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雪
內容提要:為了促進報紙編輯和稿件作者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本文在分析報紙編輯與作者溝通障礙發生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有效的溝通與協作措施。
關鍵詞:報紙編輯;作者;溝通與協作;障礙原因;有效措施
新媒體環境對報紙編輯和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進入21世紀以來,伴隨大眾傳媒的快速傳播與深入發展,大眾對報紙新聞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高的價值訴求,作為報紙新聞的直接策劃人與信息收集者,報紙編輯肩負著新聞傳播活動“總指揮”的重大責任,作者肩負著新聞傳播活動“總采集”的重大責任。新階段,報紙編輯與作者之間仍然存在許多認識、思維、觀念等方面的分歧,報紙編輯的工作是一個完整的報紙活動處理過程,即策劃、編稿和組版三部分,它涉及到與作者的多次互動和頻繁聯系,作者為報紙編輯提供各種類型的稿源,編輯對作者所提供的稿源進行分類、校驗、審查、編纂等,由此可見,報紙編輯與作者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一、報紙編輯與作者溝通與協作障礙的原因分析
(一)專業信息了解較少。報紙編輯與作者之間對彼此的專業信息了解較少,這是產生溝通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兩者的工作特性、工作內容以及工作背景不同,因此,兩者的信息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報紙編輯是報紙新聞的整體策劃師,對每一階段的新聞報道都要進行精細的策劃與協調,一定程度上,報紙編輯要有效指導記者的日常采集工作,對新聞傳播活動做到整體的把控和規劃。報紙編輯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新聞工作,有時報紙編輯的挑選、審查、編纂記者很難了解到,而作者的職業素養、訪問過程、投稿選擇以及發展章程也是編輯不易掌握的。這種信息的不對等發展有時會阻礙日常的工作進程與長遠的新聞建設。
(二)思維差異。報紙不同于一般的新聞信息,它具有大眾性、服務性的特點,報紙是大眾了解日常信息的重要媒介。因此,報紙編輯與作者要擁有良好的思維能力,才能培養敏銳的觀察技能,抓住實事熱點,體現新聞報道的意義和價值。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由于報紙編輯與記者的工作性質、認識結構、知識體系等存在較大的不同,因此,便引發了思維方面的差異。報紙編輯大多傾向于對稿件質量、稿件內容的真實性、客觀性、時效性等進行評價與思考,對稿件的參考文獻、研究方法進行恰當的選擇與構思,而記者主要傾向于打造自己的文章,而不是挑選文章。例如,一篇文章是經過作者的再三斟酌、精心打造、反復修改才上交給報紙編輯的,但卻沒能被編輯部采用,雖然記者認為這是一篇優秀的文章,但報紙編輯卻往往認為文章缺乏時效性與創新性,并且科學例證不足,難以引起大眾的共鳴,這就是兩者的思維差異所致,有時也會致使優秀文章的流失。
二、報紙編輯與作者溝通與協作的有效策略分析
(一)進行恰當的溝通引導。報紙編輯與作者最常見的聯系方式就是直接的語言溝通,為了增強溝通的針對性與效率性,報紙編輯應該對作者進行恰當的溝通引導,具體引導內容列示如下:
1.針對性溝通。所謂針對性溝通就是指對作者的方向性引導,將作者的答案規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有效節省溝通時間,提高溝通效率。在此基礎上,報紙編輯要按照新聞報道的內容進行發問,用提問的方式快速引導記者做出回答,避免作者泛泛而談,失去重心。
2.聽取性溝通。所謂聽取性溝通就是指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報紙編輯和作者要時刻注意對方的溝通方式,善于傾聽對方的正確建議,對雙方之間的矛盾與分歧進行有效的化解。例如,如果報紙編輯就某一問題發表看法時,他的想法過于極端,語言過于犀利,作者不要急于反駁,要在傾聽有益觀點的基礎上,適當安撫編輯的情緒,同樣的,如果作者對某一問題的觀點與編輯發生分歧,編輯也要先傾聽后安撫,切實保證溝通的價值性。
3.開發式溝通。所謂開發式溝通就是指報紙編輯有效挖掘作者創新性建議,兩者進行思維交融與借鑒的溝通過程。報紙編輯不是完美的個人,同樣的,作者也不可能獨自完成發稿任務,因此,雙方在具體的溝通過程中,報紙編輯應該充分調動作者的創造性思維,就新聞事件發表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并能從多個角度進行恰當的選擇與思考。
(二)在傾聽時注意深入思考。報紙編輯在傾聽作者建議時,要善于深入思考才能提高溝通的效率和價值。首先,報紙編輯在傾聽時要做到專注和集中,不管報紙編輯對作者的談話內容是否感興趣,都應該端正自身的傾聽態度,因為這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還是一種良好的職業操守,更是獲取有效新聞信息的關鍵;其次,報紙編輯要設身處地的融入交談的過程當中,時刻注意對方的反饋信息,能夠就某一新聞熱點與記者進行深入的交談,幫助作者整理思緒,表達自身的真實想法;最后,結合報紙新聞的獨特發展特點,報紙編輯在與作者交談時要注意結合老百姓的生活特點、接受能力以及興趣走向,與作者進行深入的交談,以此整合出貼合大眾、為民服務的建設性發展建議。
三、建立以作者為導向的工作模式
(一)給予作者明確的工作引導。報紙編輯與作者溝通與協作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溝通時間的長短,而是溝通信息的價值效益。為了提高溝通價值,報紙編輯可以提前對作者進行投稿培訓,讓記者充分了解每一個投稿環節,稿件處理程序以及不同版面的稿件要求;對退稿的原因要進行及時的說明;對不予采用的稿件提出轉投的時效性建議,并給予記者及時的鼓勵,避免作者喪失工作信心。
(二)作者要做好投稿前的準備工作。報紙編輯與作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作者的沉淀與積累,就沒有報紙業的穩步發展,報紙編輯也不可能實現較高的工作價值。因此,為了保證投稿質量,減少報紙編輯的工作量,作者在投稿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首先,作者要對目標報紙做出全面的了解,包括該日報的投稿要求、目標讀者以及約稿重點等;其次,作者的書寫格式、語言風格、稿件方向要符合投稿日報的刊登要求,保證整潔的書寫效果;最后,作者要主動聯系報紙編輯,熟知報紙編輯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便于及時與編輯進行溝通,保證自己稿件的如期刊登。
結束語:報紙編輯與作者之間的溝通與協作策略多種多樣,要想取得良好的現實價值,編輯和作者要切實將其應用于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因為只有將理論應用于實踐才能實現最終的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
[1]宮福滿.科技期刊編輯與作者的良性互動機制的構建[J].編輯學報,2005, 17( 9) : 364—366.ds
[2]方永芬.報紙編輯的現代意識深化及創新分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6(8):237-238.
(作者單位:衡水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