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電力企業在燃料供應完全市場化,且供大于求的形勢下,具有了良好的采購環境,具備了一定的話語權,燃料供應已具備由從生產供應型采購向經營戰略型采購轉變的先決條件,但國家環保政策的剛性要求,又對電力行業的采購行為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此形勢下,如何利用現代物流理念完善燃料采購,實現既滿足環保要求,又提高經濟效益,成為擺在電力企業燃料管理人員面前的一個嶄新課題。
關鍵詞:燃料供應;現代物流
中圖分類號:F416.2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2
一、現代物流的概念和特點
現代物流業就是指原材料、產成品從起點至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其利用先進的計算機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及現代管理科學,打破了原有傳統物流業務運輸環節獨立生產環節之外的行業界限。現代物流通過構建統一的服務網絡,實施信息化管理,通過標準化服務和主動服務,實現整體的增值服務。其與傳統物流產業的根本區別就在于:它將在物流鏈上的如生產、加工、倉儲、運輸、銷售等各個節點與環節通過實物流與信息流的有機結合實現無縫銜接,進而實現整個物流業務的全程優化,最終實現縮短物流時間、降低物流費用,這也是當代物流產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目前,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呈現出全球化、多功能化、系統化、信息化和標準化的基本特征。
二、電力企業燃料物流的形式及特點
電力企業燃料供應鏈一般模型就是:由煤炭生產企業發起,途經煤炭加工企業、煤炭貿易企業截止于煤炭消費企業(火力發電廠),也存在煤炭生產企業直接銷售給電廠的最直接供應模式。但在燃料緊張、煤價上漲的市場環境下,中間環節的煤炭貿易企業會增加多個,造成供應鏈過長,物流成本增加。由于煤炭貿易企業良莠不齊,就增加了供應鏈管理的復雜性與難度。
發電企業的燃料物流是包涵燃料采購、運輸、驗收、存儲、摻燒、資金等信息為一體的大宗物資服務活動。具體來看其煤炭采購物流主要包括物流節點多、物流線路長、原材料物流獨立、作業場所變動頻繁等特點,因其物流網絡鏈線長、鏈接多,并且鏈接復雜,且各個鏈接又歸屬不同行業的不同企業,各個環節協作的難度大,更增加了管理的復雜性。因此利用現代物流技術平臺,發展電力企業煤炭物流,對提高采購效率、降低燃料采購成本、增強煤炭穩定供應能力、保障企業安全生產、提高經營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三、用現代物流理念燃料完善電力企業燃料供應新體系
發電企業作為高技術、高知識層次密集行業,隨著現代管理技術的不斷提升和計算機技術的成熟應用,將以信息化管理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物流管理應用到燃料供應已成為可能。
(一)進行合理的燃料采購分析
發電企業首先應通過廣泛的市場調研及信息的采集,經過嚴謹科學實驗、精確的數理論證,從燃料計劃、采購、驗收、儲存、摻配、燃燒等各個環節進行合理分析,得出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以綜合成本最低為原則,最優摻配方案為指導方向確定采購電煤的采購計劃,包括采購電煤的指標、煤種和數量,爭取采購成本最低。
(二)建立有效的燃料價格評價體系
在煤炭形勢緊張、供不應求的大環境下,隨著煤炭價格的水漲船高,燃料成本占到發電企業的70%以上,發電企業完整的燃料成本體系應包括直接的采購價格、運輸成本、儲存成本、經濟使用的效能成本(即所采購的燃料在適用時期能被高效利用、確保鍋爐安全穩定燃燒,滿足鍋爐帶負荷的需要),同時應考慮隨著國家對發電企業超低排放的要求,企業滿足脫硫脫銷改造,降低NOX和SO2排放的投資,充分考慮煤炭除發熱量指標外,硫分、灰分、揮發分及灰熔點指標影響的價格因素,因此發電企業建立的價格評價體系不僅要能反映出供求關系,還應綜合考慮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帶來的影響,通過完善的價格體系引導生產和需求企業規避市場風險,引導供需雙方強化合同監管和質量檢測管理,嚴格按照合同約定進行交易。同時為了比較不同供應商、不同地區、不同質量來煤的價格高低以及發電單位成本的可比性,還應統一將天燃煤格按熱值換算成標煤(熱值為7000大卡/千克的煤)的價格,以標煤單價高低為標尺進行評價及考核。因此燃料實際價值應是其標煤單價而不是原煤價格,燃料的比質比價,實際上是標煤單價的比較。
