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傳真
世界首架“平流層發(fā)射”巨型雙身飛機日前在美國加州莫哈維航空基地亮相。這架飛機界的“巨無霸”能將火箭運送到3萬英尺(約等于9144米)以上的高空發(fā)射,因而可以降低從地面直接發(fā)射火箭產生的高燃料成本。
這架巨型飛機從幾年前開始建造,如今由兩艘拖船拖曳出庫。它有28個輪子,翼展達117米,擁有6臺發(fā)動機,重達226噸。兩個機身中間可容納25萬公斤的有效載荷,包括火箭和衛(wèi)星。項目首席執(zhí)行官讓·弗洛伊德在推特發(fā)表聲明說:“這標志著飛機已經建成,地面和飛行測試階段即將開始。”
英國愛丁堡大學日前發(fā)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人體皮膚受陽光照射后會產生一種化合物,通過一系列激活過程,能緩解濕疹癥狀。基于這一發(fā)現(xiàn),研究人員有望在未來開發(fā)出低副作用的濕疹療法。
研究團隊對一組健康志愿者進行測試后發(fā)現(xiàn),皮膚經紫外線燈照射后,會激發(fā)皮膚釋放一氧化氮進入血液,而這種化合物又會激活一種特殊的免疫細胞——調節(jié)性T細胞,這種細胞能對炎癥產生抑制作用。
進一步研究顯示,對濕疹患者來說,經這種紫外線光照療法后,血液中的調節(jié)性T細胞數(shù)量多少與疾病的改善程度有直接關系。
由歐洲南方天文臺出資打造的“歐洲極大望遠鏡”于5月26日在智利開始建造,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大光學望遠鏡。
這座望遠鏡建在智利阿塔卡馬沙漠海拔3000米的山上,鏡面直徑將達39米,將于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按2012年價格計算,整個工程將耗資10億歐元(約合76.6億元人民幣)。
項目團隊表示,歐洲極大望遠鏡可能改變人類對宇宙的理解。它將幫助天文學家發(fā)現(xiàn)更多較小行星,拍攝較大行星并研究它們的大氣層,這對于了解那里是否存在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讓機器人包攬家務的夢想離現(xiàn)實又近了一步:西班牙科學家研制的一款機器人新近學會了熨衣服,所需的工具是普通熨斗和支架熨衣板。
這款機器人名叫TEO,是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的研究成果。它身高1.8米,體重80公斤,跟人一樣有頭、軀干和四肢。此前它已經學會爬樓梯和開門。
TEO會用頭部內置的相機進行全面掃描鋪在熨衣板上的衣服,建立高清晰度三維圖像,計算衣服的褶皺情況。之后,它會慢慢把熨斗放在衣服上,沿計算出的路徑把褶皺熨平。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發(fā)布了一款新型火星探測概念車,這款兩用車既可以作為一輛火星車在火星漫游,也可以用作一個完整的實驗室,在火星開展實驗。
這款概念車長達8.5米,寬4米,高3.4米,擁有6個超大車輪。車輪由碳纖維和鋁合金制成,既堅固耐用,又輕巧靈活,可以越過火星崎嶇不平表面上的沙丘和巖石等。車輪還擁有特別設計的超大型通風口,目的是避免被恐怖的火星沙塵暴堵死,導致車動彈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