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辛頎
多肉植物的在家庭中的養護管理
——以景天科為例
山東/辛頎

芙蓉雪蓮

廣寒宮

觀音蓮

花月夜
想要把多肉養好,對生長環境的設置顯得十分重要。就像是一家人從北方搬家到南方,一開始在生活和飲食上仍然會保留北方的習慣,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家庭會逐漸適應南方人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多肉植物也是如此,但是完成適應卻需要在本地的自然條件下通過漫長的時間來完成。所以現階段,在家庭養殖的條件下,對于原生環境的模擬,對多肉植物而言就顯得十分重要。
養好多肉,要注意以下幾點:溫光水氣肥土盆,還有菌蟲和繁殖。
首先聊聊基礎5大要素——土溫水氣盆
大多數景天科多肉喜歡疏松、透氣、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一般來說,土壤混合的比例要隨著盆的透氣程度來調節。瓷盆、玻璃盆、塑料盆,這些盆子本身的材料透氣性差,土壤就一定要透氣。基本的比例是,基本介質:顆粒=2:1至4:1。介質可以是泥炭、園土;顆粒應該選擇顆粒度適中的種類,如珍珠巖、火山巖、粗砂、麥飯石等。像珍珠巖、火山石、麥飯石,都是很好的疏水基質,這類基質的比例越多就越透氣。
關于土壤,還有一點要注意。做大棚的人會告訴你,河砂很透氣,可以拌進土里,那是因為他們是地栽或者盆栽,很久都不去管理。如果自己在家養,慎用沙子。尤其是細沙,拌進去只會把土壤壓實,反而不透氣,很容易使多肉根系生長受阻,導致生長緩慢。

黃金萬年草

姬星美人

姬朧月
對大多數的品種來說,室外溫度10~30℃都是可以在室外陽臺露養的,并且在這個范圍內都可以正常澆水和養護。低溫條件下,在空氣濕度比較大的地區,一些葉子肥厚的品種會出現凍害。少部分品種如長生草、黃金萬年草、姬星美人可在一定的小環境下耐5℃以下低溫。
如果入秋后就一直露養,多肉是可以耐0℃左右低溫的,但是請注意在氣溫降到10℃左右時停止澆水。低溫會增加多肉的自身消耗,最明顯的表現就是下層葉子縮水。
夏季露天環境下養殖通風是關鍵,高溫容易導致細菌滋生。良好的通風條件會帶走多余的熱量。在無通風條件時,中午12點~14點覆蓋遮陽網、花盆外再套一層盆,都是避免土壤溫度過高的方法。
在晝夜溫差超過10℃時,大部分多肉植物都會呈現比較艷麗的顏色。由于巖石顆粒的比熱容較小,所以顆粒較多的土壤中種植的多肉,相對更容易出狀態。
多肉的澆水原則是“干透澆透,不干不澆”。在具體操作中,還應該根據周圍環境的通風條件、根系生長狀態、土壤保水程度來決定澆水間隔時間。
盆的選擇決定了多肉的生長的外部環境,一般可以分為三類。

雪蓮品種
第一類,如黑色塑料方盆和萬象盆,這類盆子價格便宜,外表層易吸熱,透氣性一般。
第二類:玻璃盆、瓷盆、釉盆,這類材料保水性能好,吸熱能力一般,缺點是材料外表層不透氣。
第三類:紅陶盆和素燒盆,這類材料透氣性好,保水能力一般,熱量吸收少,價格相對較低。
充足的光照條件會尤其是春秋生長旺季,每隔兩三天就要轉轉盆,保證生長均勻,不會向一側偏斜。
不同的肥料有不同的用處。簡單說來,氮肥長葉子,磷鉀肥能促進植物強壯,但也易促開花。市面上很容易買到的肥料包括磷酸二氫鉀、復合肥、緩釋肥。
有時一些多肉玩家也會使用激素類的藥物,比如矮壯素。個人不太推薦新手使用。比例用法掌握不好,會有很嚴重的后果。
生根粉主要成分是氨基酸,在扦插和小苗生根時可以用,要注意夏天熱的時候用了容易長細菌。根據筆者的經驗,感覺生根粉對肉質根的品種,比如女王蘆薈、十二卷、玉露特別管用。

