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廣德
駱根興油畫藝術新語境的個性特征
文/李廣德
一個畫家選擇什么題材、語言,形成怎樣的風格,是由畫家的生命意識、生活環境、人生閱歷、人文修養和精神品格等多方面因素構成的。駱根興也是在特定的環境下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面貌。在多年的繪畫實踐中,駱根興始終追求一種與自己內在生命相融合的精神張揚,探索出與他這種精神情感相適應的表達方式;詮釋了他所獨有的內心感受, 承載著他靈魂深處的精神守望。如2001年創作的《西部年代》,就受到學術界極大的關注和肯定。雖然先后獲得解放軍全軍美展金獎,解放軍首屆文藝大獎,中國第三屆油畫藝術獎,第十屆全國美展金獎,但是駱根興內心淡定自然,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反而更加努力前行。2002-2008年《西部守望》《西部記憶》《存在·2008·北川》等系列作品的創作完成,標志著駱根興對油畫藝術新語境的追求,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已經具備明顯的個性特征。
精神是有力量的,是獨立的、自由的,是我們人類生命中最有典范意義和象征意義的。從駱根興的油畫作品中,觀者深深感到的和無法回避的正是這種力量。這正是一切藝術佳作所具有的重要條件之一,也是藝術作品的價值所在。無論是“西部”系列作品;還是“北川”系列作品;以及“風景”系列作品,都是調動一切手段來張揚、渲泄、精神情感的,以使觀者受到極大的感染和心靈震撼。從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駱根興從生活的表象深入挖掘精神內涵,自覺地從單純的技術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不滿足客觀而單調生活的“真實”,更不滿足概念化、說教化和生活化的表現,而是敏銳地進入精神內涵的思考。駱根興油畫作品的精神內涵是作品中散發出來的精神意識,這種精神性是駱根興對創作對象的獨特感受和理解,并運用油畫這一特定語言來表述的,是深藏在作品背后的,不是空泛的,觀者通過畫面可時時感受到它的存在。并思索感悟畫面背后承載的精神意義。
駱根興探索追求的“繪畫性”是人們純粹的視覺體驗,是觀者感覺和畫面材料、形式的結合體,是駱根興內心深處靈性和觀念的混合體。這種繪畫性是不可模仿的,是對應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利用筆觸、痕跡來表達自己的精神和情感的一種獨特方式。他讓自己內心的情感引領手中的畫筆游走于畫布之上,整合于造型色彩之間。更使畫面的每一塊顏色、每一塊筆觸、每一塊肌理在畫面上形成自由而有分寸的軌跡,并為他心靈深處的情感和他內在的精神品格而歌唱。這種既明確又獨具個性的形式語言,很好地承載著畫家的情感,畫面的精神,讓觀者感到一種自然、強烈、鮮活的繪畫性。
1.西方的寫實技巧

駱根興 西部年代 布面油彩 195cm×250cm 2001年
駱根興是一位有著堅實的寫實繪畫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的畫家。他二十幾年來游歷于歷代大師所打造的博大精深的傳統里,用心感悟,盡情汲取,潛心研究學習,漸漸的他感受到古典繪畫的光芒和現代繪畫的力量。當國內眾多畫家開始關注西方現代大師的作品,并急于找到直接借鑒的東西,并能給自己帶來轟動效應而一舉成名時,駱根興卻敏感地悟出這樣一個道理,這些現代繪畫大師們各自的繪畫語言和形式風格各有不同,但有一樣,他們每一個人的繪畫技巧都是高超的、精湛的、獨具特色的。即使像畢加索、基弗、塔皮埃斯這樣的大師,作品呈現的是極端的風格和樣式,觀者從他們簡潔而抽象的造型里也能感受到技巧的完美,感受到非凡的創造力和生動的美感。作為繪畫技巧,它是表達畫家情感的,實現畫家想法的手段。沒有了繪畫技巧,再完美的構思想法也不可能展示出來。繪畫作品除了借助必要的物質材料外,最后就是落實到繪畫技巧上,就像中國古代畫家張彥遠所說:“立意而歸乎用筆”,否則就是一個只有觀念和想法的“畫家”。 駱根興在技術層面上體現出的良好素質和堅韌的毅力是令人感動的。他藝術作品中所表現出的高度自信心與自由,是以扎實的技術準備為基礎的,他認為必須找到能表達自己情感的精湛的繪畫技巧,出類拔萃、卓絕非凡,才有可能達到繪畫的最高境界。
