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
摘要:隨著《營業稅改增稅試點方案》的確立,國家財政和稅務總局正式實施了營改增試點,并從上海開始,進行逐步的推進和實行。并且在整體工作中 ,按照先易后難的原則,經過四年的經驗積累,從2016年5月1日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工作。此次的營改增對企業的發展,社會的改革、以及推進國際化進程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以下文章會具體分析兩者之間的區別與特點,從多方位的角度來挖掘營改增的重要意義及對企業、社會等的深遠影響。
關鍵詞:營改增;政策;認識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營改增的實施作用
1.規范稅收流程,避免重復納稅
在增值稅工作中,抵扣機制是一項核心性的發展過程。它指的是在計算增值稅的額度時,通過相應的抵扣,減少企業在經濟環境中負擔的增值稅的款項。與以往的以貨物和勞務機制為稅基不同的是,抵扣機制能夠進一步規范企業的稅收流程,避免重復納稅、漏稅等現象的發生。在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的同時,增進企業在營改增中形成的發展動力。
2.規范行業制度,促進企業核算管理
在實施營改增之后,極大的增進了交通行業、現代服務業等方面的發展,使企業稅務情況逐步融入了現代化的管理體系中。對企業的財務核算能力、稅務申報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一發展情況使小型的企業面臨著轉型和升級。
3.實施有增有減,促進結構調整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系主任曾康華曾經說過,結構性減稅政策的提出,不但直接影響到了納稅人的變動,也進一步影響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深化發展。尤其是在各產業結構中,科學的稅務結構能夠促使企業的產業在有增有減的稅務策略中,確保產業結構的合理分配。
4.提供就業崗位,實時就業調整
在促進社會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建設以服務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能夠在就業崗位的設置上,增進營業稅改征值稅的結構調整,合理調配稅務工作對社會經濟的結構性影響。
二、改革前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及主要內容
1.改革前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區別
從根本上說,營業稅指的是在中國境內,提供對在中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所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增值稅對企業的銷售流程、加工方式;人口的勞務輸出具備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區別上,主要有以下4點。
一是征稅對象不同:營業稅所面對納稅對象為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不動產的行業及人群。例如(1)交通運輸;(2)土木建筑;(3)金融經濟;(4)網絡通信;(5)文化體育;(6)娛樂產業;(7)服務產業;(8)無形資產的轉讓;(9)不動資產的買賣。而增值稅則面對的納稅對象則為消費者提供貨物或加工、勞務等具體的實施業務。兩者從納稅對象上有著很大的區別。
二是計算稅率的方式和依據不同:營業稅的計稅依據為向納稅人提供應稅勞務、轉讓資產或銷售不動資產,對方收取的稅務額度,整體在3%、5%。而增值稅則依據的計稅依據是銷售額度的設置,暨納稅人在向應繳納稅費的勞務方收取的價款和價外費用。需要著重說明的是,不包括所收取的銷項稅額,稅率為13%、17%。
三是納稅義務人不同:納稅人的義務和責任受到我國法律的明文規定,是在中國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經濟財產、銷售不動產的集體部門或者個人公民。增值稅的納稅人義務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貨物或進行加工、勞務等服務的貨物集體部門或者個人公民。
四是征收管理的組織形式不同:營業稅的所屬單位為地方稅務局、增值稅為國家稅務管理。在具體的稅務組織管理形式上,納稅金額、地點、業務的不同所產生的稅務行為也有所區別。
2.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實施情況
(1)征收區域
在營業稅改增值稅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范圍主要包括交通運輸業、大型的現代交通服務業。
(2)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稅率變化
營業稅改增值稅需要按照實際的稅率進行周密的測算。要對交通運輸行業、增值稅稅率的數值保持在11%-15%之間。研發和技術服務、物流輔助、文化創意、信息技術、鑒證咨詢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在6%-10%之間。這樣一來,其數值較為穩固。同時也更加符合現代交通運輸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趨勢。
(3)對廣告代理業在營業稅改增值稅范圍的調整
對于廣告代理業在營業稅改增值稅范圍內的稅務調控,要保持6%的額度。利用城市中隨處可見的路牌、電影、幻燈、雜志、燈箱、櫥窗、報紙進行相應的納稅服務宣傳。尤其是要在廣告產業的設計、制作、發布、展示中進行科學的管理,確保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調整成效更加明顯。
(4)試點納稅人的政策性服務
在對試點納稅人所進行的營業稅減免稅政策中,要根據現行的行業條文,向試點納稅人提供更加完善的購買服務。合理抵扣納稅額度,實現對試點納稅人所具備的營業稅差額征稅政策。并且在試點的發展中可以保持順勢續延。
三、營改增的積極影響
營業稅改增值稅的全面實施,從很多程度上消除了重復征稅對企業、個人的困擾。實現了增值稅在納稅工作中的全覆蓋。在提高納稅工作科學性的同時,也加大的支持了服務產業和制造成業的融合發展。
四、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1.對購買服務的企業,進項稅抵扣增加,成本降低。
(1)企業接受的運輸發票可以抵扣11%,比原來多抵扣了2.9個百分點。(2)接受研發產業、信息產業、文化產業、物流產業的現代服務,可有6%的進項稅抵扣。
2.購買服務的企業被納入增值稅抵扣鏈條,理論上稅負有增有減,整體略有降低,實際有的企業存在稅負增加的可能
(1)運輸企業,原來是直接征收3%的營業稅,如果按一般納稅人按照11%增值稅則由于進項稅抵扣不足,或會增加稅負。(2)開展的相關納稅業務按照6%繳納稅款(原來5%營業稅)若減掉進項稅,稅負基本不變。
五、結語
綜合上述情況,營業稅改增值稅在中國是一次重大的稅制改革,對企業的發展與稅收等相關政策,有著重要的意義。它的實施推動了我國經濟增長的方式改變。但是,在營業稅改增值稅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企業影響不同、稅率如何選擇、國稅地稅如何分賬等,這些都關系著營業稅改增值稅變革的全面實施。每一家企業,一定要最好相應的準備,積極應對變革,將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自身的影響降到最低點。
參考文獻:
[1]田振,劉莉,尹發雁,伍宏偉,禹雪.營改增政策對金融機構稅負及成本影響研究[J].區域金融研究,2017(1):57-61.
[2]崔文俊.淺議“營改增”對中小型企業的影響及意義[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6,19(18):19-20.
作者簡介:陸 燕(1979-),女,漢族,寧夏彭陽人,本科,經濟師,工作單位:寧夏環境監測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