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聰
摘要:自廣東自貿區建立以來,金融改革創新問題就一直是重中之重。積極推動金融改革的創新是我國為了應對全球經濟的新形勢的客觀要求,也是提升整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滿足我國發展中的金融基礎設施需求的現實需要。廣東自貿區應結合自己的地理優勢和區域特色,發揮自己緊鄰港澳的優勢,助推人民幣國際化吸引資本流入到自貿區中來,引進金融方面的優秀人才,全面推進廣東自貿區的金融改革創新。
關鍵詞: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廣東自貿區發展特色
廣東自貿試驗區金融改革的特色是與港澳地區的金融合作,廣東近鄰港澳的地理優勢應得到充分發揮:首先,通過開展兩岸人民幣雙向融資,為了使人民幣在港澳地區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要不斷創新粵港澳跨境人民幣服務。同時為了能夠使粵港澳地區的金融服務協同發展,應不斷在實踐中摸索建立地區金融產品市場的資金互通機制。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由倚重投資到注重消費的作用,使消費在經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消費方式的多樣化,要利用現代技術,促進電子支付,大力發展消費金融。立足長遠發展,滿足全球化的金融交易平臺,要對本外幣的賬戶管理進行新的改革。
二、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點
(一)利用地理優勢,加強人民幣雙向流動機制
由于廣東緊鄰香港,所以廣東自貿區要充分利用好地理優勢,進一步探索對香港的開放。一方面,要發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促進廣東的資本流動,拉動廣東的資本走出去開展海外投資,推動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另一方面,也要促進人民幣的雙向流動,鼓勵廣東自貿區的企業在香港進行融資,健全人民幣的回流機制。應開放更多的資金額度,并發放更多的金融機構執照,來釋放市場的力量,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
(二)為企業提供平臺,吸引企業到自貿區
自貿區的金融改革最終是要為實體經濟的發展服務的,所以在加強金融改革的同時,更要為企業提供機會,吸引企業進駐廣東自貿區,拉動自貿區的經濟發展。主要包括通過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讓外匯投資的流程更簡潔,以鼓勵中小企業的投融資。并且,對港澳地區單獨設立負面清單、開展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建立新型要素交易平臺,融合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這些都進一步為自貿區提供平臺,更好地吸引企業進駐自貿區,吸引更多的跨國公司總部在自貿區內設立。
(三)建立需求導向型金融服務體系,以實體經濟服務為目的,不貿然創新
自貿區金融創新最終的目標,是要拉動自貿區實體經濟的發展。金融改革是要考慮實體經濟的需要,為企業解決便利貿易和投融資困難等問題,要以實體經濟的需求為導向,利用粵港澳的特性,不能盲目的推動金融改革的創新。要使自貿區的金融創新與合作真正的服務于實體經濟。各項金融創新政策都要積極的吸引企業來到自貿區,為企業提供平臺。要避免只談金融產品創新而忽略實體經濟發展的情況。
三、金融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
廣東自貿區政府充分利用中國(廣州)國際金融交易博覽會、廣交會、業務宣講會等平臺開展政策宣傳,開展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支持并鼓勵銀行機構為自貿區企業提供這樣的跨境人民幣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業務,提高企業統籌配置海內外資金的能力。截至2015年末,自貿區已有5家跨國企業集團辦理雙向人民幣資金池備案,累計結算金額32億元。
(二)推進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
廣東自貿區與其它自貿區相比有著自身獨特的優勢,廣東自貿區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會惠及更多企業,受益面更廣主要包括區內企業并且是參與區內重點項目建設的企業。試點成果也是顯著的,截止到2015年末無論是貸款備案的數量還是金額都很有成效,跨境人民幣貸款備案24筆,累計備案金額56.9億元。貸款資金的主要投向的領域為交通、電力、港口運輸等基礎設施建設,有些也投向休閑旅游,生活用品,為南沙自貿區的開發建設提供了支持。
(三)開展外匯管理改革試點
在外匯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南沙自貿區開始了人民幣與外匯衍生產品等方面的積極探索比如簡化了經常項目下外匯收支手續、允許融資租賃企業收取外幣租金、實施外債資金意愿結匯等。自2016年1月25日起,根據人民銀行的統一部署,南沙自貿區開展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區內企業可在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四、未來發展建議
(一)立足港澳,面向世界
由于自身地理優勢,粵港澳合作的深度推進是廣東自貿區的基本任務。但從國家戰略發展的布局上來看,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營造良好的全球性市場經濟氛圍才是最終目標。因此,廣東省要拓寬思路,也就是不僅局限于“粵港澳”的發展路線,還要發揮好廣東在東盟、南亞、中東、非洲經濟合作上原有的優勢和地位,創建自己在東盟、中東、非洲的“一帶一路”勢力范圍。
(二)健全金融監管體系,防范金融風險
自貿區作為一個開放的貿易中心,金融自由化的程度很高,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資本項目開放的推進,開放的程度進一步加深,跨境資本流動開始變的頻繁,使自貿區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增大。金融風險的加深很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匯率和利率的穩定,股市的走勢等等。因此,在開放的道路上,金融創新改革必須要建立一個有效的金融市場監管體系,完善金融市場的監管規則,制定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測制度,防范金融風險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三)協調發展,整合金融資源
目前廣東自貿區分為南沙、橫琴、前海三個片區。這三個片區的改革側重點各有不同,要根據不同的地域特色開展針對該地域的有特色的金融改革,就必然會導致在金融改革上發生沖突,因此,這三個片區的協調發展很重要。筆者認為,應該針對不同的片區分配具有地域特色的改革任務,充分利用當地的金融資源,對金融資源進行充分的整合,減少片區內部競爭,走協調發展,效應最大化的發展路線。借鑒前人的發展經驗,貼合當地實際,做有特色的創新型金融改革。
參考文獻:
[1]張寧.廣東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的幾點思考[J].新經濟,2015(34):17-23.
[2]歐陽衛民.自貿區金融改革創新:目標、思路和對策[J].南方金融,2016(3):3-6.
[3]羅凱,馬博.“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 廣東自貿區迎來發展機遇[J].中國港口,2015(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