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協良,吳 英,張明芳
(威海市水文局,山東 威海 264209)
威海市南海新區水資源評價與規劃研究
宋協良,吳 英,張明芳
(威海市水文局,山東 威海 264209)
結合威海市南海新區實際,對其境內水資源進行綜合評價,并從科學的角度分析探討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下其規劃水資源論證需水規模、水資源配置以及規劃實施影響分析等內容,提出規劃實施有關的水資源節約、保護措施,為規劃和水資源保護、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威海市;南海新區;水資源評價;規劃論證
威海市南海新區位于膠東半島東部、文登南部沿海,本次研究南海新區范圍東起澤庫鎮,西至黃壘河,北到環海路,南到五壘島灣,另外還單獨包括小觀鎮區,規劃總面積232.88 km2,海岸線長155.88 km。結合《南海新區總體規劃》(規劃期限為2020年),本次綜合確定現狀水平年為2012年,規劃水平年為2020年。
1.1 降水量與水資源量
經分析評價,南海新區1953—2012年(60年)長系列多年平均降水量765.8 mm,汛期(6~9月)降水量557.6 mm。南海新區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6 083萬m3,地下水資源量1 718萬m3,水資源總量為7 801萬m3。南海新區過境的昌陽河、母豬河、黃壘河(界河)3條河流,多年平均入海出境水量53 757萬m3,其中汛期(6~9月)入海出境水量41 469萬m3,占全年的77%。
1.2 水資源可利用量
經分析計算,南海新區境內地表水多年平均可利用量25.8萬m3,多年平均淺層地下水可開采量為343.6萬m3。南海新區當地多年平均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368.7萬m3。50%、75%、95%頻率下水資源可利用總量依次為366.2萬m3、359.3萬m3、350.3萬m3。
1.3 用水總量控制指標
根據《威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威海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的通知》中各區市三條紅線控制目標及后期分解,2020年,威海市多年平均降水條件下,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6.52億m3,南海新區用水總量控制指標為4 000萬m3。
2.1 規劃需水預測
本次對南海新區規劃水平年的需水預測主要采用山東省常用的通過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指標及其用水定額分別進行預測的方法。另外,本次還采用根據文登寶泉水務有限公司最近幾年的供水變化情況,對規劃年需水情況進行預測,將兩種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綜合選定南海新區規劃水平年需水量。詳見表1。
2.2 規劃需水合理性分析
通過分析南海新區規劃水平年的部分用水指標值,可以看出各項指標均相對比較先進。由于南海新區當地農田灌溉方式基本均為通過小型水泵直接從水源地短距離抽水灌溉,從而灌溉水利用系數可達到0.90,遠遠高于灌區水利用系數;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指標為3.5 m3/萬元,其用水水平較高,且接近國內先進水平;城市管網水利用系數達到0.88,滿足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相應要求。

表1不同水平年國民經濟各部門毛需水量預測成果表 萬m3
3.1 南海新區可配置水源分析
南海新區境內的現狀地表水工程較少,沒有任何水庫,只有塘壩工程18座,蓄水總庫容24.55萬m3;境內地下水源工程主要指大口井(1眼)及地下水井,其中較大規模的主要包括南廒村大口井及澤庫鎮自來水公司地下井;境內非常規水源主要是南海新區污水處理廠,現已建成規模為2.5萬m3/d,設計至2020年為10萬m3/d。至規劃水平年,南海新區境外已有可考慮利用的水源主要包括米山水庫、南圈水庫、寶泉水庫、黃壘河地下水井4處。其中米山水庫、寶泉水庫、黃壘河地下水井為南海新區現狀年已啟用的境外水源。境外可考慮利用的規劃水源主要包括黃壘河地下水庫、老母豬河地下水庫、長會口水庫3處,均已取得相關批復。
3.2 水源優化配置方案
1)農業灌溉水源配置方案:根據前面的分析至2020年,南海新區只有澤庫鎮北部約13個村的耕地可能保留,而南海新區境內塘壩全位于澤庫鎮境內,基本可以滿足灌溉用水需求。
2)牲畜養殖水源配置方案:至2020年,牲畜養殖需水量約59.2萬m3,根據當地養殖方式調查,現狀基本采用分散地下水井抽水方式解決,且能夠滿足其供水要求。
3)生態環境水源配置方案:至2020年,河道外城市生態環境需水量約310萬m3,主要擬采用再生水方式解決,再生水年可供水量548萬m3,能夠滿足需水。南海新區境內的母豬河、昌陽河、黃壘河3條河流的入海水量遠遠超過其最小生態環境需水量,南海新區境內河流徑流量能夠保證其河道內生態環境水量需求。
至 2020年城市生活和生產需水總量約2 104萬m3,據測算,95%保證率情況下,米山水庫 (考慮膠東調水5 200萬m3)可供水量為11 883萬m3/a,扣除威海市區及文登區供水后,余下可供水量為2 260萬m3/a,但由于米山水庫是威海市區及文登區的最主要供水水源地,為實現威海市域一體化城市供水,合理調配水資源,因此推薦南海新區優先將南圈水庫作為取水水源,不足部分近期將米山水庫作為補充水源,待黃壘河或老母豬河地下水水庫建成后將黃壘河地下水水庫作為補充水源。
1)對水資源影響。南海新區的規劃供水擬采用多水源聯合調度供水的方式,實施水資源統一調度,可以解決當地及區域防洪、興利和生態等問題,實現區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對當地水資源影響較小。規劃年南海新區城市生活及生產用水除保留原來黃壘河地下水源地、澤庫鎮地下水源地和南廒村地下水源地3處水源外,對原來零散12處村級地下水水源進行壓采,統一采用城市管網供水,符合威海市地下水管理區劃的規定,有利于保護地下水資源。
2)對水功能區影響。至規劃年,南海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能力將至少達到5萬m3/d以上,處理達標的再生水如果不充分回用將會通過濕地凈化后全部排入近海。因此,南海新區規劃對當地水功能區影響較小。
3)對利益相關方影響。南海新區取水水源主要通過多庫聯合調度,通過水庫興利調節計算和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分析,能夠保障文登區及南海新區的城市現有及規劃水平年用水需求,南海新區取水對其他利益相關用水戶影響較小。
(責任編輯崔春梅)
TV213.4
B
1009-6159(2017)-05-0003-02
2017-04-17
宋協良(1965—),男,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