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一海
六旬浪漫夫妻朝氣蓬勃闖天涯
文 / 周一海

浙江嘉興有一對熱血夫婦,從2009年至今,常常出國旅行,每次少則十幾天,多則兩個多月,“一起去看看外面美好的世界”是他們多年不變的默契。他們一起追尋未知的遠方,一起欣賞沿途的風景。“我舉起相機,定格畫面,那里面有你。”這是屬于他們的幸福與浪漫。
吳萍萍63歲,吳加雄69歲,旅行是他們年輕時就熱愛的事。以前,他們常常帶著兒子出去旅行,國內的大部分地方都玩過了。兒子漸漸長大,旅行卻從未停止,只不過,變成了兒子帶著他們旅行,且從國內邁向了國外。
“2009年,兒子帶我們去了馬來西亞和泰國,玩了差不多20天。”吳萍萍說,最初出國玩,他們什么都不懂,都是兒子一手包辦。
2010年,他們來到斯里蘭卡,這次的旅行為期一個月。2011年,他們去了印度。2012年,他們的足跡出現在緬甸。
2013年,本要去巴西的一家人,因為兒子的簽證出了問題,不得不臨時改變行程,去海南度假。那時,這對夫婦雖然“熱血”卻并不“叛逆”,還未掙脫兒子的“管束”。可如今兩人卻后悔起來,“早知道我們這么能干,當時就應該不管兒子,兩個人直奔巴西去。”
2014年的旅程,因為吳加雄的一場說小不小的病被耽擱了,可是從那以后,夫妻兩人想得更透徹了,“不要把生活局限起來,去外面看看美好的世界,這很重要。”
2015年,他們再次踏上旅途,那一年,他們去了越南和柬埔寨。2016年下半年,他們用相機定格了蒙古和俄羅斯的美麗風景。
今年,他們去了伊朗、迪拜、埃及、土耳其,歷時72天。3月20日,這對夫婦才收了心舍得回國。“我還想繼續玩,她不愿意了。”吳加雄在一旁抱怨。
隨著吳加雄和吳萍萍的旅游經驗越來越豐富,出國旅游似乎不再需要旁人協助,再加上兒子成家后有了小寶寶,這對夫婦就開始靠自己出國旅行了。
吳加雄說,他們從來都不跟團,“我們喜歡深度游,跟團只能看到景色卻沒有故事,而我們的旅程有著說不完的故事,有尷尬,當然也有感動。”
他們是不是英語特別好才有勇氣去國外自由行?吳加雄把頭搖成了撥浪鼓,“哪里會英語啊,倒是一直想學的,但一個單詞聽了幾十遍還是記不住,畢竟年紀大了。”
吳萍萍始終在感慨,走了好多地方,當地人都非常友好和質樸。“這次我們的第一站是伊朗,突然一下子吃不到米飯,想得要命,正巧看見一戶人家有米飯,想去買一點,那戶人家很熱情地給我們盛了兩碗飯,卻死活不肯收錢。”無奈之下,吳萍萍拿出了從國內帶去的中國結和筷子,當做禮物送給他們,對方欣然接受。
還有一件事也讓吳萍萍難以忘記。“有一天,我們要去卡尚(卡尚是伊朗中部城市),兩人各自背著一個很重的行李,在地鐵里蹦蹩腳的英語單詞,問一位路人該如何去汽車站。因為他說的話我們實在聽不懂,于是他就直接替我們扛起包,送我們去車站了。到了車站還拿出他的身份證給我們看,告訴我們他的名字,特別友好地說,愿意交個朋友。”說起這些故事,吳萍萍對每一個細節都記憶猶新,句句透露著感激之情。
這對夫婦確實很“叛逆”和“任性”。“我們出去玩不愛打車,就愛坐當地的公交車。我們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驗風土人情,感受當地的人文氣息。”吳萍萍說,因為英語實在不行,他們給自己找了不少罪受,為了找一個公交站,有一次來回跑了一個小時。
吳加雄坦言,因為不會說英語,有時候還是會有深深的無奈感和陌生感,“從迪拜到埃及去時,我真的有一種深刻的感受,自己是個外國人,正處于異國他鄉,語言又不通,那個時候其實還是比較無奈的。陷入窘境時,看到黃皮膚的面孔都會很激動,連忙上去問是不是中國人,希望可以幫忙翻譯一下,卻常是空歡喜一場。”
當然,歡喜也不是沒有。在伊朗,他們就遇見了一人獨自來旅行的廣州小姑娘,他們因此結伴旅行了好幾天。“她大學剛畢業,英語特別好,為我們做免費翻譯,那幾天的旅程特別愉快。有了她,我們還結識了當地的一戶人家,他們一早開著私家車來酒店接我們,載著我們到處玩,晚上再送我們回去。”吳萍萍說,他們加了廣州姑娘的微信,還加了當地那戶人家的facebook,彼此承諾有空常聯系,有緣再見。
如果你以為這對夫婦的旅行從來都是說走就走,那就錯了。雖然“熱血”,但他們依然保持著理智。“如果打算旅行,起碼提前3個月就要做攻略了。像歐洲一些國家,至少提前一個月辦簽證。”
吳加雄說,雖然簽證和機票都是兒子幫他們搞定的,酒店也是到了當地臨時定的,但是攻略一直都是自己提前做好的,“一般會上網看攻略,很多攻略都寫得特別詳細,很多人會寫游記,注意的點我都會一一記錄下來。另外,我們出去玩,一定會買一本旅游攻略隨身攜帶,紙質的書看起來更加直觀一些,我們多數會跟著攻略書上的行程走。”
保持行程的靈活性,是吳加雄和吳萍萍堅持自由行的另一大原因,“不想被約束,在埃及玩得太開心了,時間也比預期的久,簽證過期了,我們后來又續簽了。隨性而至的旅行才能真正讓人融入其中,旅行就是為了讓生活慢下來,有時間慢慢感受和品味。”
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