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偉
周大成雙親早逝,二十五歲時,他離開農村老家去廣州打拼,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終于成為一個杰出的企業家,并建立了一個溫馨的家庭。
俗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總有一個為之奉獻的女人”。周大成的妻子方雪珍正是如此。這么多年,她相夫教子,任勞任怨,是家庭的堅實后盾。在她的努力下,周大成的事業蒸蒸日上,兒子周曉華也學業有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名牌大學攻讀信息管理專業。
今年,學校安排大學生赴內地支教,周曉華也積極地報了名。他選擇支教的地區,正是自己父親出生的老鄉村。周大成得知這一消息后,十分高興,他關照兒子要多拍一些家鄉的視頻和照片,他想看看那里的變化。
一個月后,周曉華回家了,看見兒子被曬得黝黑,周大成十分心疼,忙上前噓寒問暖。周曉華卻滿不在乎,取出手機說道:“爸,你不是想知道老家的情況嘛,我拍了很多!”說著話,他便為周大成展示起來。
看著手機屏上的一幕幕畫面,聽著兒子的講解,周大成竟覺得有些鼻子發酸。
他沒有想到,經歷了這么多年,家鄉依然如故,還是這般陳舊。此時,手機播放起一段視頻,畫面中是一個破落的教室,一群衣著簡陋的孩子正在上課。黑板前的授課老師是個瘦弱的男青年,看年齡比自己兒子也大不了多少。他的聲音雖不高亢,卻有著特殊的魅力,像是積聚著無限的能量,將孩子們的注意力牢牢牽住,教室中不時地響起孩子們會心的笑聲。突然,那個老師急促地咳嗽起來,他的臉漲得通紅,孩子們見狀,馬上一擁而上,為他捶背倒水,許久后,教室里才恢復平靜。
“這是村里愛心學校的陳老師,他是土生土長的當地人,高中畢業后,自愿留在老家當一名普通的鄉村教師,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他。不過,他的身體好像不太好。”周曉華說道。
“哦!”周大成應了一聲,陷入了沉思。陳老師的身影不時地浮現在他腦海中,他竟對這個年輕人產生一種莫名的親近感。
兩天后,他做了個決定,準備親自回老家一趟,探望一下父老鄉親,并為家鄉的教育出一份力,此外,他還想會一會那位陳老師。妻子方雪珍也十分支持,兩人將家中瑣事安排停當后,便結伴出發了。
經過了一天的顛簸,夫妻倆來到了老家。周大成向本地居民一打聽才知道,家鄉的許多老人都已離世,和他同齡的玩伴也都到別的城市打工去了,村里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后來,在熱心人的幫助下,夫妻二人終于找到了本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王老爹,他可是看著周大成長大的。
畢竟離開家鄉二十多年了,周大成的外貌已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王老爹瞇著雙眼端詳了許久,才回過神來,大聲說道:“沒錯,是大成,你小子發福了!”說著話,他緊緊地抓住周大成的臂膀。
寒暄一番后,周大成向王老爹說明了來意,王老爹一拍大腿:“好啊,你要資助這里的學校是大好事啊,我在鎮政府也說得上話,這事我幫你張羅。”周大成很高興,又提出想見一見那位陳老師。
誰料,王老爹的臉色突然一變:“你要見他?”
周大成問:“是啊,有什么問題嗎?”
“他,他其實……”王老爹欲言又止。
“王老爹,你想說什么?”
此刻,王老爹深深地吸了一口煙,神色凝重地說道:“好吧,你見見他也好!”
看著老人古怪的神情,周大成有些莫名其妙,他本想再探聽一下陳老師的情況,但是王老爹總是巧妙地繞開了話題。
第二天中午,在王老爹的安排下,鎮里搞了一場盛大的歡迎會,許多村民聽說有位“能人”要回鄉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都高興不已。
周大成夫婦被村民們領入貴賓席,鄉鄰們紛紛上前敬煙敬酒,真可謂春風得意!酒至半酣,王老爹領著一個年輕人走上來:“大成啊,你看這是誰?”
周大成仔細端詳著,口中喃喃說道:“你是陳老師?”
年輕人正是陳老師,他上前一步握住周大成的手,激動地說:“周先生,謝謝你啊!”周大成把他拉到身邊,熱絡地聊起來。陳老師的本名叫陳佳明,今年二十五歲,一直是單身。當周大成聽說陳佳明和自己是同村的,他竟有些興奮:“陳老師,你的父母是誰?”
陳佳明回答:“我媽是陳桂蘭。我父母很早就離婚了,我隨媽的姓。”
“啊!”聽到這話,周大成如冰水澆頂,瞬時驚呆了。
這時,王老爹說道:“大成啊,佳明他,就是你兒子啊!”
此言一出,陳佳明也臉色大變:“王老爹,你,你說什么?”
這時,周大成臉上肌肉微微顫動著,許久,才從口中迸出七個字:“我沒有這個兒子!”說罷便別過頭去,再不言語了。
眾人見此情景,面面相覷,不知該說些什么。此刻,陳佳明一臉慘白,落寞地走到門外,鄉親們也隨之陸續散去,喜慶的氣氛瞬間被打破了。
晚上,周大成的妻子方雪珍寬慰丈夫道:“這么多年了,你還解不開這個心結啊!”