2.東方意象神韻
“意象”是中國古代藝術理論和美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是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的有機統一體,體現了藝術創造中“物我融一”的情志。“神韻”指一種理想的藝術境界,其美學特征是自然傳神,韻
味深遠、天生化成,而無人工造作的痕跡,體現出清空淡遠的意境。[1]駱根興較早地融入“意象”因素于自己的繪畫當中,并沒有完全放棄嚴謹的造型,反而彰顯了造型的力度,這是他區別于很多具有“意象”因素作品的一大特征,是形成自己圖式的一個重要因素。而作品的內涵是由要表達的意境結合具體的形象而體現的。駱根興深知有了意境而沒有形象,意境就沒有了依附的載體,有了物象而無意境,形象則缺乏生命的精氣和感人的力量。駱根興很好地把握了意與象的關系。這與他多年對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吸收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以及他早年所從事的中國畫、水彩畫、版畫的藝術實踐分不開(他對以上幾個畫種的研究實踐達到了很高層次)。著名評論家邵大箴曾寫道:油畫家的意象語言要達到一定的深度,一是要有堅實的油畫藝術基礎,二是要對意象語言的精神有較深入的了解。中國傳統藝術理論的精髓“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如果既不師法自然,又不重視內心體驗,意象創造又從何說起?駱根興在探索西方寫實技巧與東方神韻的實踐中,雖吸收了中國畫的筆墨飄逸,瀟灑和靈動,但沒有把油畫水墨化,沒有放棄油畫材料的特點和特有的美感及表現力。

駱根興 老鄉家的炕頭 布面油畫 45cm×60cm 2010年
1.嚴謹的造型
造型能力是指畫家在畫面上創造構造圖形的能力。既包括運用繪畫的語言形式表現自然場景,更包括運用繪畫的語言形式自如地構造畫面。[2]駱根興是位造型能力深厚、造型意識極強的油畫家,他本能地運用各種他感興趣的造型符號,能表達情感的視覺圖形建構畫面,自覺地用心從造型的角度去感受他所要表現的物象。他整個的繪畫過程實際是意識物化過程。通過敏感的繪畫意識變化,一定會出現新的繪畫形式,新的繪畫語言,新的繪畫風格等一切表面效果的轉變。如《西部回憶》等系列作品,駱根興把“三個人物”和胡楊樹作為繪畫的媒介,轉化成畫面需要的黑白灰,點線面組成畫面結構。他的情感是通過以上因素表現出來的,進而去感動觀眾。駱根興為了使自然物象成為畫面的一部分,大膽地改變了人物、樹木自身的完整性,只選擇需要的造型部分,并把它們合理地安排在畫面大的結構中。大笑的人物、凝視的面孔、自然的表情、雙手,以至于人物的衣紋、紐扣,前景、后景的樹桿、樹枝,天空淡淡的浮云、地面淺淺的線條,都在駱根興手下轉化成為純粹的繪畫圖形。把這些圖形進行藝術化的重構、排列、組合,并形成獨特的形式美感。通過這些畫面造型關系來表達、提示作品的精神內涵。蘇珊·朗格說:“與其說他成為一位藝術家是由于自己的情感,倒不如說他是借助情感符號形式的直覺,借助于把情感認識塑造成這種形式的能力而成為藝術家的。”駱根興通過大量造型實踐,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繪畫造型的各種手段,找到一種屬于自己的表達精神情感的特殊形式。以使自己的每一張作品都形成一種完整的獨特的造型意味。他把黑白灰,點線面從自然物象提升為有自身價值、有表現力的語言要素。把自然的三維空間還原為畫面的二維空間,把自然物體的結構轉換為畫面結構。從所要表現的自然物象抽出形的本質,把存在于人物、樹木上的形、色、肌理轉化成畫面造型, 此時在這些因素中注入豐富的精神情感。以使畫面造型準確而深刻地傳達作品的內在含義。立體形與平面形也是駱根興軍事油畫嚴謹造型中的又一因素。在他的畫面中,立體形和平面形相互對比相互自然地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畫面對比強烈,節奏自然和諧有序,使觀者一眼可通觀整體。