桃蛋扦插

魅惑之霄‘東云’
另外特別推薦顆粒狀的緩釋肥。半年用一次,一次頂半年。
殺蟲殺菌的時間節點,大致是開春殺菌、驚蟄殺蟲(尤其是露養的,驚蟄后一周一定要殺蟲,二十四節氣指導農業耕作還是很管用的);入夏前殺菌,之后有蟲殺蟲。開秋時節,再殺菌殺蟲一起進行。
如果是長期露養,要定期檢查植株,特別注意以蚜蟲和蚧殼蟲為主的蟲害。
有一個簡易的技巧,可以將洋蔥和大蒜跟多肉放在一起,有防蟲的功效。
推薦的殺菌藥是多菌靈,殺蟲藥就很多了,蚧殼靈、土蟲丹;另外用辣椒打成碎沫兌水,也很管用。

馬庫斯

吉娃娃
播種:種子繁殖產生的幼苗,大家通常稱為“實生苗”。實生苗和扦插苗的最顯著區別就是:實生苗擁有主根系,生命力要更頑強。至于長大了之后,有的人還會選擇修根,減去主根,使其根吸收面積擴大。這就是后話了。
景天科、番杏科,是播種繁殖的大軍。
扦插:利用多肉的莖節或莖節的一部分(多肉一般是側芽)扦插繁殖。扦插成活的個體比播種苗生長快,而且能提早開花。除開一般的扦插,還有葉插的方式。
有一件要注意的事,并非所有多肉都可以葉插!!
下面先詳細聊一聊葉插。
能夠進行葉插的品種主要集中在景天科,大概所有常見“蓮花”形狀的,只要一片葉子可以完整揪下來的,就可以葉插。蓮花掌屬(如黑法師)不能葉插,銀波錦屬(如熊童子)、擬石蓮花屬(如東云)葉插有較小幾率生根。其他科的多肉植物,多數不能或不易葉插,如番杏、玉露等。
葉插的養護:溫度在15~25℃,都可以正常生根。冬季低溫地區葉子可一直保持3個月不生根,也不會死。生根需要空氣濕度,但不建議悶養。
生根方法有很多,很難總結歸納得好。這里只提一下自己的方法,就是扔在有陽光、晝夜溫差大的地方,生了根再埋土里。
再聊聊普通的扦插。
絕大多數多肉品種都可以扦插。多肉扦插一般選擇側芽,切下來后先在陰涼處晾半天到三四天(適當地天氣而定)。扦插基質一般選擇通氣良好、保水且排水好的材料,如珍珠巖、蛭石,含水較多的品種可使用河砂。扦插四季都可以進行,但是冬季無暖氣會減緩生根速度,雨季容易爛根。
少數比如烏木、東云,我自己在家沒插活過,水培、生根粉都試了,都不行,日后還需不斷探索。
播種:室內盆栽多漿植物,常因光照不充足或授粉不良而花后不易結實,所以如果自己在家雜交后沒有種子收,也不必太詫異。種子發芽比較慢,播種前可先浸泡一陣,促其發芽。大多數品種在20℃以上發芽率較高。播種土最好是細泥炭和蛭石這類物理性質比較穩定、保水的介質。
雜交:一般在景天科的內部,有屬間或者種間的雜交。選兩株開花苗,用棉簽在花朵中相互摩擦,“你懂的”,嗯就是這么簡單。一定要用沾有花粉的棉簽,一定要抹到另一株的雌蕊上(有一些種類自花傳粉也是可以的),然后等待成熟即可。同屬內的雜交,比如擬石蓮花屬的‘沙維娜’、‘廣寒宮’、‘藍光’、‘剛葉蓮’之間的雜交,在市場上已經很普遍了,而且這類的雜交品種往往要比純種的父母本便宜很多。
多肉不同于一般的植物,它們就像是那種外表冷淡、內心敏感叛逆又火熱的小青年,他們離經叛道,不按正常植物的C3、C5途徑進行生長,惡劣的環境讓它們的祖先以CAM循環的方式堅強地活著,并將這生存的秘密通過基因一代一代傳下來。
“萬惡”的多肉愛好者將它們帶離祖祖輩輩生活的環境,來到一個風調雨順、冬夏分明的國度扎根。但是多肉終究是多肉,太多的關愛只會讓它們厭煩,你需要的只是用它們需要的方式去愛它。到了合適的時候,這些悶騷又敏感的的多肉們,會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感謝那個在異國他鄉給予它故鄉溫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