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資本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企業要想扎根生長屹立不倒,就必須想方設法不斷發展壯大提高競爭力。發展需要充裕的資金,而上市則是一種相對便捷的融資方式。但凡事都有兩面性,上市也是把雙刃劍。有的企業通過上市股價激增財源滾滾,而有的卻只風光一時,最終難逃退市的窘境。因此,企業一定要認清掛牌上市的利與弊,再三衡量自身條件,再決定是否加入上市的大軍。
關鍵詞:上市;融資;兩面性
中圖分類號:F832.5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2016年2月24日,曾經聲稱不愿上市圈錢的順豐快遞創始人王衛,讓順豐借殼鼎泰新材亮相A股資本市場,更名為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繼中通、圓通、申通、韻達之后第五個上市的快遞公司。即刻股價激增,總市值高達1999億元,前景看似一片光明。2016年末,順豐控股凈利潤高達41.8億元,遠遠超過申通、中通和韻達等同行業競爭者。創始人王衛本人也因此身價過千億,成為快遞業的首富。然而,與順豐不同,作為世界五百強之一的華為,以及馳名中外20年賺70個億的“老干媽”,卻始終堅持不上市原則。那么上市到底有何利弊?會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企業上市的積極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吸收資金多且快。現金流就像企業的血液,充裕的資金是一個企業正常運行發展壯大的動力源泉。通過掛牌上市,企業可以快速地向投資者募集發展所需要的大量資本,這種方式與依靠自身慢慢累積利潤相比,節約了大量時間成本;與東奔西走向各銀行各企業借款求投資相比,不用負擔利息費用,節約了大筆財務成本。除此之外,從長遠來看,上市企業今后還可以通過增發股票方式多次融資,為企業的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
二是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知名度是企業一筆不可小覷的隱形資產,掛牌上市相當于為企業打了個影響范圍很大的廣告,大大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增強企業的影響力。眾所周知,掛牌上市門檻高,市場準入條件多,因此在外界眼中,能掛牌上市的公司必然具有很多優點:管理科學、治理嚴謹、盈利能力強、發展前景好、誠信度高等等。別的企業自然更愿意與這樣的企業合作,投資者也更放心投資,優秀的人才也更樂意為這樣的企業工作。這也無形中降低了企業的交易成本,籌資成本以及人才的招聘成本。
三是促進內部結構優化,規范經營行為。掛牌上市的企業必須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進行改革,這是交易所和監管部門的要求。經營范圍要合法合規,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股權要清晰,不存在權屬爭議;公司的人員、財務和業務要獨立;要依法建立各種股東大會、監事會及董事會等決策機構,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同時管理者在各界的監督之下,必定也會更加兢兢業業,恪盡職守,保證企業規范有序地運行。
除此之外,公司上市之后,股權稀釋,大小股東風險共擔,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自然得以增強。
利弊相依,我們看到了企業上市帶來的一系列讓人難以抗拒的好處,同時也應該注意到上市企業存在的不利影響和風險。
一是信息透明化帶來風險。公司一旦上市,應監管部門的要求,公司的運營狀況,人員結構及定價利潤等財務信息都會公之于眾,這就給一些做空機構留下了可乘之機,稍有不慎,就有被做空而退市的風險。在美國上市的360就遭遇了做空機構香櫞的六次唱空,最終選擇私有化回國。還有輝山乳業,被做空機構渾水發布做空報告,股價蒸發85%。今年五月,做空機構又盯上了中國信貸,質疑其大客戶的可靠度,致使其股價目標跌幅達88%。除了來自做空機構的風險,上市之后企業的內部信息如經營策略、戰略目標等也可能泄露,會被競爭對手掌握而加以利用,致使企業在競爭中處于被動的不利地位。
二是掛牌上市將會直接股權的稀釋。尤其對于那些管理者控股少的企業,會削弱管理者對企業的控制力,減少話語權,不利于他們對企業的管理。例如華為公司,是典型的員工持股,股權分散在數萬員工手中,創始人任正非所占比例很少。若華為上市,任正非很有可能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而他是華為的靈魂,沒有他的領導,華為的未來必將受到影響。
三是公司上市之后,股東利益最大化一定會變成公司的首要目標,不利于企業的一些經營決策,阻礙企業的遠期發展。任正非也曾表示,股東并不像傳統經濟學理論說的那樣眼光長遠,不會追求短期利益。他們本質是貪婪的,會盡可能快地榨干公司的利潤。例如企業的創始人如果會為了理想,為了目標而做出一些經營決策,而這些決策可能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有益,但是風險很大,且短期內不會帶來直接收益,股東們就可能會投反對票,不愿意讓他們的錢有“打水漂”的風險。
截止到2017年4月30日,僅我國的40家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就為3136家上市公司出具了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上市企業大軍浩浩蕩蕩。有的企業通過掛牌上市,吸收資金,優化結構,發展態勢良好,營收增速穩健,資產規模呈持續上升趨勢,如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2016年分別以16081億元和15200億元的市值占領第一和第三的寶座。然而,還有的企業慘遭ST,甚至被迫退市。2017年5月27日,*ST新都不幸從深圳交易所退出,成為今年的首例退市案。此外,今年還有*ST釩鈦、*ST建峰、*ST昆機三家企業因業績連續虧損而觸發暫停上市條件,一旦今年繼續虧損,將會被交易所強制終止上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我國滬深交易所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退市制度,退市風險時刻存在。
綜上所述,掛牌上市具有雙面性,站在上市的岔路口,企業務必要再三斟酌,剖析自身條件,看清市場狀況,因為上市這條路情況難以預料,前方有玫瑰也有荊棘,可能陽光明媚也可能風雨交加。走得好的企業自然業績蒸蒸日上,前途不可限量,而有些企業則可能遭遇坎坷舉步維艱,稍有不慎還會墜入退市的深淵。不跟風,不盲從,慎重決策,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發展之道!
參考文獻:
[1]曲艷.企業上市利與弊[J].招商周刊,2006(17).
[2]初曉宇.新三板掛牌上市的利與弊[J].中國物業管理,2015(7).
[3]王臻.私營企業新三板上市的利與弊相關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6(30).
作者簡介:唐克琴(1993-),女,漢族,河南信陽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現就讀于天津財經大學研究生院,mpacc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