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對話網7月20日文章,原題:為什么美國不懂中國的思想——但必須要懂 美國顯然有必要了解中國。中國經濟到2030年將成全球最大,北京可能是解決朝核危機的關鍵……美國外交官和見多識廣的民眾有必要了解當代中國的基本歷史。但作為一名研究中國哲學的學者,我認為了解中國的思想同樣重要。可惜,美國鮮有大學教授中國傳統哲學。美大學不這么做是成問題的,原因至少有三。
一、中國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上是日益重要的世界大國,而傳統哲學在當代中國仍具有相關性。中國下一代外交官、黨政官員和領導人將如何學習孔子和他作為政治思想家在中國的角色?思考此類問題對理解中國的現在和未來不無重要。
二、單純從哲學角度講,中國哲學思想頗有值得稱道之處。有西方人士稱中國哲學是“幸運餅干的神秘格言”。這反映(外界)對中國哲學的常見誤解。實際上,中國哲學富于說理和細致分析。
將中國哲學加入(美國大學)課程很重要的第三個原因涉及文化多樣性。大多數哲學系似乎不愿承認,西方傳統之外還有值得研究的哲學。在美國授予哲學博士學位的前50個哲學系中,據我所知只有6個有一名教授中國哲學的固定老師。
相比之下,這些學校每一所都有至少一名精通古希臘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巴門尼德的老師。而此人唯一存世的作品里充滿讓人不知所云的話,“因不可說與不可想/存在非存在。”這真比中國哲學的博大思想還深刻嗎?
相比之下,在中國高校,西方和中國傳統哲學并重。中國對高等教育大筆投資,而特朗普政府卻想削減教育撥款。我認為,中國對美國的了解要多于我們對中國的了解。
中國在世界舞臺上日益重要的理由還有一個:開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雄心勃勃的建設項目之一“一帶一路”。這個當代版絲綢之路將在歐亞擴大、鞏固中國的經濟和政治權力。美國真的承受得起不理解中國的代價嗎?孔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作者布賴恩·馮諾登,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