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公司績效的影響因素中,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中國數字電視行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采用2016年公司年報數據進行回歸,研究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通過經濟意義檢驗、統計推斷檢驗、計量檢驗得出結論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股權集中度;公司績效;回歸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引言
在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是相對集中的,不是高度分散化的。不同的股東持有不同比例的股權,對公司的智力就有不同的話語權和參與度,因此容易產生不同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對于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對于公司績效的影響,如何處理好不同股東之間的矛盾利益沖突,成為學者們研究的重點。因此本文以數字電視行業為例,對股權集中度對公司績效的影響進行研究。
二、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對績效的影響實證研究
(一)樣本選擇及數據來源
本文選用在滬、深兩市上市的數字電視行業上市公司康佳集團、中興通訊、四川九洲等共18家樣本上市公司2016年的數據,其財務指標數據均來自RESSET數據庫。為了保證研究的可靠性,本文做了一些修正:①刪除股權集中度等變量信息披露不完整和數據異常的上市公司;②刪除ST類公司;③刪除了同時發行A股以外股票的公司。
(二)模型的建立
本文運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建立如下模型:
其中,Y代表公司績效,X1代表股權集中度變量CR1,X2代表股權集中度變量H5,X3代表股權集中度變量Z,X4代表公司規模,X5代表財務杠桿,X6代表經營能力。運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回歸模型。
回歸模型為:
(三)模型檢驗
1.經濟意義的檢驗
在回歸檢驗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CR1與凈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關系,Z指數代表公司股權結構的制衡程度,H5指數和Z指數和凈資產收益率呈現負相關關系,代表公司規模的總資產取對數,表示經營能力的每股收益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呈正相關關系,代表財務杠桿的資產負債率與凈資產收益率呈負相關關系。
2.統計推斷檢驗
在回歸中,我們可以得出,R2=0.7308,這說明模型擁有較好的的擬合程度,F統計量也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也比較顯著,但是X2和X3這兩個變量由于統計值不顯著,因而對Y的影響不顯著,或者因為多重共線性的關系使其t值不顯著。
三、計量檢驗及結論
對模型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由于F=4.977663>F0.05(3,9)=3.86 (顯著性水平α=0.05)表明模型從公司績效與6個解釋變量之間線性關系顯著。對X1、X2、X3、X4、X5、X6進行簡單相關系數矩陣檢驗,由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發現X1與X2存在高度相關性。因此進行多重共線性的修正,采用逐步回歸法對多重共線性進行補救。運用OLS方法逐一求Y對各解釋變量的回歸, 經比較可知,選擇Y對X6回歸的方程作為基本方程,依次加入其他五個變量,通過擬合優度和t檢驗統計量的變化,剔除無效變量,得出最終方程:
對所得方程進行異方差檢驗,由殘差平方項與各解釋變量的散點圖可知,殘差平方項與x6存在異方差性。采用加權最小二乘法對異方差性進行修正,重新進行回歸估計,得:
分析可知,數字電視行業上市公司第一股東持股比例CR1,代表經營能力的每股收益率與公司績效呈正相關關系;第一到第五股東持股百分比的平方和H5與公司績效呈負相關關系,第一和第二股東的相對持股比例Z,公司總資產取對數,資產負債率對公司績效無顯著影響。
四、 建議
依據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兩個方面的建議:
(1)股權結構應當適當地集中,不應過度分散化。(2)建立有效的股權制衡機制。對于中國的股民而言,持股比例如果比較大的股東,就有搭便車的激勵,所以建立一個有效的股權制衡機制,能夠充分發揮公司的活躍性,形成有效的公司監督治理機制。
參考文獻:
[1]錢美琴,黃黎利,王立平.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5(5).
[2]曹新昌.中國上市公司股權集中度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研究[D].成都:西南財經大學,2008.
[3]張翔.基于我國城鎮居民住房面積的多元回歸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2-14.
[4]杜湘紅.投資者保護對股權治理影響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中南大學,2002.
作者簡介:樂新毅(1996-),男,漢族,湖北宜昌人,吉林大學經濟學院2014級金融學系在讀學生,主要從事證券投資和金融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