]宋雅智. 主位-述位及語篇功能[J]. 外語學刊,2008,04:85-87.
[9 徐盛桓. 主位和述位[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82,01:1-9.
[10] 楊斐翡. 主位推進與語篇連貫[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04:7-10.
[11]楊鵬,鄒航. 綜述主位推進模式理論及其研究[J]. 海外英語,2011,05:252+25
[12]朱永生. 主位推進模式與語篇分析[J].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5,03:6-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