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奕
摘要:隨著互聯網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市場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并對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隨之涌現出得風險,給相關監管部門帶來新的挑戰。本文從網絡金融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入手,分析網絡金融對我國金融市場的的影響,分析網絡金融發展所遇到的風險,進而針對性的提出風險監管的建議。
關鍵詞:網絡金融;金融市場;風險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網絡金融,簡單來說就是以計算機網絡系統作為支撐點,結合傳統金融行業開展業務的的新型金融業。網絡金融是傳統金融在信息化時代下全新的發展模式,體現了網絡化和虛擬化的特點,具有高效的運行性。
一、我國網絡金融發展現狀
(一)我國網絡金融發展取得的成績
自1996年以來,我國網絡金融的發展經歷了三大階段,分別是萌芽階段(1996年-1997年)、起步階段(1998年-2002年)和發展階段(2003年至今)。截至目前,我國所有國有和股份制銀行都跟隨時代趨勢建立了以互聯網為平臺的網絡銀行,網絡銀行的發展由此進入了穩步擴張時期。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網絡金融的一些問題開始涌現。
(二)網絡金融存在的問題
1.安全技術問題
與其他發展網絡金融的國家一樣,我國網絡金融在發展途中也遇到了黑客技術入侵破壞、網絡犯罪等安全威脅。而且,由于我國本身的計算機信息技術相比其他發達國家較為落后,需要引進發達國家網絡金融方面的先進技術,故存在技術相對落后而帶來的安全隱患。
2.人才問題
在我國,網絡金融行業更新迅速,其發展對我國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該行業需要各種金融領域的創新型人才和技術型人才。而我國教育體制較為落后,培養不出適應當下網絡金融模式的人才,不利與網絡金融的長遠發展。
二、網絡金融的發展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
(一)簡化操作流程,便捷金融服務
有效區別于傳統金融,網絡金融是依托計算機通信技術而開展業務的。網絡金融業務在互聯網上的運行,節約了人們前往實體經營點的時間與精力,更是簡化了業務辦理的程序,使金融服務更為便捷。
(二)有利于資金的集聚,加強民間資本的應用
網絡金融通過P2P網貸、眾籌融資等,加快了民間資本的集聚,并通過民間資金的循環利用,加快國內資金流動,優化資源配置,讓民間資本為我國經濟發展貢獻更強大的力量。
(三)促進金融創新
網絡金融的出現,對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金融創新起到了直接推動和引導的作用。因為網絡金融帶來了金融業的全球化、一體化,使各國網絡金融的發展直接與國際接軌,加深各國金融業之間的交流合作,為金融創新提供了新的平臺。
(四)推動我國金融市場的多元化發展
由于傳統金融存在覆蓋力度較弱、金融服務片面化等問題,不能滿足廣大消費者日新月異的消費需求。所以,網絡金融的出現滿足了消費者對金融服務不斷涌現的新需求,推動我國金融市場向多元化道路前進。
三、網絡金融風險分析
網絡金融的出現與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在我國,網絡金融存在兩類風險:一類是在傳統金融也存在的一般性風險,另一類是傳統金融也中不存在或不突出的特殊性風險。
(一)一般性風險
網絡金融的一般性風險主要包括操作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信用風險。這些風險在以往的傳統金融業中早已存在。
(二)特殊性風險
除了上述在傳統金融中已存在的一般風險以外,網絡金融還具有傳統金融中不存在或不突出的特殊風險,從引發風險因素不同的角度出發,可分為:技術風險,人才風險和法律風險。
1.技術風險
由于網絡金融以計算機的基礎來開展業務的,因此可將任何因為互聯網通信技術而給網絡金融機構帶來損失的都稱為技術風險。就像我國的網絡金融技術都需要引進國外的發達技術就可以稱作技術風險。
2.人才風險
人才風險與技術風險息息相關。因為網絡金融業的迅猛發展,導致某些網絡金融機構缺乏相應的技術型人才,缺乏某些業務的創新與開發。總之,在網絡金融行業,人才大量匱乏也是一大風險。
3.法律風險
網絡金融是建立在互聯網技術上的新型行業,在我國才剛步入發展階段。其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還相對滯后,沒有完備的法律法規體系,因此會有因本國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和滯后而引起的風險。
四、網絡金融風險監管建議
追求我國網絡金融的健康發展,就必須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就必須加大對各類網絡金融風險的監管力度。因此,特提出以下四點有關網絡金融風險監管建議:
(一)市場準入監管
傳統金融業一般都是通過推行“許可證制度”來調整市場準入,而在網絡金融沒有此類標準。并且由于網絡金融以計算機網絡為媒介,沒有實體營業場所等,大大降低了金融市場的進入成本,不僅推動傳統金融機構進入市場,還推動了一些非金融機構進入網絡金融市場,造成網絡金融市場較為混亂。由此,為規范非金融機構在網絡金融中的活動,網絡金融監管當局應設立針對網絡金融市場的準入標準。
(二)對網絡金融系統的監管
網絡金融是建立在互聯網通信系統之上,網絡通信系統的開放性對網絡金融服務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質量的要求。因此,應從保障網絡金融系統安全運行的角度出發,對網絡金融機構的系統安全進行資格認證,加大對網絡金融系統物理安全措施的投入,保證網絡金融的安全運營。
(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因為網絡金融的特殊性,易造成相關主體在無區域邊界的網絡空間上的行為與其隸屬的政治地理疆界經常脫節,讓不法分子有機可乘,從而造成更大的隱患。所以,網絡金融監管當局應加強對網絡金融相關法律法規的監管,使監管范圍的清晰化。
(四)重視人才培養
在知識密集型的新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往往是比資產資源更為重要的投入要素。但是,我國現階段高等教育的培養模式較為單一,知識結構不夠完善,不太適合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所以,我國應加強對人才儲備的培養,加強系統性的在職培訓,網絡金融機構應重視對員工的再教育和培訓。
參考文獻:
[1]高文思.淺談網絡金融發展的發展對策[J].現代商業,2011(10).
[2]楊群華.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殊風險及防范研究[J].業務管理研究,2013(7).
[3]陳功.互聯網金融機器對傳統金融的影響[J].中國商貿,2014:123-125.
[4]喬紅.網絡銀行的技術風險與防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