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旺廷:我要和孩子保持距離!
“「過多」”,有時候是一種拔苗助長,擁抱太緊,會失去呼吸空間。
“「減法」”,是我們友善大地的心意,成為減法媽媽,寶寶就會自己加乘世界的美好。
小樹苗留給每個父母安心呵護寶寶的空間,每個小孩就能像小樹苗健康成長,要像會讀心術的園丁,留點距離,伸展得更遠,不留污染,只留美好。
適當的距離是好事,放孩子一馬,讓他松口氣。
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應該給他多一點空間。

第一次接觸到“小樹苗”產品時,我們被吸引住的不僅是它的“純天然”,還有它的一句口號“You are you ,No matter what you do,as nature is the best.”(你就是你,自然就好)。
我們更愿意將“自然”理解為“天性”,孩子們最直率的天性是珍貴的,也是值得被所有大人所珍視的。
這次,非常榮幸地采訪到“小樹苗”亞太地區的掌門人、總經理劉旺廷先生。他是“小樹苗”的靈魂人物,從商品的生產制造到行銷工作都親力親為。他擁有深厚的醫療背景與服務經驗,堅持“小樹苗”品牌的核心價值與對消費者的承諾。當然,劉旺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是一對龍鳳胎的父親,這也是他致力創造一個安心有效的嬰童用品的動力,因為就像全天下所有父母一樣,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個健康、安心的環境下成長茁壯。
讀書很重要,但它并不是最重要的。
劉旺廷有一對可愛的龍鳳胎,在養育孩子的問題上,這位爸爸有點另辟蹊徑。他并不覺得從小就應該讓孩子上各種早教班、培訓班。劉旺廷認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人格的養成最重要。
劉旺廷的這種想法也與他自身的經歷有關系,他笑著說:“從我念書到工作,我自己其實是一個很失敗的典型案例。”劉旺廷小時候很喜歡畫畫,在考高中的時候自己報考了臺灣一所著名的美術學校。可是不料卻被家人硬生生地抓了回來。因為家里的長輩認為讀這類學校沒有用,于是讓他重考。就這樣,劉旺廷自暴自棄了快一年的時間,直到考試前的三個月,他才拿起書本準備考試,最后考上了家長們認為有前途的學校。
就是這樣一位曾經讓家長十分頭疼的學習后進生,現在成為了許多人的管理者。劉旺廷開玩笑似的說:“我帶過太多的人,我看每個人都比我更會念書,但是很奇怪的是我成為了他們的主管。”在劉旺廷認為,學習成績好并不是成功的標配,你的人格特質才是最重要的競爭核心。比如“你是否能適應社會?”“你如何跟別人溝通?”“你是否有比較好的抗壓性?”等。
因為有這樣的成長經歷,劉旺廷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非常注重他們人格方面的培養。有一段時間,他的孩子正在學習下象棋,非常熱衷于和家里的人比賽下象棋。劉旺廷覺得這樣不太好,兒子已經不只是把下象棋這件事當成好玩的游戲,而是一種論輸贏的比賽。要是孩子輸了,他就會耍賴,有小情緒。劉旺廷決心要治一治兒子這顆強烈的勝負心,于是他提議要和孩子一起下象棋。一共下了三次,兒子都輸了,不服輸的小情緒自然冒了出來,兒子開始以“不睡覺”來要挾,說:“如果我沒贏,我就不睡覺!”
此時的劉旺廷并沒有心軟,他對兒子說:“好,那么我們繼續下。”于是,劉旺廷繼續和兒子比了兩場象棋,依舊不讓著兒子。這位不讓著兒子的爸爸很嚴肅地告訴孩子:“這個沒什么重要的,人都有輸有贏。你看,贏了,你得到什么了嗎?輸了,也沒有什么吧?”劉旺廷說:“我覺得在這件事上需要讓孩子知道,第一,輸贏沒有那么重要,任何人都會有輸有贏。第二,這只是一個游戲,沒有那么重要。而這個比學會下棋本身更重要。”
在親密無間的親子關系里,需要給予雙方自由呼吸的空間。
劉旺廷在采訪時,感嘆中國孩子太辛苦了。他們有太多的才藝要學習,每天奔波于大大小小不同的培訓課堂。作為“小樹苗”在亞太地區的掌門人,劉旺廷不僅希望自己的產品能夠給予孩子最純天然的呵護,也希望能夠借用產品來傳播積極向上的教育理念。“留點距離,才是更好的呵護”是“小樹苗”最近推出的產品理念,也是劉旺廷在陪伴孩子10多年間的心得體會。他希望給予兩個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也不會將自身的意志強行加在他們的身上。
劉旺廷從來不強迫孩子學這學那,他說:“孩子要是不喜歡,為什么要強加于他呢?我們花了大把的錢和精力,卻有可能換來孩子未來對于學習的排斥。”
這位和孩子“保持距離”的爸爸,雖然不像媽媽一樣辛苦操勞著孩子的日常生活,但他深信父親的一舉一動對于孩子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劉旺廷認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相對而言,父親的“身教”更重要。在孩子的眼里,父親就像一座吸引著他們去探索、去征服的高峰,所以劉旺廷更多時候會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做出正確的示范。生活中隱藏著許多社會規則與大道理,比如把垃圾丟進垃圾桶,過馬路前先左右看車,與妻子起爭執的時候控制好情緒、好好說話,這些在生活中父親的正向行為都會成為孩子茁壯成長的能量積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