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鄉鎮經濟進入高速發展時代,在經濟上取得喜人成果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只重視經濟發展而忽視環境問題是其中重要的一個表現。一方面,一些鄉鎮政府在招商引資的時候只看重經濟沒有做到理性甄別,致使鄉鎮污染問題愈演愈烈;另一方面,鄉鎮環保機構不健全也是導致這種現狀的重要原因,建設配套的鄉鎮環保機構已成為必要。
關鍵詞:鄉鎮;環保機構;建設
中圖分類號:X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4-023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4.110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the economy of the township has entered the era of rapid development, and it has also been exposed to many problems in the economy.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gnor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n the one hand, some township governments in the investment only when the economy did not do the rational screening, resulting in pollution problems intensified in the township; the other hand, the townshi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is not perfec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is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townshi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ies Has become necessary.
Keywords: Townshi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ion;Construction
1 鄉鎮環保的必要性
鄉鎮環保與城市環保比較起來,有其自身特點和局限性。鄉鎮環境污染一般呈現一定的地域性,污染源相對集中,并且由于鄉鎮環保機構的不完整,導致基層環境存在著很大的污染隱患。
1.1 基層環境不容忽視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近年來,在一些農村地區,也有關于呼吸的空氣、喝的水、生存的土壤、自然環境等方面受到影響甚至污染(鎘大米 、土壤金屬超標、水金屬超標、人體重金屬超標,牛奶河、死魚河流、“黑河”,“十面霾伏”)的報道,農村環境現狀已經是不容忽視了。
1.2 鄉鎮環境保護工作管理的缺失
由于我國當前的環境保護管理體系是國家-省-市三級管理體制?;鶎迎h境工作牽頭實施的主體是縣級環保局,但是由于地域、人員、交通等條件的限制,在當前基層環境保護工作中還是存在著管理方面的缺失:農村環境監測和監管不完善,農村自然生態保護、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不全面;農村生活污染治理不徹底、農業面源污染治、農村土壤污染、農村地區工業污染不到位等等問題。
2 鄉鎮環保機構存在的問題
2.1 機構設置不完善
根據國家環保局《2015年環境統計年報》的數據顯示[1],我國現有鄉鎮環保機構總共2968個,縣級政府環保機構2815個,也就是說,縣均擁有的鄉鎮政府環保機構僅有一個多點,全國范圍內擁有專門環保機構的鄉鎮僅占總量的7.35%,即使擁有環保機構的鄉鎮,環保人員也多為其他部門行政人員兼職,部門和人員缺失導致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政策無法落實,環保問題綜合治理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說,鄉鎮級環保部門的構建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2.2 人員配備問題
環保工作,有很高的要求,要懂環保政策、懂環保法律法規、懂環保技術。但是現在鄉鎮中的環保工作人員,大部分還是兼職,大多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專業素質的缺失,甚至不清楚自己的職責。一方面某些環保員屬于外聘人員,沒有進入正式編制,導致其沒辦法安心,這樣就影響到了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因為當地政府的不重視,常常因為其他工作被抓差,沒有將足夠重心放在本職工作上,這都會使鄉鎮環保工作無法正常、有序的開展。這兩個原因導致現有的鄉鎮環保工作無法正常、有序的開展。
2.3 環保重視度不夠
無論人員配備不夠專業,還是機構設置不完善,歸根結底,還是認識度不夠的問題。當地政府工作人員沒有真正的把環保問題放置在一個足夠重視的高度上,鄉鎮經濟相比城市相對落后,這也就導致一些鄉鎮一級在社會建設中出現環境保護讓步于經濟發展的現象,一些鄉鎮政府負責人為了業績不愿意放過每個招商引資的機會,缺乏起碼的規劃,而且排污企業大多也是當地的納稅大戶,為了顧全經濟發展,政府只好委曲求全,大開方便之門,顧不上環境保護的工作了,殊不知路不僅要走的快,還要走的長遠的道理,這種做法這是有悖于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對基層環保工作也會造成很大的不利。
3 健全鄉鎮環保機構建設
鑒于現階段環境問題越來越嚴峻的大趨勢,健全鄉鎮環保機構建設已經刻不容緩,如何更好的行使鄉鎮政府的基層建設職能,將環保工作落到實處,一個相對完整的制度保障是不可或缺的,針對上述所暴露出的問題,我建議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完善:
3.1 健全相關配套體制
首先,健全機構。制定明確的鄉鎮政府環保機構所規格、人員編制,招聘或者內部調用人員,但一定要專業化,做到權責明確,并且要有財政保障。其次,健全管理模式。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實行適合當地的管理模式。最后,配套設施齊備。主要包括硬件和軟件兩方面,硬件方面:要配備起碼的檢測設備,能夠對污染企業做到科學的監測,以及對污染源進行準確的鑒定,以便更好的實行監督權;軟件方面,指的是坐好相關方面的培訓工作,確保鄉鎮環保部門能夠勝任工作。
3.2 加強基層環保隊伍建設
一方面,注重隊伍專業性建設。環保工作專業性很強,因此在招聘時鄉鎮環保工作者時,要嚴格把質量關,確保招聘到的人員具備環境保護和管理方面的合格專業素質。另一方面,要切實做好鄉鎮環保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要制定完整的培訓體系。上崗前要進行崗前培訓,工作中也要有計劃的組織相互學習,不斷完善他們的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確保能夠勝任工作。同時,要解決現有鄉鎮環保工作者的編制問題、待遇問題,讓他們行使權力,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3.3 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宣傳教育體系
明確鄉鎮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職責包括:負責轄區環境監管工作,做好對排污單位的日常巡查,及時處理環境突出問題;負責對飲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的監督檢查;負責受理轄區群眾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來信、來訪,協助辦理人大、政協有關環保方面的提案、建議,參與環境污染事故及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和處理;負責開展農村環保宣傳、教育、培訓工作,以及綠色學校、綠色社區、優美鄉鎮、生態村等綠色生態系列創建工作;協助上級環保部門做好環境統計、污染源普查、排污申報登記、排污費催繳等業務工作,健全轄區環保資料檔案;完成上級環保部門和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要在鄉鎮、村一級培育生態文明文化。加強鄉鎮政府、企業負責人、普通群眾生態文明宣傳。在鄉鎮、村一級積極培育生態文化,生態道德,使生態文明融入成為鄉鎮、村的主流價值觀。要讓生態文明教育進機關、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田間地頭、進公路沿線,努力形成人人、事事、時時崇尚生態文明的氛圍。
4 總結
面對當下越來越嚴峻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只有做到及時、妥善的處理,依法加強鄉鎮環保執法力度,才能及時遏制這種愈演愈烈趨勢,出于這個目的,鄉鎮環保機構建設的完善也就勢在必行,這對鄉鎮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觀的實行也都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賈風姿,劉建濤.鄉鎮政府環保角色矛盾分析[J].理論探索,2014,(2):94-94.
[2] 鞠昌華.縣級環保機構垂直管理應解決五個問題[N].中國環境報,2015-12-25(002).
[3]孫玉紅,何勃夫.基于BSC的環保機構組織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10,(23):156+158.
[4]張衛東,朱沁園,鞠昌華. 垂直管理背景下鄉鎮環保機構建設探索[J]. 環境保護,2017,(07):56-58.
作者簡介:段華鑫(1982-),男,研究生,中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有機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