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是在當今世界人際交往中發揮著很大作用且暢通無阻的“法寶”,是一種國際禮節。但是,在我國古代,人們是不會輕易握手的,因為握手與喪葬有關。
早在先秦時期的喪葬禮俗中就有“握手”一稱,它是指用黑色帶子系在死者手臂上的物品。《新唐書·禮樂志》和《大明會典·喪禮》等古籍都記述了喪葬中“握手”的規定。古人舉行殯殮儀式時,要死者手中拿著玉或者其他物品,以示不能讓死者兩手空空前往另一個世界,此物則被稱為“握手”。直到晚清,“握手”依然被用作喪葬禮儀。
晚清李伯元在小說《文明小史》中描述晚清官員跟意大利地質專家初次見面的情景,用的是“拉手”而非“握手”,因為古代中國人見面沒有“握手”這種禮儀。現代流行的握手禮儀是近代從西方傳入的。 (摘自《中國藝術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