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雷
會黨政辦公室
摘要:中國(南京)軟件谷作為全國全國首批、江蘇省唯一的國家新型工業化(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示范基地、國家火炬計劃現代通訊軟件產業基地,是全國屈指可數的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在全國范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通訊軟件產業研發基地?!笆濉逼陂g,中國(南京)軟件谷將通過實施產業集聚、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創新創業、“公司化”提升“五大工程”,不斷加快國際一流軟件園區的建設步伐,努力爭當南京國際軟件名城建設的排頭兵、主陣地、核心區。
關鍵詞:軟件谷;五大工程;軟件園區
中圖分類號:F49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2011年8月,中國(南京)軟件谷正式掛牌成立,自揭牌成立以來,軟件谷堅持“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的發展方向,堅持“企業化、市場化、專業化”的運作思路,成功邁上了“千億級軟件產業基地”新臺階。2016年,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1900億元。未來五年,軟件谷將堅定“建設中國第一軟件產業基地”的奮斗目標,大力實施“五大工程”,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全力打造產業高度集聚、經濟繁榮穩定、產城融合發展的國際國內一流專業園區。
一、實施產業集聚工程
一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以《雨花臺區關于進一步加快軟件及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雨委發〔2015〕33號文)為統攬,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力爭到2020年,實現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收入3500億元,占全市比重超過50%。二是提升招商引資水平。優先承接產業鏈的高端環節,引進一批投資強度大、產業帶動力強的國內外知名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力爭“十三五”期間,引進中國軟件百強企業5家,引進世界財富及軟件500強企業、跨國公司研發中心5家。三是抓好本土企業培育。積極探索“政府引導、企業跟進、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本土企業發展道路。力爭“十三五”期間,培育年銷售收入億元以上骨干本土軟件企業80家、10億元以上15家、50億元以上5家。四是拓展平臺服務內涵。進一步強化在創新服務、技術協同和行業交流等方面的公共服務,逐步形成以企業為主、政府為輔的社會化公共服務體系。力爭到2020年,軟件產品認證數超過1000件,軟件企業認證書超過400家,軟件著作權數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大幅提升。
二、實施人才培養集聚工程
一是實施人才倍增計劃。實施“五業”人才倍增計劃,促進“專業、行業、創業、就業、職業”人才“十三五”期間迅速發展壯大。力爭到2020年,集聚“五業”人才超30萬人。二是加大人才引進和培訓力度。完善軟件人才引進機制,重點引進領軍人才、高級管理、項目經理、大數據工程師等專業人才,優化軟件人才結構,滿足企業市場需求。三是充分發揮人才效用。積極協助研發團隊進行資金募集和市場推廣,幫助其從技術性人才轉變為全面人才。鼓勵高端科研和管理人才、團隊參與重大專項的組織實施,在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升應用成熟度方面進行創新性探索。
三、實施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一是健全科學規劃體系。“十三五”期間,重點推進對牛首山大石湖地區、馬家店片區、開發區城市森林地區等區域規劃工作,提前進行規劃研究和城市設計工作,進一步拓展產業發展空間。二是不斷改善城市面貌。積極改善和提升規劃管理工作的標準和質量,增強信息化、數字化管理水平,進一步筑牢軟件谷范圍規劃管理基礎。認真做好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取、基礎設施項目立項、建設項目擴初審查等工作,為軟件谷項目建設做好服務和支持。三是促進產城一體化發展。堅持“以城引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理念,持續加大商場、酒店、學校、醫療機構等城市配套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力爭早日形成商業化服務能力。繼續推進人才公寓、南外雨花國際學校等建設工作,創造優質的工作、生活環境。
四、實施創新創業工程
一是突出政策導向作用。深入貫徹《南京市關于實施萬名青年大學生創業計劃的意見》、《南京市科技創業特別社區建設計劃》等政策,并加強各種政策間的協調配套,繼續推動支持企業創業創新政策的升級更新,幫助創業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度過初創難關。二是加快集聚社會資本。積極與風險投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等機構對接,調動民間資本積極性,根據創業創新各環節的特點和需求,為創業者搭建項目投融資平臺,拓展直接融資渠道。三是全力營造創業氛圍。借助與《創業家》雜志社、36氪、創業市集等專業化服務機構的合作,為創新發展吸納新鮮血液。著力打造創業UP系列活動、黑馬訓練營、TIC科技創新公開課、HR智享會等一批特色創業服務品牌,幫助創業者快速實現創業夢想。
五、實施“公司化”提升工程
軟件谷將始終堅持“市場化、專業化、企業化”的運作思路,始終堅持“財政注資、運作項目、形成資產、覆蓋貸款、良性循環”的運作模式,力爭到2020年,軟件谷發展公司累計形成有效資產突破100億元。健全制度支撐體系,進一步優化公司內部機構設置和部門職能劃分;以“產權制度”為根本,研究形成科學的公司組織架構、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健全資本支撐體系,進一步破解融資瓶頸,開拓融資渠道,采取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與銀行機構、證券機構的合作交流,為各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障;繼續深化與深創投、紫金創投等機構合作,跟蹤已投資項目的退出和收益回報。
參考文獻:
[1]傅文彪.上海軟件產業發展研究報告[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2]郭曉華.福州軟件產業集群的現狀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6.
[3]曾忠祿.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閉[J].天津:南開經濟研究,1997(1).
[4]柏丹霞.我國軟件企業競爭力評價研究.吉林:東北大學,2008.
[5]李怡.信息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與演變規律[J].經濟問題探索,2006.
[6]周燕.南京市軟件產業競爭力評價[D].東南大學,2006.
作者簡介:莊 雷(1986-),男,漢族,江蘇南京人,碩士,主要從事地方政府治理與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