駱根興 高原的乳汁 190cm×200cm 2009年
2.筆法的書寫性
筆法的書寫性是駱根興油畫藝術最直觀的視覺特征,也是他多年探索油畫藝術新語境的重要手段。在駱根興用筆過程中,適宜的情感、精神的自然,是與用筆的力量融合在一起的。他的情感與用筆力量所留下的痕跡是無法割裂的。這種用筆的“力量美”與其所造成的筆觸運動方向和動勢有著極大的關系。筆觸的這種動勢也是形成“氣韻”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他用心感悟著筆觸的動態感,并使動態的形相互呼應,具有內在聯系和整體的流動感 。不難看出,駱根興“書寫性用筆”上有著明顯的精神內涵。從《西部年代》等作品中,就可以看到駱根興既有扎實的“書寫造型”基礎,又有“書寫用筆”深厚成熟的能力。用筆既表現人物的自然形態,又融入了畫面大的結構之中。人的五官形象運筆自然和諧而有力度,絲毫沒有一點拘謹之感,人物的衣著筆觸在畫面上形成粗細大小、疏密聚散,形成一種感人節奏。胡楊樹用筆大膽,筆速極快,筆勢的抑揚頓挫,肌理薄厚相間,天空的云彩用筆輕松疏緩自由,與前景形成極好的美感。毫不夸張地說,駱根興的用筆,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有別于以往的主題性繪畫。它已經不只是一種形式構成的語言,也是一種精神外顯的載體,本身具有極其深刻的內涵和獨立的審美屬性,明顯地帶有中國哲學思想和精神印記。可以看出,他對用筆的講究是其油畫技法的核心,也是駱根興油畫本質的一種基因,因此他的油畫語境是非常個性的。筆觸的形式是駱根興油畫作品能否“氣韻生動”,成“傳神”成“意象”的關鍵。他的書寫性用筆是借著東方神韻而通向境界的。他以書寫性筆觸形式達到對自己的超越。由他主觀意識來創造改變客觀的物象,筆觸的這種意象是精神性的,是體現人的精神之“筆”的。用筆在注意整體傳達情感的同時為張揚精神帶來極大自由。由于情感的內在需求,他的造型、筆觸、色彩、肌理都有一種不平衡,非靜態的充滿情感的動勢結構。用書寫性用筆把嚴謹的造型手段賦予激情,抒寫自己的審美情緒,從而使他的情感、意象都得到極大的宣泄和張揚,成為一種實實在在的內心觀照,使他的油畫藝術產生了奔放淋漓的藝術效果和動人心魄的藝術感召力。

駱根興 清末女子之一 80cm×90cm 2010 年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駱根興油畫藝術新語境的個性特征。雖說每個畫家所探索的方向不同,追求的風格各異,但經典藝術的規律是相近的。我們有理由相信,駱根興油畫新語境的個性特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風格會更加明顯,個性更加突出,精神更加深化,語言更加感人,形式更加具有民族氣派,因為他是真正值得我們期待的畫家。
[1]龔云表,張健.2005中國意象油畫策劃[J].中國油畫,2005.(5):43.
[2] 丁一林,胡明哲.論造型意識[J].美術研究,1993.(1 ): 45-48.
李廣德,吉林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美術學碩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流行色協會理事,中國色彩教育委員會委員,吉林省美術家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