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月月+滕繼慧+謝彬
摘要:本文希望通過分析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的現狀,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探索演示實驗室資源開發,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提高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儀器的利用率,進而促進學院的教學質量更好的為社會服務。
關鍵詞: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管理;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G647;O4-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7)013-0-01
一、引言
物理學是一門建筑在實驗基礎上的自然科學。所有的物理概念和規律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抽象和總結出來的,因此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實驗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觀察和思維能力以及探索精神均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高校的擴招,普通高校的人才培養向應用型、多元化、創新型方向發展,在教學設置上以專業課程和實訓為主,公共基礎課為輔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形勢下,包括大學物理在內的公共基礎課的課時大幅縮減,由于課時的減少,演示實驗由大學物理理論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變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點綴,浪費了學校的建設資金和教育資源的同時,理論教學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1]
二、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利用存在的問題
第一,為了應對本科院校的教學評估,很多高校在演示儀器的采購方面加大投入,增加演示實驗室的面積及實驗儀器數量。同時,實驗儀器也越來越新穎、越來越具有趣味性。但是,在這些演示實驗儀器中能夠走進課堂,投入教學實踐或者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輔助作用的越來越少,不乏一些實驗儀器從買來就從沒用過。
第二,多年來,很多高校的大學物理教學基本上是一根粉筆和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老師通過理論推到得出某一結論,使得本來實驗性極強的一門課程變成了抽象的純理論假設課程。盡管有少量的演示實驗被帶入課堂,由于課時緊,學生人數多,演示效果差,使得教師不是必需就避免課堂演示。
第三,有些學校將大學物理演示實驗作為開放實驗室給學生開設,但是有的學生一看到“物理”連個字就表示出強烈的畏難情緒,導致本門選修課無人敢選。有些成功開設了本門選修課,由于管理人員短缺嚴重,使得一學期下來實驗儀器損壞程度嚴重。
三、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利用的幾點建議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是高校一個很好的教學資源,演示實驗儀器不像其他的實驗儀器那么復雜和深奧,甚至有些演示實驗儀器特別具有科普的意義。為了不使這些實驗儀器空放在實驗室內不能物盡其用,現提出一下幾點建議:
1.提高演示實驗在大學物理課堂上的使用
由于演示實驗在大學物理課堂使用頻率低,學生普遍反映大學物理這門課抽象難懂,與實際生活和工作聯系不大,減弱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的興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其實,物理演示實驗是展現物理學魅力的最有效手段,演示實驗生動具體,可以使學生透過現象更好的理解本質和規律,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提高教學效果。這樣就需要實驗室的管理者和大學物理教師努力發掘現有的演示實驗項目與大學物理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系,根據現有的實驗儀器資源和大學物理教學大綱的要求,選擇一些輕小、操作簡潔而現象明顯的實驗儀器,帶到大學物理課堂上,這樣既能提升學生對大學物理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不再覺得大學物理只是一些抽象的定義和公式,而是與生產生活緊密相連的有趣的科學現象。
2.將大學物理演示實驗作為選修課
由于演示實驗項目涉及內容廣,課時有限,所以可以將大學物理實驗分類,如力學類、熱學類、光學類和電磁學類等,教師分類講解,從某一類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重點演示,或者逐個實驗項目講解、粗略演示。在講解過程包含概念講解、啟發誘導和歸納總結等,注意引導學生如何去發散思維。選修課的考核可以采用提交感知或觀察報告的形式,要求學生經過觀察物理現象之后談談結合本專業的特點可以實現的應用。如果有條件,可以對于一些基礎好、有興趣的同學,鼓勵其細致觀察實驗現象,深入研究設計方案,定性或半定性測量實驗結果。還可以讓學生針對某一個或一類實驗,課后利用學校的圖書館或豐富的網絡資源查閱資料,熟悉實驗的基礎理論、實驗操作和實際應用等,形成講稿,以視頻或現場講解的形式作為本門課程的總結。這樣既能使學生對實驗的深刻把握,又訓練了學生的知識積累、動手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3.服務社會是高校教學和科研外延的四大職能之一
高校服務社會包括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和直接服務社會。實驗室的對社會開放是高校實現直接服務社會的形式之一。大學物理實驗室可以在提供理工類本科實驗輔助教學的同時,面向社會開放,提供社會化服務,如作為科普教育基地等形式向本市區的中小學和幼兒園開放,也可以定期作為初高中物理教師進修或者繼續教育基地。[2]在對外開放的時候要注意一下幾點:首先,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因為實驗室開放對象多為低齡兒童和青少年,所以在參觀之初一定要對參觀者進行安全教育。并且合理安排參觀時間,避免參觀人員出現較大人流量交匯,時刻堤防安全隱患的發生。其次,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的管理人員數量比較單薄,如果對外開放勢必增加管理者的工作量和工作強度。對于這種情況,可以培養選拔一批學生作為講解及引導員等,作為學生的社會實踐加分,既解決了管理人員短缺的問題,又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同時豐富的學生的課余生活。
四、結語
希望通過本文對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現在最突出的幾個問題的分析及解決建議,能幫助應用型本科院校提高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的利用率,更多的培養社會上急需的應用型、多元化、創新型人才,更好的實現高等院校的社會職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孫錫良.大學物理演示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J].物理與工程.2007,17(3):32-34.
[2]鐘志軍,丁琦.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服務社會初探[J].西安航空學院學報,2017,35(3):94-96.
作者簡介:閔月月(1982-),女,漢族,實驗師,碩士,就職于營口理工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系,主要從事大學物理,大學物理實驗研究。
滕繼慧,女,講師,博士,就職于營口理工學院機械與動力工程系。
通訊作者:謝 彬,女,副教授,碩士,就職于營口理工學院電氣與自動化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