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青 中共勐臘縣委書記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黨風廉政建設及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學員
永保人民公仆本色
崔云青 中共勐臘縣委書記
中共云南省委黨校“黨風廉政建設及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學員
今年4月23日至27日,我有幸參加了由省委組織部、省委黨校共同舉辦的“黨風廉政建設及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期間,通過專心聆聽省委領導、專家的專題輔導,尤其是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李小三作的開班動員及專題輔導,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陸俊華做的《營造風清氣正政治生態 推動云南跨越發展》及省紀委副書記李記臣做的專題輔導,使我受益匪淺。通過此次學習,結合工作實際,我認為領導干部要增強廉潔自律意識,不僅要靠黨紀國法的約束,還必須要靠自覺、靠嚴格自律,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嚴謹的生活態度和生活作風,才能永保人民公仆本色。具體需要做到“六慎”:
掌好權、用好權是我們黨面臨的重大考驗和挑戰。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用來為人民謀利益,也可能被少數人用于行使特權甚至牟取非法利益。從貪官們的懺悔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貪官之所以從人民的公仆墮落為人民的罪人,其根源是放松了思想改造,人生觀、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發生扭曲,其本質是將手中的權力作為謀私利的工具,搞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因此,每一位黨員干部,一要在思想上時刻繃緊防腐敗之弦,從思想上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真正認識到手中的權力是人民的,只能用來造福人民,不能為個人謀利。二要對權力保持敬畏之心。為政之要,貴在廉潔;為官之要,貴在官德。領導干部始終要保持對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的警覺性,敬畏人民、敬畏權力、敬畏法制。特別是作為一個地區的“一把手”,一定要當好班長,以心正慎權,以慎權正行,以人格魅力、模范表率,影響、感染、帶動其他成員慎權守正道,厚植良好的政治生態。
人有七情六欲,本無可厚非。作為領導干部尤其要分清什么是正欲,什么是邪欲,什么是公欲,什么是私欲,否則,就會為欲所困、為欲所誤。“慎欲”乃為官之本,領導干部之欲必須擇其善者從之,要把“體民之情,遂民之欲”作為責任和義務,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越大,掌握的資源就越多,如果不節制自己的欲望,就會越來越膨脹,最終放縱為貪欲,由人民的公仆墮落為人民的罪人。因此,黨員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一定要時刻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克制自己的欲望,頂住各種豪華消費的誘惑,頂住享樂關、金錢關和美色關,不為聲色犬馬、燈紅酒綠的生活方式所動,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保持良好的品行和高尚的情操,遠離一切腐朽的、低級趣味的東西。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個人在政治上出問題,往往是以白吃白喝、接收一點“小禮物”為發端,開啟了貪欲的“胃口”。有一則古代寓言:一群猩猩好喝酒,喜歡穿上木屐?學人走路。獵人為了捕捉它們,就在樹林里擺上了米酒和木屐“恭候”。猩猩始見,破口大罵曰:“誘我也!”堅決不予理睬。但后來猩猩們經不住酒味的誘惑,便開始小口“嘗試之”,結果一發而不可止,個個喝得酩酊大醉,乖乖束手就擒。生活無小事,人生無小事。事物總是從量變到質變的,即使是所謂的突變,也蘊涵著大量的數量積累。因此,黨員干部要把自己打造成腐敗的“絕緣體”,必須注意從點滴小事上開始,以“禍患常積于忽微”的憂患之心,以“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謹慎之心對待小事、小節,嚴防一念之差、一時糊涂、一著不慎。
“慎獨”的要義,就是表里如一,嚴守本分。一個道德高尚的君子,在獨處之時,別人看不到、聽不到的時候,也特別謹慎和警惕,防微杜漸,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觀念和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在《追求“慎獨”的高境界》一文中指出,黨員干部要“慎獨”,做到臺上臺下一個樣,人前人后一個樣。近年來,在部分地區和領域出現干部的公信力下降的現象,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少數干部蛻變成了“臺上一套,臺下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的“兩面人”,臺上臺下兩個形象,毒害了社會風氣,損害了干部群體的形象,敗壞了黨和國家的聲譽。所以說,領導干部一定要珍惜個人的政治生命,以內在的“定力”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存正祛邪,用“慎獨”之心構筑防腐拒變的“免疫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對領導干部來說,家風正,則作風正、律己嚴;家風正,則坐得穩、行得正。很多腐敗之禍的起因,“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從近年來查處的一些案件看,出問題的領導干部普遍家風不正、家教不嚴。“官本位”的封建意識,“封妻蔭子”的特權思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丑陋規則,使原則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在人情世故中失守。這些教訓沉痛而深刻。因此,良好的家風,無疑是抵御腐敗的重要防線,領導干部要把正家風作為嚴以修身的必修課。沒有良好的家風,領導干部就可能讓自己和家庭成員變得“任性”。家風好不好,家長、“掌門人”起主導作用。領導干部在家庭乃至家族中往往都是核心人物,其一言一行都是家規的模板、家風的旗幟。只有以身作則,恪守家規、傳承家風,才能為家人作出榜樣,才會有威嚴、有說服力。領導干部要廉潔自律、清白做人、干凈做事,要求親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親人不做的自己首先堅決不做,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個樣,始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
在現實生活中,領導干部一旦位高權重,馬上就會有很多認識、不認識的人來交朋友。因此,黨員干部交友一定慎重,堅持原則,保持底線,不濫交朋友,對朋友要不因私情亂公事、不以義氣犯原則、不受關系所左右,親而不俗、交不為利、仕不謀祿。不搞團團伙伙、結黨營私,形成利益小團體。黨員干部面對朋友、下屬感謝的時候,要謹慎地對待欲望和誘惑。古代有個“太守拒金”的故事。東漢永初年間,東萊太守楊震到昌邑視察,縣令王密是他當年的學生,由他舉薦為官。王密見楊震到來,晚上便悄悄去拜訪楊震,并帶金十斤作為感恩禮物。可是,楊震當場拒絕了這份禮物,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以為楊震假裝客氣,便說:“幕夜無知者。”意思是說晚上又有誰能知道呢?楊震立即生氣了,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無知?”王密十分羞愧,只得帶著禮物,狼狽而回。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黨員干部或多或少會遇到類似楊震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向楊震學習,做到人前和人后一個樣,無人監督和有人監督一個樣,八小時以外和八小時以內一個樣,拒絕非己之物,襟懷坦白、表里如一。

中老邊境小鎮—磨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