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碧綠+廖珊+鄧戈湛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兒科門診量的季節變動規律,為門診兒科工作安排提供參考依據。方法:用時間序列季節指數法,分析我院兒科2011年-2016年門診量的變動特點和規律。結果:兒科門診量的變動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2月、10月、9月、8月、12月、7月份為我院兒科門診的低谷期,2月份門診量最小;兒科門診高峰期為1月、3月、4月、5月、6月、11月,4月份為1年當中門診量最多的月份。結論:醫院可根據兒科門診量的季節變動規律,合理配置兒科人力、物力資源,加強兒科門診管理,應對高峰期的各項醫療任務。
關鍵詞:兒科;門診量;季節變動;季節指數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兒科門診是我院門診重要的科室之一,每年門診量達50多萬人次,兒科門診特別是兒科門診高峰期,往往出現病人掛不到號的情況。為使醫院兒科門診能更合理的配置人力、物力資源,滿足兒科患者就醫要求。本文利用時間序列季節指數法,分析我院兒科2011年-2016年門診量的變動特點和規律,為醫院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資源提供參考依據。
一、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我院統計室2011-2016年的門急診工作報表。
二、統計方法
采用時間序列數據季節指數分析法,以季節指數大小變化來反映不同時間門診流量的變化規律。
季節指數=同季( 或月、日) 平均數/ 各年份季(或月、日)總平均數。
三、結果
1.兒科門診量月份季節變動情況
表1季節變動指數顯示,2月份兒科門診量季節變動指數為最低89.01%,季節變動指數低于100的依次有:10月、9月、8月、12月、7月,變動指數分別為91.35%、91.71%、92.19%、93.86%、94.91%; 4月份季節變動指數最高112.51%,季節變動指數高于100的依次有:6月、1月、5月、11月、3月,變動指數分別為112.43%、111.58%、107.88%、101.77%、100.80%。
2.兒科門診量季度季節變動情況
表2季節變動指數顯示,季度季節變動指數最高為第二季度(季節變動指數110.94%),其次為第一季度季節變動指數100.46%);最低為第三季度(季節變動指數92.94%)。
3.討論
月(季)度季節指數的動態變化反映了一年當中各月(季)之間患者就醫的差異。
本組調查資料顯示, 2月、10月、9月、8月、12月、7月份為我院兒門診的低谷期,2月份門診量最小,這與2月份春節假期有關,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春節期間到醫院看病不吉利,再加上部份人外出旅游,所以門診量減少。
兒科門診高峰期為1月、3月、4月、5月、6月、11月,4月份為1年當中門診量最多的月份( 季節變動指數112.51%),第二季度為南方的潮濕季節,天氣變暖,再加上春夏交替,氣溫變化較大,細菌、病毒活躍,容易引發上呼吸道及腸道疾病,且也是兒童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因此第二季度的門診量增加, 5月、6 月季節指數都在 100% 以上。第二季度在全年四季中為季節變動指數最高的一季。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月份為全年門診量最低的月份,但第一季度的季節變動指數亦超過100%,這可能與1月份天氣較冷及2月份春節后門診病人逐步增加有關。
第三季度在全年四季中季節變動指數最低,第四季度逐步回升。
四、建議
本文兒科門診量動態分析結果顯示,醫院兒科門診量存在季節性變化,醫院應根據季節變化規律合理安排兒科門診的人力、物力和加強兒科門診管理,應對高峰期的各項醫療任務。第三季度為兒科門診的低谷期,可以適當安排醫務人休假、外出學習及學術活動等。第二季度為兒科門診高峰期,要提前作好人員的調配工作,增加坐診醫生的數量,提高應診能力,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更好地服務病人。
參考文獻:
[1]劉群英,劉群策.2007-2011年門診量季節變動調查分析[J].現代醫院,2012(12)11:146-147.
[2]孫倩倩.2010-2012 年某院門診量季節變化分析.現代醫藥衛生,2013,29(17):2698-2699.
[3]李敬華,黃惠蕾,黃映英等.2010-2014年某院皮膚科門診量季節變動分析.現代醫院,2015,15(11):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