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設計不僅是一種技術,還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創造更為合理的生存方式”的行為——這是柳冠中對于設計的認識。
為什么要設計? 時下隨著社會的發展,設計與人們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并廣泛存在于一切日常生活細節之中,它是一座溝通的橋梁,將新的科技發展成果溶于美的設計之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將科技思想轉變為現實的應用,在包容性的社會發展模式下,是每個社會成員都能夠簡單而快速的享受人類發展的成果。
設計是出于人的需要,在設計過程中設計思想通過產品體現出來,設計思想主要包括涉及價值、目的、設計理論要點以及它的指導思想。設計根本對象是人而不是產品,產品只是用設計思想再次影響被設計的人的一種媒介,設計產品中的文化價值思想越豐富那么產品就更有深度。
設計的關鍵在于思維方式、觀念,設計的功能是為了引導消費,創造消費,提升價值和企業品牌的競爭力,塑造先進的社會文化,創造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1 海爾的企業設計
海爾集團近年來以咄咄逼人之勢,為國內家電業冷寂的局面激起一片鮮活的綠波。集團在完善各項管理的基礎上,不斷加大創新力度,尤其注重企業的未來設計,使海爾永葆生機和活力。
企業設計未來,不僅是管理水平、技術水平的較量,更是企業之間生存發展的對抗。海爾為立足全球,它及時根據國際市場信息和各國不同的消費需求,搞好產品設計、開發,促進設計不斷翻新。
比如,海爾根據未來人們將更加關注生存的健康化,而設計開發的抗菌冰箱,是其不斷設計未來的一項重要成果。這一成果帶動了我國家電行業,從傳統家電向健康型家電的換代升級,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實現一次質的飛躍。再如,把數字化技術應用到滾筒洗衣機上,設計開發出一種融數字化靜音技術和健康需要于一體的健康型滾筒洗衣機,開啟了洗衣機行業的一次革命。
由于海爾具有如此超前卓越的設計水平和企業文化,使海爾牌產品越來越被消費者看好,市場走勢越來越俏,市場占有率越來越高。作為一個企業,海爾引導消費,創造消費,提升價值和企業品牌的競爭力,塑造先進的社會文化,為社會創造了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2 情理學——儒家學說
女人之美,下美在貌,中美在情,上美在態。以鏡為鏡,可以觀貌;以女人為鏡,可以動情;以男人為鏡,可以生態。無貌,還可以有情;無情,還可以有態;有態,則上可傾國,下可傾城。
這段文字曾一度深深的影響過我,上面所講的“情”和“態”,在我的理解中應該是情感和理性的姿態。在探討情與理的問題上,中國古代哲學則是“情理”之學。
一般而言,情感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有私人情感,有普遍情感;有感性情感,有理性情感,還有超理性的宗教情感;有審美情感,有道德情感,有自然情感;有消極情感,有積極情感等等。在儒家看來,人不僅是理性的動物,而且是情感的動物, 無論從哪個層面講,儒家都是主張情理統一,而反對情理二分。這是一個基本的前提,就其最本始的意義而言,人首先是情感的動物,特別是道德情感,是人類道德進化的結果,也是人類價值的重要標志。
孔子所創立的儒家學說,以仁為核心。仁就是人的存在本質和價值根源,既是人之所以為人者,也是人之所當為者,一句話,仁就是人。所以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是人的本質規定,但是,人還有其他方面,因此,將仁與人合起來說,就是所謂“道”。“道”就是人生的全部真理,而仁居于核心地位。
有人從血緣關系說仁,有人從家庭倫理說仁,有人從社會倫理說仁,還有人從人的主體意識說仁,有人則從原始的自然本能說仁,更有人從道德本體說仁,如此等等。我認為,應當從“仁者人也”這一基本規定出發說明仁的本質,也就是從人的內在本質說明什么是仁。從這個意義上說,仁不是別的,就是人的最本真的情感———道德情感,這是仁作為德性的內在基礎。馮友蘭先生說,仁是人的“真性情”,或“性情之真的流露”,這是很準確的。這就如同人是“理性動物”一樣,都是從人的心靈結構、心理機能說明人的,只是有不同的選擇和結論,前者選擇了理性,后者選擇了情感。不過,有一個最大的區別就是,說明人是“理性動物”者,通常是將情感排除在外;說明人是“情感動物”者,并不將理性排除在外,而是求得兩者的統一,結果就變成了“情理”,即情感理性。科學理性及其產物———技術,對人類的貢獻有目共睹,但是,當科學技術變成只是滿足物質欲望的工具,而人的情感越來越淡漠甚至冷漠無情,生活中缺乏生命關懷、生命樂趣以至不知幸福為何物的時候,問題就非常嚴重了。
3 物理學——國家大劇院人工湖
世界矚目的當代中國標志性建筑之一——中國國家大劇院位于北京市心臟地帶,西長安街沿線,與人民大會堂和天安門廣場相鄰,占地面積11.8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1.75萬平方米。
大劇院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就是冬季池水不結冰。
關于國家大劇院人工湖的設計,法國設計師保羅·安德魯,打算的冬季湖水結冰后變成一個天然溜冰場不能實現后,就想辦法保證一潭湖水四季都碧波蕩漾,讓“湖水映明珠”的唯美形象深入人心。
專家們首先想到了常年恒溫在13℃的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如果能讓十幾度的地下水參與到水池的水循環中,就能保證冬天湖水不會結冰。但這樣一來,卻造成了巨大的水資源浪費,甚至是地下水污染。這種局面肯定是設計者們不想看到的。那么怎樣才能避免這種浪費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和研究,專家采用出了一套叫做“中央液態冷熱源環境系統”的裝置,來保證一年四季“碧水映明珠”的理想成為現實。這套裝置的基本構造就是從地下水部分和人工湖部分分別抽出一部分水在各自的管道中循環,兩個管道在墻體內都呈螺旋狀交錯在一起,這樣,既能互相傳遞溫度,又不會因為水源直接交換而引起浪費、污染。這個裝置使人工湖內的水溫不致過冷或過熱,冬季不會因過冷而結冰,夏季不會因過熱而長藻,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