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悅
摘要:會計信息真實性對企業會計核算、準確反映企業經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由于主觀和客觀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會計信息失真問題隨處可見,違背了會計準則核算的要求,損害了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本文從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出發,闡述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因素,重點論述了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建議,期望對企業的會計核算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關鍵詞:會計信息;真實性;建議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
企業會計核算要求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基礎,客觀真實地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以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企業會計準則的最基本要求,是會計核算的底線,是企業經營成果的反映。會計信息真實,就能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財務信息,同時也能夠折射出國家宏觀經濟的發展態勢,為國家下一步的經濟發展策略提供有機制的信息。
二、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因素
(一)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的局限性造成了企業會計信息失真。首先,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中,未將真實性明確列為其內容,弱化了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其次,會計計量屬性中,要求以歷史成本為基礎進行核算,不能真實反映企業資產的價值,尤其是對企業房產、土地的核算,按照歷史成本核算顯然會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再次,會計計量方式的不同可能影響企業不同的利潤,例如對存貨計價的方式,會計規定了有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等計價方式,不同的計價方式,會使企業產生不同的經濟利潤,這也對會計真實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二)經濟利益的驅動。企業管理者為了獲取利潤,可能會故意歪曲事實,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給報表使用者。企業可能會為了少交稅款,通過少申報收入或者虛列支出的方式,向稅務機關提供利潤率低甚至于虧損的報表;為了獲得政府專項扶持資金,通過編造經濟數據,獲得政府的支持;為了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通過虛增收入,虛報其經營利潤。這些手段在現實中普遍存在,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不顧長遠發展,只注重眼前利益,蓄意編造虛假會計信息,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
(三)會計人員專業素質低。會計核算對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極高,許多經濟業務都需要會計根據職業判斷來進行核算與報告。但是,目前,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由于缺乏法律法規意識,缺少專業的會計知識,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只是進行簡單的借貸記賬,未對原始票據的真實性與合法性進行審核,未對財務報表的邏輯性進行有效分析。此外,有些會計人員缺乏職業判斷,對經濟形勢把握不準確,造成會計核算中信息失真。企業會計人員在企業管理中缺乏獨立性,有時會面臨來自管理者的壓力,為了滿足管理者的要求而編造虛假的經濟信息。
三、完善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建議
(一)修訂完善企業會計準則。我國會計準則應該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修訂完善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符的規定,以使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更加準確與真實。首先,應該確定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法律地位,將真實性列入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中;其次,要完善會計計量屬性,更多了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對企業資產尤其是大額資產進行核算,這樣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資產,體現企業價值。再次,要規范統一會計計量方式,對相同或者類似的行業,建議采取統一的會計計量方式,增加真實性與可比性。
(二)提高管理人員的會計法規認識。企業管理者不懂法,不用法,在經營中按照自己的思維干擾會計人員記賬,有時為了自身利益,授意會計人員做假賬,這些都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加大對企業管理人員會計法律法規知識的培訓,提高法規意識,明確自身職責,確保會計人員核算的獨立性,這樣才能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企業管理者應該制定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職責,尤其要完善財務制度,規范票據使用,明確會計職責,確保會計核算的真實。
(三)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我國對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要求較嚴格,這樣有效保障了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是,對于眾多未上市的公司,我國并未對會計信息披露做過多的要求,這就容易使企業產生投機心理,針對不同的報表使用者,編造不同的會計信息,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因此,要完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對于未上市的公司,可以放寬披露要求,要求企業每年在固定的場所進行財務信息的披露,接受社會監督。
(四)提高企業會計人員專業知識水平。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會計信息的準確與否,因此要加強對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的培訓,不僅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會計核算的各項要求,還要熟悉掌握企業經營的每個方面,以提高會計人員在核算過程中的職業判斷。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會計人員的職業資格制度,增加職業準入門檻,要求會計從業者必須具備初級會計知識,會計管理者必須具備高級會計知識。完善會計考核評議制度,對會計核算錯誤,每發現一處進行相應的懲罰,以鞭策會計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
(五)強化審計與監督。會計信息失真與企業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有一定的關系。因此應該加強對會計信息的審計與監督。一方面,強化企業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定期組織人員對會計信息進行審核與監督,以便及時發現會計核算中的錯誤。另一方面,強化外部審計與監督,外部審計的獨立性能夠客觀地、真實地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監督,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因此,應該定期開展外部審計工作,要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專業性,定期引入注冊會計師對企業開展審計,出具專業性的審計報告,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六)加強對會計失真行為的懲處力度。我國應該建立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考評機制,對會計失真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尤其是對為了逃避繳納稅款等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更應該加重處罰。對于會計信息失真行為,要嚴肅懲處,嚴重者應該禁止其進行企業經營。
參考文獻:
[1]魏琳.會計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對策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2):254-255.
[2]曹帥.會計信息失真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D].四川:西華大學,2015.
[3]宋健.如何加強建筑施工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和有效性[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4(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