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華
(劉莊引黃灌區管理處,山東 菏澤 274000)
井灌區低壓管道布置及關鍵參數選擇
劉文華
(劉莊引黃灌區管理處,山東 菏澤 274000)
結合菏澤市井灌區低壓管道灌溉系統應用的成功經驗,分析了低壓管道系統的工程形式、主要參數設計、管材、管道布置等關鍵內容的選擇,為指導類似工程規劃設計提供借鑒。
菏澤市;井灌區;低壓管道;系統布置
山東省井灌區面積較大,而菏澤市由于水資源分布不均,農業生產多采用井灌方式。近年來,由于地方農業結構的不斷優化,農業對灌溉用水需求量日益增多,傳統土渠、大水漫灌方式已經不滿足當前農業發展的需求。為此,菏澤市大力發展節水高效灌溉模式,采用低壓管道與溝灌、畦灌相結合的方式,極大地推動了當地農業的發展。
1.1 工程形式
按照低壓管道的固定方式,工程形式可分為管渠結合式、移動式、半固定式以及固定式。
1)固定式管道系統中所有管道與分水設施均需要埋入地下,而系統的給水栓與分水口則需要直接倒帶農田溝、畦。
2)半固定式系統的機井水泵、主干管道與給水栓是固定的,而進入田間則采用地面軟管。地面軟管可根據需要進行移動,但在灌水過程中需要提前在地下埋入固定管道,各固定管道出水口再通過移動軟管送入指定位置進行灌溉。
3)移動式管道輸水系統中,配水源一般保持固定,而水泵、地面管道可根據需求進行移動調整。這種工程形式靈活性較強,投資相對較小,但移動較麻煩,且管道容易損壞。
4)管渠結合式與半固定式系統有很大的相同之處,其差異表現在管渠結合式不需要地面軟管進行配水,而是通過田間毛渠來配水。
分析可知,如井灌區以農業生產為主,因此,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形式可選擇半固定式與管渠相結合的形式。而農業作物如以經濟作物為主,則應選擇固定式管道輸水。
1.2 主要參數設計
井灌區低壓管道灌溉系統設計需要考慮3個方面因素,即灌溉保證率、灌水周期和灌溉溝、畦長度。菏澤市地區種植農作物主要為旱作物,灌溉設計保證率一般保持在50%~75%,上限為80%,經濟作物可視情況適當增加。旱作物的灌水定額控制在225~450 m3/hm2,根據農作物生長規律,確定適宜的灌水周期,一般取7~15 d,管網設計灌水周期為7 d。為盡可能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證灌溉的均勻,灌溉采用小畦灌溉,視土壤透水性確定溝、畦長度。灌區土壤透水性越強,畦長越短,一般采用30~40 m、40~60 m、50~80 m三個標準,上限不超過100 m。
2.1 管材比選分析
現階段,管灌工程所應用的管材主要有2種,即塑料管材和水泥制品管材。單從工程造價方面考慮,如管徑不超過250~300 mm,塑料管材的價格要低于水泥制品管材;而隨著管徑的增加,使用水泥制品管材的成本將下降,因此在管徑大于250~300 mm時,宜采用水泥制品管材。如從施工難易角度分析,塑料管材運輸方便、安裝簡易,質量有保障,而水泥制品管材在運輸、安裝方面要求較高。同時,塑料管材能夠適應復雜的地形條件,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地區單井出水量一般不超過100 m3/h,所需管徑不超過250 mm,因此管材宜采用塑料,如薄壁聚氯乙烯管材、雙壁波紋管和低密度聚乙烯軟管。
2.2 管徑的選擇
當單個機井的出水量不超過40 m3/h時,管道系統的干管、支管均可采用Φ110 mm的管材,這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道流體阻力。而當單井出水流量大于40 m3/h時,管道系統應相應地增加同時工作的支管數,支管規格仍選擇Φ100 mm,而由于出水量的增加,干管需要提高一個規格,選擇Φ140 mm或Φ160 mm管。據相關資料統計顯示,本地區單井出水量一般在80 m3/h,所以干管直徑上限為Φ160 mm。綜上分析可得,一般情況下,井灌區干支管可選擇Φ110 mm的同徑管,如管道流量較大或者管道系統線路過長,可適當增加干管規格,選擇Φ140 mm或Φ160 mm管材。
2.3 管道系統布置
在確定低壓管道系統時,應綜合考慮井灌區地形特點、水源位置以及水量特性、農業結構等條件,以最低的經濟投入,達到最大的經濟效果。管線布設中應力求最短的管線控制最大的灌溉面積,應保證管線的平順,減少不必要的拐彎和起伏情況。菏澤市灌溉農田面積普遍較小,宜選擇兩級管道進田的方式。對于小面積的狹長地塊,也可以選擇一級管道進田。
3.1 末級固定管道與出水口間距
末級固定管道與田間灌水溝布置方式一般有2種,即平行式和垂直式。采用平行布置方式時,如選擇雙向分水,出水口間距應保持在溝(畦)長度的2倍左右,單向分水時應與溝(畦)等長。采用垂直布置方式時,如選擇雙向澆地,末級固定管道間距應保持在溝(畦)長度的2倍左右,單向澆地時應與溝(畦)等長。根據菏澤市成功實施經驗,末級固定管道與出水口間距均宜保持在50~100 m,單個出水口控制面積保持在0.27~0.60 hm2,固定管道布設密度控制在90~150 m/hm2。
3.2 出水口或給水栓
出水口或給水栓主要為鐵鑄件,形式有絲蓋型、球閥型和螺桿壓蓋型3種。絲蓋型出水口應用最為普遍,其結構較為簡單,成本相對較低,能夠實現向各個方向送水,缺點是灌水流量不能進行調節。球閥型出水口結構包含上下兩個部分,結構復雜,能夠任意旋轉出水口,但不便于拆裝,且造價較高。螺桿壓蓋型出水口比較耐用,啟閉靈活,流量可控,但成本偏高。具體采用哪種出水口,需綜合考慮灌溉任務、經濟條件等內容。
3.3 工作水頭
低壓管道系統工作水頭需經過嚴格的水力計算,而根據菏澤市井灌區低壓管道成功實施經驗,得到一般井灌區管道工作水頭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一般井灌區管道工程工作水頭 m
3.4 水泵
井灌區機井多抽采淺層地下水,地區動水埋深普遍較淺,機井出水量約在40~60 m3/h。因此,水泵總揚程應控制在15~20 m,才能保證低壓管道系統的正常輸水。為保證井灌區輸水的平穩性,水泵泵型多選擇離心泵,其工作效率較為平穩,且安裝、運行非常靈活,能夠適應低壓管道輸水系統的需求。
井灌區低壓管道輸水工程能夠大大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保證農業生產產能,尤其對于像菏澤市水資源匱乏的地區。通過總結菏澤市景觀區低壓管道灌溉系統的成功經驗,可為類似工程提供借鑒。
[1] 吳文榮,丁培峰,忻龍祚,等.我國節水灌溉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節水灌溉,2008,(4):50-52.
[2] 張艷紅.論提高井灌區低壓管道輸水灌溉用水效率 [J].水利規劃與設計,2005,S1:33-36.
[3] 王文平.低壓管道輸水節水灌溉技術在石頭河灌區的運用[J].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1,03:156-159.
(責任編輯崔春梅)
F426.91
B
1009-6159(2017)-05-0036-02
2016-12-13
劉文華(1970—),男,工程師