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理會計體系建設將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事業單位工作的重中之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管理會計存在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專業人才短缺,信息化支撐不足等問題,通過對管理會計現狀的分析,提出構建管理會計體系的切入點,進而提出加快發展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 F23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2
隨著財政部2014年10月制定發布了《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2016年6月制定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管理會計改革熱潮已經來臨。長期以來,事業單位一直注重財務會計的建設而忽視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事業單位建立管理會計體系不但是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深化會計改革的要求,也是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徑。
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區別與聯系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同為會計的兩大分支,長期以來人們重視財務會計的研究而忽略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也更多的運用財務會計,二者最根本的區別是對內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還是對外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對內稱為管理會計,對外稱為財務會計。盡管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有所區別,但二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關系。
(一)服務對象方面
財務會計側重“外部會計”的同時也為內部服務,管理會計側重“內部會計”的同時也在為外部服務,財務會計提供的資金、成本、利潤等財務指標,對企業內部的管理者也同樣適用,是他們制定決策、編制計劃不可缺少的,同樣,企業外部投資人、債券人不但關注財務指標,也需要了解管理會計提供的信息,可見,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在服務對象上雖有明顯區別,但也有一些交叉服務現象。
(二)資料來源方面
財務會計要取得會計憑證,設置會計科目和賬簿,要記賬、整理、匯總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而管理會計并非直接取得會計憑證,而是取得會計核算資料,為管理者提供會計信息與決策支持系統。
(三)職能定位方面
財務會計的職能是對過去發生的事項進行反應監督,而管理會計更多對未來的生產活動進行規劃控制,是對財務管理的進一步管理,二者職能方面有所區別。
二、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現狀
管理會計起源于西方,萌芽于20世紀初,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我國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引入較晚,起初很多學者更多關注理論研究,實踐應用落后。隨著管理會計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管理會計工具方法,如績效評價方法中的全面預算管理、平衡計分卡,成本管理方法中的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等在我國很多企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但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管理會計仍呈現各自探索階段,應用效果較差。
(一)缺乏系統的理論體系
目前,我國管理會計尚未形成較完整的理論系統及標準,理論研究趕不上實踐發展的需要,雖然有些單位能夠利用管理會計的部分職能指導單位的發展,提高內部管理水平,但總體來說,我國很多事業重視財務會計的應用,單位管理會計應用較少,部分事業單位甚至管理會計應用空缺,極大的影響了事業單位的發展。
(二)缺乏專業的管理會計人才
由于我國管理會計起步較晚,管理人才匱乏,尤其是具有國際管理經驗的高級管理人才更是難求,一直以來,我國比較注重財務會計領域的發展,大多數院校注重培養財務會計方面的人才,這樣的人才進入企事業單位,也較多關注單位財務會計方面工作,更注重財務會計的“記錄價值”,記賬、報賬等工作做得較好,但不能有效的運用管理會計方法為單位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單位的內部管理水平受到較大限制。
(三)缺少有力的信息支撐
我國管理會計信息化領域發展較慢。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運用全面預算管理軟件、作業成本法軟件等一些管理軟件來加強企業的管理會計信息化,但事業單位管理會計信息化系統建設亟待推進,目前事業單位管理會計信息化工具大部分是會計軟件中自帶的部分管理功能,工作人員也只是簡單的運用這些軟件中的核算功能,專門針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會計信息軟件目前市場上處于空白狀態,事業單位管理體系構建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三、事業單位管理會計構建切入點
根據事業單位的特點,構建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系統,應以預算管理作為切入點,總體思路是:以預算管理基本內容為基礎,將預算管理職能與行政事業單位的業務活動聯系起來,以資金管控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嵌入到預算管理系統以實現對風險的控制,同時與預算會計系統銜接起來[1]。
(一)與預算管理相結合
預算管理是事業單位履行其職能和完成工作目標的一種重要手段,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監督、預算績效評價等,事業單位將預算管理與管理會計相結合,一是管理會計系統提供單位內部預算管理的各類信息供相關決策者使用,促進財務與業務部門的融合,二是運用管理會計工具對預算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效果,財務管理狀況和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收益等管理情況與績效目標對比,查找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為事業單位管理部門提供決策信息。
(二)與內部控制相結合
內部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為了防范和管控經濟活動風險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內部管理系統,控制的過程就是信息產生、傳遞、反饋的過程,它涉及到單位的方方面面,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能夠督促內部管理會計制度的貫徹執行,為管理會計的決策分析提供有力支撐,管理會計通過對財務數據的統計分析來評價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效果,二者相互結合,相互促進。
四、加快發展事業單位管理會計的幾點建議
(一)注重理論學習,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我國已進入管理會計發展的春天,隨著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我國管理會計發展規劃了藍圖,指明了方向。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應抓住這個契機,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知識的學習,用理論指導實踐,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用管理會計的思維去工作,更好地為單位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
事業單位的發展需要人才,事業單位應注重管理會計人才的培養,可以通過資格考試、在職培訓等多種形式,促進單位管理會計人才的成長,打造一支專業知識過硬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切實幫助事業單位提升管理會計水平。
(二)加快信息系統建立,提升管理會計信息化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建設管理會計體系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建設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相關性。事業單位應加快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建立單位內部財務和業務部門暢通聯系的信息平臺,通過平臺的應用,不但可以將預算編制、執行、決策分析發送到平臺上,使業務部門一目了然,了解資金動態。同時,業務部門將項目情況發送到平臺上,財務部門也可以掌握業務部門的項目進展情況,通過預算執行與項目進展情況的對比分析,發現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五、結語
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應從事業單位的特點出發,單位領導要正確認識開展管理會計的重要性,會計人員要積極投身到管理會計體系建設中來,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加強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推動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永澤,況玉書.論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構建[J].會計與經濟研究,2014(3).
[2]黃微平,鄒欣藝.中國特色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的建設[J].財會月刊,2015(9).
[3]許文靜.管理會計在事業單位的應用探索[J].審計月刊,2015(8).
[4]畢瑩,周海龍.淺析事業單位管理會計體系建設[J].中國總會計師,2015(9).
[5]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J].財會學習,2014(12).
作者簡介:孫茜泓(1979-),滿族,遼寧人,本科,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后勤服務中心,會計師,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