(三)強化供應鏈的管理
在現燃料供應環境下,電力企業應該做好燃料供應鏈的優選工作,有選擇的增加供應鏈的寬度與廣度,減短供應鏈的長度與深度,增加供應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降低單一供應渠道的受限性和脆弱性。為做好燃料供應鏈的優選工作,做好燃料供應商的管理工作是前提。供應商的管理工作實際上解決了企業選擇好煤源的問題。
電力企業要加強燃料供應商的管理,通過建立主要包括價格、質量、兌現率、供應能力等方面的供應商評價體系和評價機制,對供應商的基本情況、類別、采購區域、煤炭種類、運輸方式、主要業績等都記錄在案,依據評價結果動態調整供應商管理庫,對供應商實施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實現優勝劣汰,建立長期穩定、信譽度高的供應商隊伍。
(四)建設大型配煤中心增強煤炭穩定供應能力
隨著國家及地方政府去產能政策的持續出臺及276工作日的實施使煤炭產能持續得到控制,影響煤炭市場總體資源相對減少,而此同時煤炭行業資源集中度不斷得到提高,企業間價格聯合更加鞏固,相反在同區域卻隸屬不同集團公司的發電企業,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爭奪煤炭資源,形成“窩里斗”,電、煤雙方形如“伸著指頭”與“握著拳頭”的兩個拳擊手的較量,強若力判。因此電力企業應改變依靠煤炭企業供應燃料的固有傳統,審時度勢改變單純依賴煤炭企業供應的格局。
在現燃料供應環境下,建立大型配煤中心對電力企業發展煤炭物流,提高采購效率、降低采購成本、增強煤炭穩定供應能力、保障火電企業生產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實行煤炭集中采購和供應,建立專業化的采購公司,可以充分發揮區域資源互動、互助的作用,形成合力,實行統一定價、統一訂貨、統一計劃、統一調運、統一結算 ,避免一個集團或區域公司內部同行競爭,增加企業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更好的優化電廠煤炭結構,有效的控制各項電煤采購物流成本。
(五)依照“價值思維、效益導向”理念開展配煤摻燒
隨著煤炭企業與電力行業改革體制的不斷深化,電煤價格越來越公開透明,控制燃料成本、增加經濟效益單純依靠降低單一礦點或供應商的煤價已不現實,而是依照“價值思維、效益導向”的理念下,既一切生產經營活動的優劣、成敗的最終評價標準就是:是否產生經濟效益!配煤摻燒是電力企業積極適應市場變化,追求企業效益最大化,尤其是電力老企業謀求生存發展, 優化煤源結構的必然選擇。只有通過科學的配煤摻燒方案,提供正確燃料采購供應依據,依靠調整燃料采購結構取得綜合煤價的優勢,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配煤摻燒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在滿足安全、環保的基礎上,科學摻配,實現綜合效益最大化。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認真調研,摸清本企業可供采購的煤源資料,充分考慮各煤種電煤的摻配,進而確定煤源結構;
2.精心組織,做好每臺機組的鍋爐熱力性能試驗、配煤摻燒試驗、數學建模、經濟性評價與分析等工作,研究確定不同季節、不同時段典型工況下的配煤摻燒方案,確保機組運行穩定、排放達標、綜合標煤單價最低;
3.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煤場存儲方案以及配煤、輸送方式,確保摻配結果達到要求;
4.燃料管理部門要與生產、計劃等部門建立互動協調機制,及時溝通信息,時時調整配煤摻燒方案;
5.依托燃料信息系統,將燃料供應、驗收、耗用等體系完整的結合起來,確保配煤摻燒方案和燃煤采購方案的科學性、準確性、及時性,最大限度降低燃料成本。
四、結語
新形勢下的燃料管理工作應向著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應根據經濟形勢、市場變化、政策導向及時轉變工作思路,積極適應外部市場,完善燃料供應體系,在動態變化中去尋求發展機遇。供應體系延伸的結果是服務于生產,在生產中體現供應的價值,因此當前應以燃料信息化建設為契機,將燃料供應、驗收、耗用等體系完整的結合起來,使燃料管理水平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大的效益。
作者簡介:武文勝,大唐河北發電有限公司馬頭熱電分公司燃料管理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