周大成沒有應答,腦海浮現起一段段往事。二十多年前,周大成曾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當時,他血氣方剛,不愿在老家務農,一心要去大城市闖蕩一番,故而,與前妻陳桂蘭聚少離多。可是,妻子正值青春年華,如何能耐得住寂寞,久而久之,便和外人發生了曖昧糾葛。不過,紙終究包不住火,周大成獲悉此情后,怒不可遏,堅決要同妻子離婚。誰料造化弄人,陳桂蘭此時已經懷孕,周大成認定孩子是野種,讓她打掉,妻子死活不依,為了拴住丈夫,她硬是把孩子生了下來。可是,陳桂蘭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最終,為了守住那份“男人的尊嚴”,周大成還是扔下一筆撫養費,斷然離她而去,而且發下毒誓,此生再也不與他們母子相見。
他萬萬沒想到,眼前的這個陳佳明就是他名義上的兒子。
此刻,方雪珍還是不停地勸慰丈夫:“你啊,真是鐵石心腸,孩子又沒有過錯,何必呢!”周大成嘆了口氣,說道:“這是孽債啊!”
經歷了這么一段小插曲,夫妻二人的計劃全都被打亂了,依著周大成的心思,這個兒子他是死活也不會認的,但是,既然承諾了王老爹,要支持家鄉的教育事業,總不能食言,他決定捐贈學校一筆費用,讓王老爹代他全權操辦,自己準備打道回府了。可方雪珍卻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她覺得丈夫應該接納陳佳明,畢竟孩子沒有做錯什么,這次,父子二人能有緣聚在一起,也是天意。
正在二人爭論不休的時候,手機鈴聲響了。
電話是王老爹打來的:“大成,你、你快來鎮醫院,你兒子佳明出事了!”
周大成聞言,有些不知所措,正想推托,電話那頭,王老爹發了急:“你小子,別廢話,趕緊給我過來,我有事要和你說!”
最終,周大成拗不過王老爹和妻子的催促,來到了鎮醫院。此刻,王老爹已在醫院門口守候多時了。
“佳明怎么啦?”方雪珍上前問道。
“佳明他、他在學校突然暈倒,醫生正在搶救呢!”
“怎么會這樣?”周大成問道。
王老爹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說道:“你小子真夠狠心的,佳明太可憐了!”接著,他猛抽了一口煙,講述起一段陳年往事。
和周大成離婚后,陳桂蘭母子過得十分艱難,村里的閑言碎語也不少,陳佳明小時候,還經常遭到同齡孩子的嘲笑。不過,陳佳明非常懂事,面對不公,他從不遷怒于旁人,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后來,母親得了重病,他毅然放棄讀大學的機會,回家照顧陳桂蘭。三年前,陳桂蘭撒手人寰,陳佳明安頓好母親的后事,便決定留在老家,做一個鄉村教師。很多人說他傻,但是,他有自己的理由。其一,他要感謝村里鄉鄰長輩多年來的照顧,他總說自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要知恩圖報。其二,村里的壯年人都外出打工了,許多孩子缺少應有的關愛,他覺得自己有能力也有義務幫助他們。他不想讓自己殘缺的童年回憶,在這些孩子的身上重演。
聽到這兒,方雪珍的眼中滿是淚花。王老爹嘆了一口氣:“這孩子,好人沒好命啊!”原來,由于過度操勞和營養不良,陳佳明的身體狀況一直不好,有嚴重的貧血癥,昨天他和周大成會面后,情緒受到較大波動,今天在上課時,突然暈了過去。
三人正在說話時,一位醫生走上前來說道:“病人的家屬在嗎?”
周大成硬著頭皮說道:“我是病人的父親,有什么事嗎?”
醫生皺著眉告訴周大成,陳佳明的病情很特殊,并不是貧血癥,有可能是慢性白血病,但是這里的醫療條件有限,難以實施全面治療。
聽到這個消息,周大成也好像挨了一悶棍,竟不知如何應答。方雪珍重重地擰了一下周大成:“你還發什么愣啊,趕緊辦轉院手續啊,把佳明帶回廣州治療!”
周大成結結巴巴地說:“雪珍,你、你對他這么好,到底為了啥?”
方雪珍鄭重地說:“為了親情,為了愛,因為我是一個母親!”
幾個月后,在市第一人民醫院的病床上,陳佳明安然地熟睡著。這段時間,他經過治療,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周大成和方雪珍就坐在他身旁,此刻,周大成已是熱淚盈眶,悔恨和自責壓得他幾乎透不過氣來。就在幾天前,他接受了主治醫生提出的骨髓移植治療方案,懷著忐忑的心情接受了檢查,結果表明陳佳明正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而且他們父子符合移植條件。
方雪珍輕撫丈夫的后背,柔聲說:“大成,事到如今,你也不必自責,凡事要向前看。”
周大成重重地抽了自己一巴掌:“佳明他,這么善良!而我,又自私又狹隘,我、我真混啊!”說到這兒,他已泣不成聲了。
方雪珍安慰道:“當務之急,是要配合醫生。治好佳明的病,你已經虧欠他很多,這次要好好地彌補了。”
周大成擦干眼淚,喃喃說道:“你說佳明他會原諒我嗎?”
方雪珍沒有回答,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這時候,他們都沒有注意到,陳佳明的眼中泛出了淚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